《輝達之道3》-絕地逢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屋漏偏逢連夜雨,NV1出師不利,NV2胎死腹中,接連的失利讓黃仁勳不得不啟動了輝達史上第一次的裁員,將最初的100名員工縮減至40名。

而此時,比輝達晚成立1年的3dfx推出了名為“Voodoo”(巫毒)的革命性晶片,將電影特效等級的圖形處理性能引入個人電腦市場,帶動了《雷神之錘》這類3D遊戲。

要想生存下去,輝達就必須創造出一款能夠打敗Voodoo的晶片,而帳面上的資金只允許他們再戰9個月。

當時標準的晶片開發週期需要2年,因為晶片在量產之前,需要經歷好幾輪測試。為了壓縮時間,黃仁勳孤注一擲,拿出100萬美金買了一台晶片模擬器,來模擬晶片的測試過程。

這一次,輝達不再逆勢而為,黃仁勳要求工程師全面配合微軟的標準,不再試圖自創神功大法,而是用和大家都一樣的基本功超越所有對手。

最終他們做到了,這款名為RIVA 128的輝達第三代晶片性能震撼了業界,把公司從破產的邊緣又奇跡般地拉了回來。

RIVA 128所獲得的成果徹底洗白了人們之前對NV1的糟糕印象,它還像磁鐵一樣,將各路頂級人才都吸引到了輝達。

靠一款產品在幾個月之內就扭轉乾坤,這種好運不會天天有。黃仁勳常說“我們距離破產只有30天”,這句話甚至成為輝達的品牌slogan。

這話並不誇張,在科技業,有時一個錯誤決策或者有缺陷的產品就可能讓一個風光的企業瞬間一敗塗地。

沒有一家公司能在晶片產業中持續領先,通常出了一兩代產品後就被取代了。黃仁勳想要打破這個魔咒。他想到了一個方法,概括來說,就是“三個團隊,兩個賽季”。

晶片產業圍繞著下遊電腦製造商的節奏運轉,個人電腦1年中有兩次重要的更新,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尤其是秋天的返校季。

也就是說,電腦產業的產品更新週期是6個月。但晶片製造商開發一款新品至少需要18個月。黃仁勳想要跟上6個月的節奏。

他將輝達的設計團隊分為三組,當第一組開發一款晶片時,其他兩組就已經在準備這款晶片的下一代,以保證輝達可以每6個月就發布一款新產品,永遠領先於競爭對手。

靠著這一招,輝達在市場上橫掃千軍。當昔日勁敵3dfx淪落到破產後,他們的工程師進入輝達上班,發現真相竟然這麽簡單時,都驚呆了,啊?原來是這樣!

“秘密武器”就這麽簡單,但問題在於,絕大多數公司即使知道,也學不了,因為企業基因和文化不同。自輝達成立以來,黃仁勳就要求所有員工以“光速工作”。

例如讓公司起死回生的RIVA 128就是在“光速工作”信念下實現的“不可能”,輝達跳過了芯片長達2年的產品測試。輝達的員工不會去想什麽是可行的,而是只關心盡最大的努力、花最少的時間,能做出什麽。

黃仁勳對於速度的追求近乎偏執,他說:“任何產品的第一要素都是時間進度。”黃仁勳相信:長時間工作是追求卓越的必要前提,既使這意味著必須犧牲自己的私人生活。

就在RIVA 128成功發布後幾個月後,英特爾就推出了自己的圖形晶片i740,在被英特爾幹掉之前,輝達必須先發制人。

輝達火速推出RIVA 128的下一代,與英特爾直接硬碰硬。當某一天的淩晨2點,新的晶片架構搭建成功的那一刻,輝達的工程師激動地喊道:“搞定了!搞定了!我們活下來了!”

avatar-img
東區瀟灑哥
0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