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器材步槍+反坦克步槍
(如巴雷特M82):
- 口徑:12.7×99毫米(.50 BMG)
- 彈重:約42-50克
- 初速:約850-900米/秒
- 動能:約18,000-20,000焦耳
- 穿甲能力:穿甲彈(如M2 AP)可擊穿20-25毫米均質鋼板(RHA)
- 口徑:14.5毫米
- 彈重:約64克(BS-41穿甲彈)
- 初速:約1012米/秒
- 動能:約32,000-35,000焦耳
- 穿甲能力:穿甲彈可擊穿35-40毫米RHA(100米內),25-30毫米(500米)。
怎麼說呢,有些不倫不類。
一方面,兩種武器其相較一般子彈更為強大的動能,能對輕型目標材質造成巨大破壞。特別是打在關鍵或薄弱部位,如塑鋼、電子元件,能造成戰甲部分功能性損壞,對其靈活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問題是,戰甲的大部分的外部防護是由鋼材和陶瓷來承擔,內襯軟材只是用來保護活動關節。也就是說,如果射手是一個沒有太多射擊經驗的菜雞,穿甲彈打在戰甲跟刮痧一樣。
因此,最好確保使用時人多勢眾,「亂拳打死老師傅」。
或者你的技術過硬,射得夠準。
3.手槍
9mm(如G17、G18、G19等):
- 口徑:9×19毫米
- 彈重:約7.5-8克(115-124格令)
- 初速:約370-430米/秒
- 動能:約500-600焦耳
- 穿甲能力:幾乎無,對鋼板無效,能穿透軟目標(如人體) 45
45.ACP(如M1911):
- 口徑:11.43×23毫米
- 彈重:約14.9克(230格令)
- 初速:約250-300米/秒
- 動能:約500-600焦耳
- 穿甲能力:稍強於9毫米,但仍無法擊穿鋼板。
威力嗎…當給星際戰士撓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