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川普要塑膠吸管回來 - 日報 - 工商時報、ChatGPT
一、重點條列:
- 川普支持塑膠吸管回歸:認為環保紙吸管「難用」、「令人不快」。 曾在2020年競選時販售印有名字的塑膠吸管。 表示「太多人關心環境,但管理不好」。
- 企業觀點分歧: **Good Start Packaging 創辦人:**環保吸管成本較高,但消費者仍願意買單,尤其是「可分解吸管」占公司銷售75%。 市場雖有成本與便利性之爭,但環保品牌仍有成長潛力。
- 美國環保政策變動: 拜登政府支持減塑政策,強調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川普若再次執政,可能回推減塑政策,導致政策反轉。
二、政策差異比較:
項目 川普政策傾向 拜登政策傾向 塑膠吸管政策 支持塑膠吸管回歸、反對「難用」紙吸管 限制塑膠製品,推動可分解與環保材質 減塑行動整體方向 可能逆轉前任政策、減低環保法規限制 擴大禁塑與補助環保替代品研發
關於投資 u should know
1. 紙類與可分解材料產業
- 若川普再度執政、政策轉向,可能削弱市場對紙吸管或生物可分解吸管的需求。
- 紙品大廠,涉及紙餐具、紙吸管。 環保紙品發展積極,出口比例高。生質塑膠材料研發。
- 潛在影響:若全球尤其美國減塑政策鬆綁,會導致原先以出口為主的環保包材業者訂單減少,毛利受壓。
2. 傳統塑膠產業
- 塑膠吸管回歸有望帶動傳統塑膠品需求短期回升。
- 生產PE、PP等塑膠原料。 塑膠上游原料供應商。
- 潛在影響:雖短期塑膠需求回升,但若歐美其他國家仍維持減塑規範,整體產業長期仍面對永續壓力。
3. 環保包材與循環經濟企業(短期受壓,中長期仍看好)
- 投入可分解塑料。發展環保包裝。
- 若政策反轉,投資與研發環保材料的誘因將減弱,但企業ESG壓力與歐盟規範仍構成長期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