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財政大轉彎 03/24 20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資料來源:德國財政大轉彎 - 專題周報 - 工商時報、ChatGPT

以下是這篇報導「德國財政大轉彎」的重點彙整與產業影響分析:


一、重點條列:

1. 德國推動財政政策大轉彎,主要目的:

  • 因應經濟低迷與加強國防開支。
  • 計畫放寬對公共支出的嚴格限制(即將改革「債務剎車」制度)。
  • 支持能源轉型、軍事建設及科技創新等長期投資。

2. 改革「債務剎車」計畫(即德國憲法中對政府舉債的限制):

  • 由反對黨基民盟黨魁梅爾茲(Friedrich Merz)與總理蕭茲達成共識,3月25日將首次啟動改革協商。
  • 債務剎車原本規定聯邦政府每年新借款不得超過GDP的0.35%。
  • 擬透過法律修憲,放寬該限制,以利大規模投資。

3. 財政鬆綁用途:

  • 擴大軍費支出(2024年達GDP的2%)。
  • 能源轉型(含再生能源與能源基礎建設)。
  • 科技創新(AI、晶片、自動化等領域)。
  • 補助企業研發,提升德國經濟競爭力。

4. 政策背景:

  • 德國2023年GDP成長0.3%,為歐洲主要經濟體中最疲弱。
  • 通膨壓力下降、國債利率尚可負擔,提供政策空間。

二、政策比較與差異:

項目/ 現行制度/ 新政策擬議/ 差異

債務剎車/ 限制舉債上限為GDP的0.35%/ 擬修憲放寬舉債上限/ 增加舉債空間,可推動長期投資

軍費支出/ 近年未達2%/ 明確達成GDP的2%/ 符合NATO承諾,國防股受惠

投資方向/ 謹慎保守/ 擴大投資能源、科技/ 對綠能與高科技產業為重大利多


三、相關產業與上市櫃公司影響分析:

(一)軍工與國防產業:大利多

  • 利多原因:軍費占GDP 2%,預示將有數十億歐元投入軍工採購。
  • 潛在受惠公司:Rheinmetall AG(RHMG.DE)

(二)再生能源產業:利多

  • 利多原因:能源轉型為主軸,可能投入電網建設、綠能補貼等。
  • 潛在受惠公司:Siemens Energy(ENR.DE)、Nordex(NDX1.DE)

(三)半導體與AI科技產業:中長期利多

  • 利多原因:強調研發補助與創新能力,將推動晶片、自動化、AI研發。
  • 潛在受惠公司:Infineon(IFX.DE)

(四)金融與債券市場:偏空

  • 利空原因:若德國放寬債務限制,長期債務風險上升,可能壓抑德債評等與歐元。
  • 潛在受害公司: 歐洲銀行股或擁有大量德債部位者

即時補充

德國聯邦議院於2025年3月18日通過了對《基本法》的修訂,放寬了「債務剎車」機制的限制。​此次修憲旨在為國防和基礎設施提供更多財政靈活性,並設立了一個5,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其中1,000億歐元將注入氣候與轉型基金,用於推動氣候保護與能源轉型計畫。

avatar-img
11會員
58內容數
曖曖內含光 Intense light of the twil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pártā BB Salon 的其他內容
川普表態支持塑膠吸管回歸,引發美國環保政策走向的討論,可能影響紙吸管、生物可分解吸管及傳統塑膠產業。本文分析川普與拜登政府在減塑政策上的差異,並探討其對相關產業的潛在衝擊,包含紙類與可分解材料產業、傳統塑膠產業及環保包材與循環經濟企業。
加拿大擴建跨山輸油管,將增加原油出口至亞洲,減少對美國依賴,可能影響北美及亞洲能源市場,並衝擊相關企業。本文分析此事件對加拿大、美國、亞洲能源產業及投資的影響。
財富與壽命息息相關,富裕族群因擁有更好的醫療資源與健康生活方式,平均壽命較長。科技的進步,如穿戴式裝置和精準醫療,也扮演著延長壽命的關鍵角色。這篇文章分析了財富、科技、醫療產業與相關投資標的之間的關聯性,並點出健康科技、精準醫療與生技產業、高端醫療服務及有機健康飲食等市場的成長潛力。
AI革命席捲華爾街,恐將造成20萬人失業!本文深入探討AI對金融業的衝擊,分析哪些銀行機構將受到影響、哪些職位最危險,以及金融業、AI產業和人力資源產業的未來趨勢。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AI對金融業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華爾街股票分析師的榮景不再,AI 技術崛起與投資模式轉變衝擊產業,導致分析師職位減少、工作壓力增加。本文分析此現象的成因、影響,以及相關投資機會。
減重藥市場商機無限,Novo Nordisk、Eli Lilly、Amgen等藥廠競爭激烈,Hims & Hers Health等健康科技公司也積極搶市。本文分析各公司產品差異、市場預測及投資風險,並涵蓋製藥產業、健康科技產業及生物科技等面向。
川普表態支持塑膠吸管回歸,引發美國環保政策走向的討論,可能影響紙吸管、生物可分解吸管及傳統塑膠產業。本文分析川普與拜登政府在減塑政策上的差異,並探討其對相關產業的潛在衝擊,包含紙類與可分解材料產業、傳統塑膠產業及環保包材與循環經濟企業。
加拿大擴建跨山輸油管,將增加原油出口至亞洲,減少對美國依賴,可能影響北美及亞洲能源市場,並衝擊相關企業。本文分析此事件對加拿大、美國、亞洲能源產業及投資的影響。
財富與壽命息息相關,富裕族群因擁有更好的醫療資源與健康生活方式,平均壽命較長。科技的進步,如穿戴式裝置和精準醫療,也扮演著延長壽命的關鍵角色。這篇文章分析了財富、科技、醫療產業與相關投資標的之間的關聯性,並點出健康科技、精準醫療與生技產業、高端醫療服務及有機健康飲食等市場的成長潛力。
AI革命席捲華爾街,恐將造成20萬人失業!本文深入探討AI對金融業的衝擊,分析哪些銀行機構將受到影響、哪些職位最危險,以及金融業、AI產業和人力資源產業的未來趨勢。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AI對金融業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華爾街股票分析師的榮景不再,AI 技術崛起與投資模式轉變衝擊產業,導致分析師職位減少、工作壓力增加。本文分析此現象的成因、影響,以及相關投資機會。
減重藥市場商機無限,Novo Nordisk、Eli Lilly、Amgen等藥廠競爭激烈,Hims & Hers Health等健康科技公司也積極搶市。本文分析各公司產品差異、市場預測及投資風險,並涵蓋製藥產業、健康科技產業及生物科技等面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重點整理 歐洲央行於 7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未來貨幣政策不預設立場。 預估明年通膨將回到 2% 水準。 市場預估年底前歐洲央行仍有降息 1 ~ 2 碼的空間。
Thumbnail
「降息」成了下半年的政策期待,但卻可能讓「通膨」有了接棒表現! 疫後的個人理財,看似樂觀的投資前景,卻暗藏著債務攀升的隱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iNKY-Hcpw
Thumbnail
隨著低利率政策的結束,科技和新創企業正從過去依賴便宜資金快速擴張,轉向強調可持續的業務模式和長期盈利能力。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環境危機,卻影響著你我的財務狀況! 當物價與工資間的交互上漲,意味著市場利率不易調降!
Thumbnail
今年全球還存在著諸多變數,讓通膨上升蠢蠢欲動。 或許從關心何時會降息,改成若市場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該如何應變?
2024.03.21 中央銀行 一、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上(2023)年12月本行理事會會議以來,全球製造業及服務業景氣增溫,貿易活動漸次復甦,惟美、歐等主要央行維持高利率,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續受抑制。通膨方面,主要經濟體因服務類通膨率居高,致通膨率降溫速度放緩。國際機構預期本(2024)年全球
Thumbnail
如同去年第四季確認的節奏 "選舉的核子武器降息不會亂用的" 從原本大家說的3月延長到6月 Q2也是選舉前最重要的節奏,好好把自己投資策略規劃到Q2結束
Thumbnail
2024年都會開始各國降息的節奏 中國已經率先開啟這個財富之窗,2/5開始全面降準0.5百分點 一堆政策就是增加投資信心跟增加市場流動的鈔票 以目前市場各國節奏就是第一季3月~6月最混亂,但市場的利潤就是越亂才越有風報比 尤其2~3月我認為最重要,最好能讓很多高潮的產業題材修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經濟增長』高於歷史平均且未來將持續上升。 2. 『正面看待市場』通膨放緩和季節性足以支撐趨險漲勢。 3. 簡單來說:近期的經濟數據略為放緩,但還是相當健康;聯準會也已經轉向,未來再度轉鷹派、收緊流動性的機率偏低。因此,此時投組可以增加風險性比較高的資產,承擔風險並獲取報酬。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重點整理 歐洲央行於 7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未來貨幣政策不預設立場。 預估明年通膨將回到 2% 水準。 市場預估年底前歐洲央行仍有降息 1 ~ 2 碼的空間。
Thumbnail
「降息」成了下半年的政策期待,但卻可能讓「通膨」有了接棒表現! 疫後的個人理財,看似樂觀的投資前景,卻暗藏著債務攀升的隱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iNKY-Hcpw
Thumbnail
隨著低利率政策的結束,科技和新創企業正從過去依賴便宜資金快速擴張,轉向強調可持續的業務模式和長期盈利能力。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環境危機,卻影響著你我的財務狀況! 當物價與工資間的交互上漲,意味著市場利率不易調降!
Thumbnail
今年全球還存在著諸多變數,讓通膨上升蠢蠢欲動。 或許從關心何時會降息,改成若市場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該如何應變?
2024.03.21 中央銀行 一、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上(2023)年12月本行理事會會議以來,全球製造業及服務業景氣增溫,貿易活動漸次復甦,惟美、歐等主要央行維持高利率,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續受抑制。通膨方面,主要經濟體因服務類通膨率居高,致通膨率降溫速度放緩。國際機構預期本(2024)年全球
Thumbnail
如同去年第四季確認的節奏 "選舉的核子武器降息不會亂用的" 從原本大家說的3月延長到6月 Q2也是選舉前最重要的節奏,好好把自己投資策略規劃到Q2結束
Thumbnail
2024年都會開始各國降息的節奏 中國已經率先開啟這個財富之窗,2/5開始全面降準0.5百分點 一堆政策就是增加投資信心跟增加市場流動的鈔票 以目前市場各國節奏就是第一季3月~6月最混亂,但市場的利潤就是越亂才越有風報比 尤其2~3月我認為最重要,最好能讓很多高潮的產業題材修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經濟增長』高於歷史平均且未來將持續上升。 2. 『正面看待市場』通膨放緩和季節性足以支撐趨險漲勢。 3. 簡單來說:近期的經濟數據略為放緩,但還是相當健康;聯準會也已經轉向,未來再度轉鷹派、收緊流動性的機率偏低。因此,此時投組可以增加風險性比較高的資產,承擔風險並獲取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