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德國財政大轉彎 - 專題周報 - 工商時報、ChatGPT
以下是這篇報導「德國財政大轉彎」的重點彙整與產業影響分析:
一、重點條列:
1. 德國推動財政政策大轉彎,主要目的:- 因應經濟低迷與加強國防開支。
- 計畫放寬對公共支出的嚴格限制(即將改革「債務剎車」制度)。
- 支持能源轉型、軍事建設及科技創新等長期投資。
2. 改革「債務剎車」計畫(即德國憲法中對政府舉債的限制):
- 由反對黨基民盟黨魁梅爾茲(Friedrich Merz)與總理蕭茲達成共識,3月25日將首次啟動改革協商。
- 債務剎車原本規定聯邦政府每年新借款不得超過GDP的0.35%。
- 擬透過法律修憲,放寬該限制,以利大規模投資。
3. 財政鬆綁用途:
- 擴大軍費支出(2024年達GDP的2%)。
- 能源轉型(含再生能源與能源基礎建設)。
- 科技創新(AI、晶片、自動化等領域)。
- 補助企業研發,提升德國經濟競爭力。
4. 政策背景:
- 德國2023年GDP成長0.3%,為歐洲主要經濟體中最疲弱。
- 通膨壓力下降、國債利率尚可負擔,提供政策空間。
二、政策比較與差異:
項目/ 現行制度/ 新政策擬議/ 差異
債務剎車/ 限制舉債上限為GDP的0.35%/ 擬修憲放寬舉債上限/ 增加舉債空間,可推動長期投資
軍費支出/ 近年未達2%/ 明確達成GDP的2%/ 符合NATO承諾,國防股受惠
投資方向/ 謹慎保守/ 擴大投資能源、科技/ 對綠能與高科技產業為重大利多
三、相關產業與上市櫃公司影響分析:
(一)軍工與國防產業:大利多
- 利多原因:軍費占GDP 2%,預示將有數十億歐元投入軍工採購。
- 潛在受惠公司:Rheinmetall AG(RHMG.DE)
(二)再生能源產業:利多
- 利多原因:能源轉型為主軸,可能投入電網建設、綠能補貼等。
- 潛在受惠公司:Siemens Energy(ENR.DE)、Nordex(NDX1.DE)
(三)半導體與AI科技產業:中長期利多
- 利多原因:強調研發補助與創新能力,將推動晶片、自動化、AI研發。
- 潛在受惠公司:Infineon(IFX.DE)
(四)金融與債券市場:偏空
- 利空原因:若德國放寬債務限制,長期債務風險上升,可能壓抑德債評等與歐元。
- 潛在受害公司: 歐洲銀行股或擁有大量德債部位者
即時補充
德國聯邦議院於2025年3月18日通過了對《基本法》的修訂,放寬了「債務剎車」機制的限制。此次修憲旨在為國防和基礎設施提供更多財政靈活性,並設立了一個5,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其中1,000億歐元將注入氣候與轉型基金,用於推動氣候保護與能源轉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