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我強烈感覺到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他評論一間「想製造一台能像人類一樣畫畫的機器。」的AI公司:「我感覺我們正接近時代的末日,我們人類正在對自己失去信心。」 ▎宮崎駿在 2016年曾參訪一間AI動畫公司 當時,那間公司的工程師向宮崎駿展示 AI 用來塑造人物角色的潛力,其中包含了讓動畫人物做出不可思議的行為。 宮崎駿嚴厲批評了 AI 製作的動畫。看到這個「感覺不到疼痛,也沒有保護頭部的概念」的奇怪殭屍模型,宮崎駿坦率地告訴該新創:「我無法再看這些東西,覺得它們有趣。創作這些東西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痛苦。」 「我對此感到十分厭惡。如果你真的想製作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那就去做吧。我根本不想把這種技術融入我的作品中。」. ▎當創作缺乏人文反思,是對生命侮辱 對方被洗臉、面色鐵青,但時年75 歲的宮崎駿不停止批判:「我強烈感覺到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 對方辯稱,這只是一個實驗,純粹展示沒有任何意圖,他們的目標是「想製造一台能像人類一樣畫畫的機器。」 這時,宮崎駿受夠了:「我感覺我們正接近時代的末日。我們人類正在對自己失去信心。」 以上摘自NHK紀錄片。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部40年前的漫畫「戰區88」(AREA 88),作者在1985年出版了OVA電影版動畫,雖然以現在的動漫眼光來看略顯拙劣,但分鏡和拍攝角度一流,雖然也會有看起來不合理的地方,故事也是摘錄漫畫版組合而成,仍舊是經典之作,然朝日電視台和「88製作委員會」在2004年合作製作的12集電視版,雖然畫風華麗,也把很多漫畫版中經典橋段都放進去了,但評價仍不及1985年OVA電影版,這並不是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而是TV版係由韓國動畫業者以電腦輔助作畫,整個風格和OVA電影版迥異,畫風死板遲鈍不自然,我們可以說是20年前AI動畫技術不如現在,但整個TV版動畫的展現就好像是現在把素材丟給ChatGPT寫出來的東西一樣,或許,再過幾年AI技術更成熟了,寫出來的東西更能貼近自己想要的,科技一直在進步。
但現在仍不是我心裡面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