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對家的期許,也是一次精準的中古屋翻新實踐。屋主一家五口,攜手翻新這間三十年的中古屋,不只為了美化空間,更希望在熟悉的日常中,延續彼此的關係與溫度。
「綠的傢俱」團隊以細膩的系統設計,協助屋主重新梳理空間關係,從建材選用到動線安排,每一步都為了成就理想生活場景。
玄關設計
玄關作為家的第一印象,設計師將櫃體懸空,結合穿鞋椅與展示平台,兼具機能與輕盈視覺。設計師也特別結合玄關,規劃了一處隱藏儲藏空間,維持整體一致性,讓公共區域得以保有開闊視感;而沿著走道保留的磁性塗鴉牆,成為三個孩子最喜歡的自由創作牆面,也是家庭互動與生活軌跡的溫暖紀錄區。「他們有時候寫功課時會站在那邊計算,也會畫畫、貼上喜歡的磁鐵,這片牆反而成為每天最常駐足的角落。」屋主笑著說。

客廳設計
客廳以胡桃木搭配尊爵藍烤漆門片,建構出溫潤而沉穩的現代鄉村風格。櫃體線條俐落簡約,搭配夾菱格肚的門片與金屬把手,增添整體層次。最受全家人喜愛的,莫過於客廳窗邊特別加大的臥榻設計,寬度幾乎等同單人床,除了日常閱讀與午休,也成為五口之家玩桌遊、聊天放鬆的重要角落。屋主分享:「假日大家一起圍坐臥榻打牌,孩子也很常在那裡看書、放空,幾乎比沙發還受歡迎。」



餐廚空間設計
為了讓格局更具開放感,將原有封閉式廚房敞開,餐廳空間以石英石中島為核心,結合IH爐與花崗岩水槽,成為家中備餐與用餐的多功能區域。中島下方設有完整收納空間,延續餐櫃與展示櫃設計,並使用尊爵藍與胡桃木色系統板,穩定整體視覺風格。設計師提到:「公共空間是家人相聚的靈魂,我們希望讓中島不只是功能,更是情感連結的載體。」屋主也分享:「晚餐後,我們常圍著中島一起寫功課、看書、聊天,真的很享受這種互動時光。」









主臥室設計
主臥以灰紫色現代烤漆系統門片,搭配米色木紋與鑼帛系統板材營造靜謐感,空間在柔霧色系中靜靜展開,加入格子窗、菱格門片與霧面黑玻,打造穿透式更衣區與主臥休憩區的協調平衡。延續中古屋翻新的設計語彙,整體風格柔中帶剛,藏有細節的堆疊與心思。





穿透式更衣空間,以黑玻、鏡面與開放展示結合「方管吊掛架」,巧妙擴展視覺深度。更衣區底部則加入間接地燈設計,夜晚若起身如廁以柔光指引,不驚擾枕邊人,也成為貼心的生活小細節。鏡面櫃門延展空間尺度,羅馬柱與格柵語彙點綴立面,使整體氣質更加完整而有層次。收納與功能動線則依雙人需求量身配置,女主人的化妝台與男主人的辦公桌分設左右,彼此獨立卻又連貫生活節奏,於每一處微光折射中,悄悄展現家的細膩溫柔。




哥哥房設計
哥哥房以布織黑與亞麻灰的系統書桌為基調,延伸至窗邊的可收納臥榻,創造出理性又沉穩的閱讀與生活空間。書桌前方設置磁性塗鴉牆,讓哥哥可以自由筆記、創作,也有專屬的學習角落與照明設計,並特別安排局部黑玻展示櫃,讓收藏的模型、書籍都能妥善陳列,成為房間裡低調卻個性鮮明的亮點。

設計師也巧妙安排了三向通透的滑門系統更衣空間,既保持開闊感,也讓生活動線順暢無礙。這樣的空間配置,也展現了中古屋翻新後的靈活運用,為即將步入成年階段的孩子預留調整的可能。
妹妹房設計
以韓系甜美風格打造的女兒房,是全家面積最小的房間,卻藏著最甜的想像。屋主說:「妹妹一看到衣櫃的粉橘色現代烤漆門片、羅馬柱和圓弧櫃邊,眼睛就亮了起來。」






設計師特別在天花以弧形造型延伸牆面,再以燈帶柔和照明,讓空間視覺向上延伸,即便坪數有限,也無壓迫感。書桌與臥榻整合為一,連動窗光與收納系統,營造出一個適合夢想的角落

弟弟房設計
弟弟房的衣櫃選用夏綠現代烤漆門片,打造視覺焦點。書桌處以夏綠、鵝黃混搭配橡木紋系統櫃,創造輕快活潑的學習空間。而書桌上方因結構梁柱而略顯低矮,設計師特別將床頭櫃體向上延伸修飾線條,使其與整體收納整合,巧妙化解結構突兀。牆面也設有磁性塗鴉牆,方便弟弟記下突如其來的靈感。屋主笑說:「他們三個都愛畫畫,每天都在塗鴉區創作,好像開了個小美術館。」這樣活潑靈動的規劃,展現出中古屋翻新的彈性與創造力。







將原先陽台空間延伸進來,塗布溫柔的淡橘色牆面、同步設置收納式臥榻,打造一處結合遊戲與閱讀的開放式場域;地坪鋪設耐磨又好清理的水磨石紋地磚,讓孩子能在上面自在地玩耍與創作。

綠的傢俱信義店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411號
電話│02-2758-6613
營業時間│12:00-21:00
綠的傢俱民生店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44號1樓
電話│02-2761-7017
營業時間│12: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