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謊言,我們還能說故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群生物,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謊言」,他們也不會教小朋友「不要說謊」,更不知道「用假話騙人」這回事。劉慈欣筆下的「三體人」就是這樣一種生物。在看到這個設定時,直覺的反應是:三體人對我們的童話、小說、電影應該完全提不起興趣——因為他們分不清「真實」和「虛構」。


為什麼「說謊」和「虛構」其實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在我們人類世界裡,說謊和虛構看似南轅北轍:前者往往被貼上「不道德」的標籤,後者卻被讚頌為藝術與創意。可仔細一想,兩者其實都需要同樣的認知能力──「同時在腦中維持兩個場域:一個是真實世界,另一個是不真實的敘述」,然後選擇把「不真實」當作「真實」講給他人聽。

  • 說謊者:在腦中有「現實 A」和「謊話 B」兩種模型,然後用 B 去欺騙對方。
  • 故事創作者:在腦中有「現實 Y」和「小說 X」兩個平行世界,用 X 去娛樂或啟發讀者。

    
 如果你無法理解「謊話 B 為什麼是假」──也就是從來沒學過「謊言」這回事──那麼你也無法在「小說 X」的世界裡自在遊走。對三體人來說,《小紅帽》裡的「狼裝奶奶」並不是一段寓言,而是字面上一場「騙局」:他們只看到假話,就會嚴厲指責「企圖欺騙」。



三體人的世界:故事=謊言?

  1. 三體人不會說謊
    • 也就是說,在他們的文化裡,不會有「欺騙」的教學,也沒有「留一手才安全」這種概念。
  2. 他們看故事如同看騙局
    • 小紅帽的「狼假扮奶奶」在他們看來,就是「有人刻意欺騙」——一件大逆不道或根本無法理解的事。
  3. 結果:任何非現實的敘事,都只能被他們當成「品行問題」,而非「文學或藝術」。


那麼,喪失說謊能力,就等於丟掉虛構能力?

  • 內在想像:我們仍然可以在腦中想像未來的畫面、編織心裡的故事;這部分更像是動物在狩獵前的策略思考,不需要語言。
  • 外在敘事:要把這些想像分享給他人,就必須用符號──語言、文字、影像──把「不真實」傳遞出來;而這恰恰是「說謊」與「寫小說」共享的基礎能力。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人(或生物)內心裡有再豐富的想像,只要他無法也沒被允許把「假話」當作「真實」講出來,那他就失去了「講故事」的所有可能。社會上凡是把「創造性敘事」當藝術的空間,也就隨之不存在。

為何我們能在道德與想像間劃出一條界線?

人類社會給「虛構」一張入場券──小說、電影、遊戲被當作「有益的想像練習」;卻也把「惡意欺騙」列為禁區。這種分化,其實是一種文化協議:

  • 你可以明知是假,仍享受它帶來的情感和洞見;
  • 你卻不能明知是真,卻硬要用假話去誤導別人。


延伸思考

  • 對 AI 的警示:若未來我們要求 AI「絕不生成任何假資訊」,那麼它也許就無法創造出虛擬世界、編寫故事或模擬對話──因為這些都屬於「容許假話存在」的範疇。
  • 教育的關鍵:如何教孩子分清「謊言不可取」與「虛構是藝術」?讓他們既能保護自己不被欺騙,也能暢遊在想像的世界裡?

小結

喪失說謊的能力,不等於喪失內心的想像;但會摧毀「共享的虛構空間」。

換言之,你的腦袋或許仍能編出千百個世界,但若無法在「這裡是假,但我還是要說給你聽」這一步,你就只能把它藏在心裡,與他人隔絕。這是「說謊」和「虛構」在認知上既相連又分野的微妙所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魔法:雜想清單
0會員
1內容數
把那些跳進腦裡的想法,通通攤開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先前有寫過一篇關於「3D反動」的文章,但很多人對於3D反動的認知跟處理方式不太明確,因此今天再來說明一下。 有些人遇到3D反動,「只是」告訴自己:我在正確的道路上,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這是錯的。 如果妳「只」做了這一件事:告訴自己我離目標更近了,那你就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Thumbnail
先前有寫過一篇關於「3D反動」的文章,但很多人對於3D反動的認知跟處理方式不太明確,因此今天再來說明一下。 有些人遇到3D反動,「只是」告訴自己:我在正確的道路上,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這是錯的。 如果妳「只」做了這一件事:告訴自己我離目標更近了,那你就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人是模仿的動物,需要謹慎學習,才不會學壞。
Thumbnail
人是模仿的動物,需要謹慎學習,才不會學壞。
Thumbnail
「不夠善良」很好,太完美的故事、人設通常都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的故事只能是一種想望或者看過就忘的癡心妄想;回到現實的當下,或者擁有共鳴能思考自己的意識,也許更是抵達豁達境界的開端:這一切都是意識的左右!一旦你找到了那個開關,你就會享受你意識所帶領你到達的所
Thumbnail
「不夠善良」很好,太完美的故事、人設通常都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的故事只能是一種想望或者看過就忘的癡心妄想;回到現實的當下,或者擁有共鳴能思考自己的意識,也許更是抵達豁達境界的開端:這一切都是意識的左右!一旦你找到了那個開關,你就會享受你意識所帶領你到達的所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Thumbnail
這世界的很多事是灰色的,就像我們不會說獅子老虎吃掉羚羊就代表他們很殘忍,不會說你不吃可愛的兔兔所以你就是好人。至於善與惡、好與壞,更是從來沒有明顯的界線。
Thumbnail
這世界的很多事是灰色的,就像我們不會說獅子老虎吃掉羚羊就代表他們很殘忍,不會說你不吃可愛的兔兔所以你就是好人。至於善與惡、好與壞,更是從來沒有明顯的界線。
Thumbnail
  「語言的毎種用法都毫無例外的具有某些但非全然的說謊性質。」   「說謊」與「放屁」有何不同?「說謊」的前提是,我知道事情的真假,然後我選擇假而不選擇真,背後的目的是讓人誤以為真。「放屁」的重點則是,不在乎事情的真假與否,只在乎是否讓人有感。然而,「放屁」也是透過語言所表達,真的能夠
Thumbnail
  「語言的毎種用法都毫無例外的具有某些但非全然的說謊性質。」   「說謊」與「放屁」有何不同?「說謊」的前提是,我知道事情的真假,然後我選擇假而不選擇真,背後的目的是讓人誤以為真。「放屁」的重點則是,不在乎事情的真假與否,只在乎是否讓人有感。然而,「放屁」也是透過語言所表達,真的能夠
Thumbnail
自欺是人類心靈的一部分,是對現實選擇性忽視的表現。通過選擇性忽視,我們選擇相信虛假事物來滿足內心需求。這種自欺對自由的懦弱回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薩特認為,自欺只是一種延遲面對現實的痛苦,會加劇內心衝突,讓人更加困惑和痛苦。唯有自己能決定要做哪些事,自欺只會讓人遠離真相,遠離真正存在。
Thumbnail
自欺是人類心靈的一部分,是對現實選擇性忽視的表現。通過選擇性忽視,我們選擇相信虛假事物來滿足內心需求。這種自欺對自由的懦弱回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薩特認為,自欺只是一種延遲面對現實的痛苦,會加劇內心衝突,讓人更加困惑和痛苦。唯有自己能決定要做哪些事,自欺只會讓人遠離真相,遠離真正存在。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