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要出,才有聽聞
文,要寫,才有吟歌
歌,要唱,才有醉情
情,要談,才有落淚
淚,要流,才有酸心
心,要撼,才有詠愛
我們活在一個很需要介質的世界
不是由自己發聲就可以把感受傳達出去
所以,傳達,是件很重要的事
在這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規律裡
如果不跳出這個格局, 就會被著軌道拉著走。可是
就算是逆著軌道走,何嘗不也是走在另一個規律裡?
到底是要茫茫然地跟著圈子繞
還是要—— 掙脫一下,走走看不一樣的路子?
跳脫,何嘗不是一種節奏?
如果這段跟著一起繞的過程叫做「長大」
那麼「成長」的跳脫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要我說,從開始會思考之時,成長就開始了
經過不同時間的洗鍊、空間的拉扯
再外加上五感的刺激,隨著沉澱安靜,才開始漸漸地沉積豐厚
就是因為這些不同的跳脫刺激成長, 才使得沉積後的我們長得都不一樣
因為我們經歷的,都不一樣
嘿!親愛的——
請聽我說
我覺得,成長沒有終點。
它是一個旅程, 一個不斷蛻變、不斷伸展的過程
當我們出生如白紙之時,我們抱著璀璨的希望
朝著以為閃耀的方向前進
眼睛被希望牽引, 耳朵被希望勾近
顧不暇己,不由自主地被世界泥塑著,任憑修束
轉眼之間回頭看著自己
已經不是原本的白紙
然而,不停改變,沒有終點
白紙有天不再是白紙的時候, 卻又想努力堆疊回去,想把自己填回白紙
雖又變回白紙,卻已不再是原樣
想想有點可悲,但是——
這段旅程有銀鈴的笑聲, 有灼熱的汗水
有放鬆的微醺, 也有精粹的眼淚
並不是白色顏料可以疊堆回去的, 而是這些感受透過精粹, 讓這段旅程即使回到原樣
卻又不再一樣
我不知道你會怎麼定義所謂「好的結果」
只是我不想追求結果。 我只想,這段過程
本身就甚好。
就像這次——
我打算再次開始書寫了
沒目的地書寫
只是想說說話, 看看我的字, 也許有人讀了,心裡會有漣漪
那就成為最美麗的樂響
是屬於你自己的,不是我的, 那也無妨
我們都需要一個有對談的空間
也許只是我呢喃唱著, 也許你一句我一語,互相迴盪
而我想,
這就是一場有聲或無聲的饗宴
在介質中,不斷碰撞、摩擦, 併出一朵又一朵的花
就像泰戈爾那沿路盛開的花朵一般, 一路綻放
我好像,好久好久好久沒有這樣說話了
那些曾經聽過我說話的人們—— 你們,還認得出來是我嗎?
無論如何,
我決定重新把自己放回這片水裡
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不想去想
我只想看看,
能把種下去的種子, 養成什麼樣的花, 栽在這片水池旁邊
只是一些呢喃軟語
說給我自己聽,以及想聽的人,聽
你好,初見的你、又見的你
你好。
——「於黑中尋光,於閣中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