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預告、今天印證!三大族群點燈啟動,台股反攻訊號出現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股在國際利多與買盤回補帶動下強勢反攻,成交量放大至2935億元,顯示資金信心回流。隨著美英貿易協議成形、4月出口年增近三成,AI與電子族群提前啟動拉貨潮,短線結構轉強跡象浮現,投資人應審慎觀察資金流向與族群輪動節奏。

國際利多共振,台股動能強勁

美國和英國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成為國際貿易的新範本,特別是協議中提到的「10%基準關稅」,已被市場視為未來談判的一個新共識。這樣的進展不只降低了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也推升了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加上「提前拉貨潮」的效應開始浮現,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產業形成正面刺激。

出口創高,AI族群動能可望延續至6月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資料,台灣4月出口年增率達29.9%,為歷年次高,主要由電子零組件、AI伺服器與記憶體模組推升。智霖老師指出,這波拉貨潮並非一次性,而是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與AI應用需求擴大,尤其在生成式AI、資料中心升級與高速傳輸技術推動下,相關族群動能有望延續至6月。

而非相關族群,預估5月將為主要出貨高峰,操作上需精準掌握進場時點與類股輪動節奏,切勿一味追高。

台積電點燈領軍,半導體產業鏈同步甦醒

今日台積電大漲3.37%,成功站上10日均線上方,形同市場信心重建的關鍵節點。作為權值王與AI晶片核心供應商,台積電的轉強也將帶動台積電概念股的漲幅。智霖老師強調,昨日已率先帶會員提前卡位台積電相關概念股,皆見低檔放量與法人卡位跡象,預示後續仍有補漲潛力。

智霖老師昨日透過LINE公開預告「台積電概念股已具備買盤條件」,帶領會員朋友進場點燈,今日即迅速驗證,說明操作節奏的掌握勝過任何市場情緒反應。今天的大漲雖令人振奮,但不代表萬事無憂。關鍵在於後續成交量是否續強、法人是否延續買超、族群是否有健康輪動,這些都是判斷反彈是否具延續性的觀察指標。

智霖老師建議,投資人應聚焦「邊緣AI+基建AI+台積電供應鏈」三大主軸,這些族群不僅具備中期產業成長邏輯,更受到國際資金青睞與基本面當保護傘,是本波反攻中最具延續性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票盤後分析|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帶你全面掌握股票趨勢
1會員
74內容數
台股選股票邏輯、掌握美股波段機會,提升你的財經素養與股票操作實力? 專為投資人打造的多市場交易決策平台。 專業背景介紹 • 亨達證券投顧分析師 • 曾任美商花旗銀行資深副理、元大銀行財富管理經理、兆豐證券期貨講師 • 近20年國際金融市場實戰操盤經驗,涵蓋美股、ETF、匯率、台股、期貨選擇權
2025/05/08
台股早盤開高後震盪拉回,觀望情緒未解,成交量續降至2482億元,買盤動能仍待觀察。面對美中談判與晶片政策不確定因素,智霖老師依循「精簡集中操作」原則,帶領會員聚焦三大主流族群進行穩健佈局。
2025/05/08
台股早盤開高後震盪拉回,觀望情緒未解,成交量續降至2482億元,買盤動能仍待觀察。面對美中談判與晶片政策不確定因素,智霖老師依循「精簡集中操作」原則,帶領會員聚焦三大主流族群進行穩健佈局。
2025/05/07
在美中關稅談判露出曙光、美國科技股公布利多財報的帶動下,台股早盤強勢開高,一度大漲超過160點、站上20685點,然而買盤未能延續,漲勢快速收斂,終場僅小漲23點,收在20546點,成交量萎縮至2697億元,反映市場觀望情緒升溫,操作節奏偏向短線調節,並未出現續攻動能。
2025/05/07
在美中關稅談判露出曙光、美國科技股公布利多財報的帶動下,台股早盤強勢開高,一度大漲超過160點、站上20685點,然而買盤未能延續,漲勢快速收斂,終場僅小漲23點,收在20546點,成交量萎縮至2697億元,反映市場觀望情緒升溫,操作節奏偏向短線調節,並未出現續攻動能。
2025/05/06
台幣匯率急升後回穩,引發市場對資金走向與債券部位的再評估。台股雖震盪,但AI伺服器、台積供應鏈與中小型產業族群卻搶先反應提前拉貨動能。操作上,如何看待匯率變化下的利多出盡與債券配置調整,將是關鍵。
2025/05/06
台幣匯率急升後回穩,引發市場對資金走向與債券部位的再評估。台股雖震盪,但AI伺服器、台積供應鏈與中小型產業族群卻搶先反應提前拉貨動能。操作上,如何看待匯率變化下的利多出盡與債券配置調整,將是關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9 收盤) 成交量 3,833 億,外資買超 187.66 億,連續第二天買超,投信同步買超 81.46 億,自營商持續賣超 84.03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重電、散熱、ABF載板、機器人、貨櫃海運、CoWos設備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9 收盤) 成交量 3,833 億,外資買超 187.66 億,連續第二天買超,投信同步買超 81.46 億,自營商持續賣超 84.03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重電、散熱、ABF載板、機器人、貨櫃海運、CoWos設備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上周台股突破盤整區,續創歷史新高,加權指數的真突破要件是價格、量能、時間,上半周應該有機會陸續完成。內資積極、外資保守,整體籌碼中性偏多,雖然是內資主導市場,仍要持續追蹤...
Thumbnail
上周台股突破盤整區,續創歷史新高,加權指數的真突破要件是價格、量能、時間,上半周應該有機會陸續完成。內資積極、外資保守,整體籌碼中性偏多,雖然是內資主導市場,仍要持續追蹤...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台股高位偏多盤整,有機會再創新高】 從圖一日 K 我們可以發現,從台股創新高近兩週下來,走了一個小幅回檔,與近日高點形成一個區間(紅框)並進行上下力道歸還。 再從圖二 3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台股高位偏多盤整,有機會再創新高】 從圖一日 K 我們可以發現,從台股創新高近兩週下來,走了一個小幅回檔,與近日高點形成一個區間(紅框)並進行上下力道歸還。 再從圖二 3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176.47點,收在18,852.78點,成交量3978.67億元。今天跳空直接往上表態把小區間18585-18673直接站上,一個輝達拯救了整個台股,節奏又拉回到AI相關族群,從電子族群可以觀察到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瑞昱、聯詠、華通一系列貢獻指數上漲的都是AI族群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176.47點,收在18,852.78點,成交量3978.67億元。今天跳空直接往上表態把小區間18585-18673直接站上,一個輝達拯救了整個台股,節奏又拉回到AI相關族群,從電子族群可以觀察到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瑞昱、聯詠、華通一系列貢獻指數上漲的都是AI族群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下跌37.32點,收在18,607.25點,成交量4061.46億元。開紅盤後維持高檔震盪行情,電子族群表現優異過後,接下來輪漲至傳產類族群,以和泰車、亞德客、巨大及美利達為主要攻擊盤面,傳產族群貢獻了約45點,從週四籌碼均維持多方格局,接下來看看整體的籌碼是否有特別變化吧。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下跌37.32點,收在18,607.25點,成交量4061.46億元。開紅盤後維持高檔震盪行情,電子族群表現優異過後,接下來輪漲至傳產類族群,以和泰車、亞德客、巨大及美利達為主要攻擊盤面,傳產族群貢獻了約45點,從週四籌碼均維持多方格局,接下來看看整體的籌碼是否有特別變化吧。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548.5點,收在18,644.57點,成交量4926.96億元。今天開紅盤台積電貢獻約有400點,電子至少也有貢獻約100多點,傳產和金融就很慘了,但重點還是著重在AI族群,強者續強,沒有上車也千萬別亂空強勢族群,加權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就來觀察籌碼面是否有什麼特別變化吧。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548.5點,收在18,644.57點,成交量4926.96億元。今天開紅盤台積電貢獻約有400點,電子至少也有貢獻約100多點,傳產和金融就很慘了,但重點還是著重在AI族群,強者續強,沒有上車也千萬別亂空強勢族群,加權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就來觀察籌碼面是否有什麼特別變化吧。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133點,收在17,599點,成交量3956.46億元。今天持維持反彈格局,但已經逐漸接近上方的主壓力區17956,大概就是萬八的位置,量價須配合才有機會再往上突破,今天著重點的僅有電子類族群,其他族群尚未跟上。
Thumbnail
加權指數上漲133點,收在17,599點,成交量3956.46億元。今天持維持反彈格局,但已經逐漸接近上方的主壓力區17956,大概就是萬八的位置,量價須配合才有機會再往上突破,今天著重點的僅有電子類族群,其他族群尚未跟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