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國際利多與買盤回補帶動下強勢反攻,成交量放大至2935億元,顯示資金信心回流。隨著美英貿易協議成形、4月出口年增近三成,AI與電子族群提前啟動拉貨潮,短線結構轉強跡象浮現,投資人應審慎觀察資金流向與族群輪動節奏。
國際利多共振,台股動能強勁
美國和英國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成為國際貿易的新範本,特別是協議中提到的「10%基準關稅」,已被市場視為未來談判的一個新共識。這樣的進展不只降低了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也推升了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加上「提前拉貨潮」的效應開始浮現,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產業形成正面刺激。
出口創高,AI族群動能可望延續至6月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資料,台灣4月出口年增率達29.9%,為歷年次高,主要由電子零組件、AI伺服器與記憶體模組推升。智霖老師指出,這波拉貨潮並非一次性,而是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與AI應用需求擴大,尤其在生成式AI、資料中心升級與高速傳輸技術推動下,相關族群動能有望延續至6月。而非相關族群,預估5月將為主要出貨高峰,操作上需精準掌握進場時點與類股輪動節奏,切勿一味追高。
台積電點燈領軍,半導體產業鏈同步甦醒
今日台積電大漲3.37%,成功站上10日均線上方,形同市場信心重建的關鍵節點。作為權值王與AI晶片核心供應商,台積電的轉強也將帶動台積電概念股的漲幅。智霖老師強調,昨日已率先帶會員提前卡位台積電相關概念股,皆見低檔放量與法人卡位跡象,預示後續仍有補漲潛力。
智霖老師昨日透過LINE公開預告「台積電概念股已具備買盤條件」,帶領會員朋友進場點燈,今日即迅速驗證,說明操作節奏的掌握勝過任何市場情緒反應。今天的大漲雖令人振奮,但不代表萬事無憂。關鍵在於後續成交量是否續強、法人是否延續買超、族群是否有健康輪動,這些都是判斷反彈是否具延續性的觀察指標。
智霖老師建議,投資人應聚焦「邊緣AI+基建AI+台積電供應鏈」三大主軸,這些族群不僅具備中期產業成長邏輯,更受到國際資金青睞與基本面當保護傘,是本波反攻中最具延續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