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詐騙怎麼辦?提告流程、證據蒐集與律師協助全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該如何自保?

近年來,各類投資詐騙案件頻傳,從Line、IG社群平台到AI科技話題,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讓不少民眾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落入陷阱,蒙受金錢損失。一旦不幸中招,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儘速處理成為挽回損失的關鍵步驟。

常見的投資詐騙手法有哪些?

投資詐騙手法多樣,其中常見類型包括:

  • 虛構投資平台:透過假網站或假APP打造投資假象,吸引資金後卻無法提領。
  • 龐氏型詐騙:以後進資金支付前一批人的獲利,營造獲利假象。
  • 假冒內線消息:利用合法投資工具騙取信任,再虛構內線情報誆騙購股。
  • 虛擬貨幣騙局:設立假加密貨幣平台或錢包,誘導資金投入後捲款而逃。
  • 高報酬陷阱:聲稱穩賺不賠、短期高收益,實則設下無法提現的陷阱。

如何辨別與預防投資詐騙?

要降低上當風險,可從以下幾點進行自我保護:

  • 查核背景:確認公司是否具備合法登記,包含統編、地址、主管機關核准資訊。
  • 選擇合法金融業者:如銀行、投信、證券公司、電子支付機構等,確保資金受監管。
  •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避免用現金或虛擬貨幣交易,優先選擇銀行轉帳、信用卡等可追蹤方式。
  • 提高警覺心:對於聲稱「保證獲利」「名額有限」「急需轉帳」等說詞保持懷疑。
  • 觀察投資社群細節:若要求保密、避談家人、指定私人帳戶付款等情況,應特別注意。
  • 立即查證:可向165反詐騙專線或相關主管機關確認資訊真偽,避免受騙。

投資詐騙受害後該怎麼做?

若遭遇詐騙,應依序進行下列處理:

  1. 證據保存:包含轉帳紀錄、通訊對話(如Line、Email)、投資契約或截圖等。
  2. 立即報案:攜帶證據至當地警局或派出所,完成筆錄並取得報案三聯單。
  3. 進入司法流程:警方調查後將案件移送地檢署,由檢察官決定是否起訴。
  4.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若案件進入刑事審理,被害人可同時申請返還財產或求償損失。

蒐集投資詐騙證據時應注意什麼?

關鍵證據包含:

  • 匯款或銀行轉帳明細
  • 與對方的通訊對話記錄(LINE、Facebook、Instagram等)
  • 投資合約或平台畫面截圖
  • 詐騙者提供的帳戶與聯絡方式資料

這些資料對日後提告與民事索賠都相當重要。

律師在投資詐騙案件中能提供哪些協助?

面對詐騙提告流程,律師除了能協助你撰寫訴狀、整理證據,也能在偵查或法院審理階段給予策略建議。若遭遇不起訴處分,亦可評估是否聲請再議。

刑法中如何定義投資詐騙?

依據《刑法》第339條,詐欺罪的構成包括:

  • 行為人有詐騙故意及不當意圖
  • 使用詐術誘使他人誤信
  • 被害人因而交付財物
  • 導致實質損害
  • 上述間須存在因果關係

若成立,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能否透過民事訴訟追回損失?

除刑事責任外,被害人也可委請律師提起民事求償,請求詐騙者返還投資款。不過,實際能否追回資金仍需視對方資產狀況而定。若詐騙者已轉移或花光資金,勝訴也未必等同成功討回。

因此,若金額較小,也許可考慮僅諮詢律師後,自行進行報案與處理程序。

投資詐騙相關律師費用大約多少?

律師費用依案件內容與金額而異,若屬於複雜或高金額案件,費用範圍約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間。建議先進行法律諮詢,確認案件性質與費用標準。

如何挑選適合的投資詐騙律師

選擇律師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 是否具備詐欺與金融犯罪經驗
  • 是否曾處理Line、AI投資等類型案件
  • 是否熟悉虛擬貨幣或電子交易系統
  • 是否擅長刑事訴訟與附帶民事求償
  • 是否能清楚說明案件進度與處理方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策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