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森】位於「羅伊斯河」(Reuss River)匯入「琉森湖」的西北岸口,是瑞士中部「琉森邦」的首府,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獨特的人文景觀,自然成為瑞士重要的旅遊城市。


「羅伊斯河」將「琉森市」分為舊城區和新城區;而「羅伊斯河」上最著名的「教堂橋」幾乎已經成為「琉森市」的代表。



是一條「木結構廊橋」,總長204公尺,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木橋,也是琉森的地標;「教堂橋」的由來是因為在橋的北岸,有一座「聖彼德教堂」(St. Peters-Kirche)而得名。



【教堂橋】建於西元1333年,原本是為了「琉森市」的防禦需要而建造的;在「卡佩爾橋」裡的木造廊道上的橫樑繪有120幅17世紀的畫作,述說當時的故事。



不過,「卡佩爾橋」有部分建築在1993年時,因為有人隨地亂丟菸頭引起火災燒掉一大部分,這一部分的畫作也付之一炬。


「卡佩爾橋」中間有一座140英尺高的磚造八角形水塔(Wasserturm),曾被當作監獄、拷問所、瞭望台及金庫使用。



「聖彼得教堂」是一座有綠色、圓頂的巴洛克式建築,為早期東正教的標準建築形態,專程來參觀「卡佩爾橋」的遊客,通常不會注意到她。



【穆塞格城牆】(Museggmauer):
「穆塞格城牆」建於15世紀,但大部分的城牆於19世紀因為擴充都市建築而被拆除,目前保留下來的一段是琉森市碩果僅存的城牆,免費開放遊客參觀。



「穆塞格城牆」有9座高塔,其中約有4、5座塔樓開放;站在城牆步道上,可以遠眺琉森市的天際線,以及遠方琉森湖及環繞的群山,視野及景觀均相當舒服!




【垂死獅子像】(Löwendenkmal):
「垂死獅子像」也是「琉森市」的代表性景點。



早期歐洲的王公貴族們都會僱用守衛隊來保護自家莊園,而當時的「瑞士衛隊」據說是相當有名氣的。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當時的民眾攻入杜樂麗宮,當時的「瑞士衛隊」傷亡慘重、幾乎全數陣亡。1817年,琉森人(Karl Pfyffer von Altishofen)提議興建紀念碑來緬懷鞠躬盡瘁的衛隊成員,也就有了這個著名的地標。


隔著水塘遠遠眺望那隻栩栩如生、身上被斷刀、利劍刺穿;既哀傷、又無力、垂死的「垂死獅子像」,讓遊客肅穆的想像當時「瑞士衛隊」盡忠職守、傷亡殆盡的場景。


【聖萊奧德伽爾教堂】(Hofkirche St. Leodegar):
「聖萊奧德伽爾教堂」又稱「宮廷教堂」,原本是8世紀的小教堂,因為曾被教宗大使使用過,而具有一定名氣。

「聖萊奧德伽爾教堂」位於遊湖碼頭邊,擁有兩座近70公尺的高塔,很難忽略她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