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型葉黃素VS酯化型葉黃素,我花2年實測!結果一吃就回不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嗨,我是保健男子阿健,一個熱愛身體研究的小小成分控。

你在買葉黃素的時候,是不是也被「游離型」還是「酯化型」搞得超混亂?到底哪種比較好、吸收率差在哪,真的一開始超難懂。

我以前也一樣滿頭問號,後來靠著兩年的試吃經驗+營養師朋友的解說,才總算搞清楚該怎麼選,找到對我最有感的補充方式。

這篇就來跟你分享:

  • ✔ 游離型 vs 酯化型的差別
  • ✔ 哪些人最需要補充游離型
  • ✔ 怎麼吃、怎麼挑才真正有效

什麼是游離型葉黃素?跟酯化型的差異在哪?

我剛開始在吃葉黃素時,也常常被這個問題困擾:「葉黃素要選哪一種比較好」?

這兩年,我查了不少資料,看了游離型葉黃素推薦指南,也問了幾位營養師,總算理出一些頭緒,今天就來跟你分享我的懶人筆記。

簡單來說,市面上的葉黃素產品大多分成兩種型態:游離型跟酯化型。兩者最大的差異,關鍵就在於「吸收率」跟「純度」。

下面這張表格,是我整理給親友看的超簡單版本:

raw-image

🟡 簡單總結:游離型葉黃素就是更好吸收的版本,對於真的有護眼需求的人來說,是更值得選擇的葉黃素型態。

游離型葉黃素適合哪些人?

有些人可能會問:「我有需要補葉黃素嗎?」

其實如果你符合以下幾個狀況,那真的可以認真考慮補充游離型葉黃素:

  • 學生:長時間看書、盯螢幕,眼睛負擔超重
  • 3C重度使用者:每天盯電腦或手機超過6小時
  • 有眼疾家族史:像是家人有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等
  • 銀髮族:年紀大了視力自然退化,葉黃素是日常保養關鍵

游離型葉黃素怎麼吃?

很多人花錢買葉黃素,結果吃法不對,或是葉黃素補充時間搞錯,真的等於白吃!

這邊分享我自己也有在遵守的三個重點:

  • ✅ 飯後搭配油脂吃:像我會選擇午餐後吃,因為通常午餐有肉有油,比較好吸收。
  • ✅ 固定時間、長期補充:不要想到才吃,我自己會設定手機提醒,每天固定時間吃。
  • ✅ 每天6mg起跳、最多30mg:營養素也是要適量,吃太多沒用還浪費錢!

游離型葉黃素要怎麼挑?

🟡 1. 含有「消旋玉米黃素」成分

除了基本的葉黃素、玉米黃素,「消旋玉米黃素」也是關鍵角色!有研究指出,三者合體吃進來,更能提升黃斑部色素密度,守住視力防線,保護效果再加乘。

🟡 2. 添加足量50mg花青素

我自己選葉黃素時,會特別找有加花青素的,尤其劑量要有50mg以上才夠力!花青素功效能抗氧化、促進眼部血液循環,也有助舒緩疲勞、維持正常眼壓。

🟡 3. 原料使用OptiLut®葉黃素

成分來源很重要!我自己會鎖定大品牌、有專利的葉黃素原料,像OptiLut®就是我特別喜歡的選項之一,萃取技術穩定、品質有保證,吃得安心也更有效率。

我的游離型葉黃素補充小故事

說真的,我以前也不太在意這些,直到開始每天寫部落格、用電腦時間暴增,眼睛真的變得又乾又累,看遠還會有點模糊。

後來看了一位營養師分享的經驗,便開始吃他推薦的游離型葉黃素,一開始也沒期待太多,但吃了大概三週後,真的覺得眼睛比較有「撐」的感覺,尤其晚上寫稿時不會那麼快疲勞。

吃過好幾款葉黃素的我,現在這款就是那種「吃過有效就回不去了」。如果你也是每天離不開螢幕的人,真的可以試試看補充游離型葉黃素。不用吃到很高劑量,但每天一點點,才是真正護眼的關鍵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保健男子阿健的沙龍
0會員
34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