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沒感覺、晚上吃反而咕嚕咕嚕叫?」 身為一個長年腸胃雷達不穩的女子,我曾經天真地以為——益生菌什麼時候吃不重要,反正「有吃就好」。結果呢?
吃了一堆益生菌推薦、說明書也乖乖照做,就是腸胃還是在那邊耍廢...
直到我認真查了國際研究,才發現:吃對時間,益生菌才能真的活著幫你打仗!
今天就來分享我的「時間吃菌學」+我實際補充植物乳桿菌 LP28、克菲爾乳桿菌 M1 這類功能菌的經驗,順便破解市面上「益生菌功效」到底有沒有根據。
益生菌推薦怎麼選?先搞懂它們在肚子裡怎麼活
先說重點,益生菌不是魔法糖果,吃進去會不會有效,取決於兩件事:
- 吃進去的菌活不活著?
- 這些活菌有沒有真的在腸道「住下來」?
好菌必須「定殖」在腸道才有作用,不然只是搭飛機路過。這也是為什麼「包埋技術」超重要!
像我最近吃的益生菌標榜單層包埋技術,可以幫菌株撐過胃酸、膽鹼、體溫挑戰,順利抵達腸道,才有機會產生真實的益生菌功效(例如:調整菌叢、幫助排便、舒緩腸胃不適)。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有效?研究說:這時吃最有感!
說到吃菌時機,我以前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空腹吃比較好」,但⋯⋯我也聽過說「飯後吃才不會被胃酸殺光」。
到底哪個才對?
📚 2023 年《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研究指出:
早上空腹吃益生菌,定殖成功率較高;但若益生菌具備耐酸包埋技術,餐前餐後差異不大,重點在於持續性補充與菌株功效選對。
簡單說就是——沒有「唯一」的黃金時段,但「吃得對+持續吃」才是重點。
我的吃菌筆記:LP28+克菲爾乳桿菌 M1=腸道界的雙保險!
以前我腸胃功能超廢,吃個蛋糕都能鼓脹到像懷孕三個月。後來試了幾種腸胃益生菌組合,發現這組最對味:
- 植物乳桿菌 LP28:這支是研究界的常客,有多篇研究證實它能調整體質、幫助排便、穩定腸道菌叢。我個人吃了之後,排便順很多,早上不再卡關卡心情。
- 克菲爾乳桿菌 M1:我以前只知道克菲爾是發酵乳,沒想到它的菌株還有研究證實能幫助調節免疫力、改善腸道防禦功能。M1這支也屬於後生元家族,穩定又溫和,對腸胃不穩的我來說很友善。
搭配包埋技術的設計,我覺得效果比我以前亂吃的那些「草莓口味小糖球」強太多。最有感的是早上吃,下午就有感——腸道真的像醒來了。
我現在固定補充這款益生菌,它讓我放心吃下去
最後偷偷說,我現在每天固定補充的益生菌,不講品牌,但可以說說它的特點:
- 植物乳桿菌 LP28+克菲爾乳桿菌 M1 雙主力菌株
- 加上後生元+益生元,全方位提升菌叢穩定性
- 單層包埋技術耐胃酸,免冷藏、好攜帶
- 無添加香料、糖分,配方乾淨,敏感體質也能安心吃
我吃這款大概兩週左右,腸道狀況就穩定超多(現在幾乎不怕亂吃)。
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常陷入「到底益生菌什麼時候吃?到底哪個才有效?」這種煩惱,那真的可以從選對菌+吃得夠久開始。
畢竟——益生菌不是仙丹,但當它成為你日常的底氣,腸道穩、人才真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