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園】CH2-1 《世界的報告》全球人際互動現況總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聲園內部資料節錄……


【世界報告】

回聲園內部資料節錄。

世界報告|2067年全球人際互動現況總覽

發布單位|總體策略部

報告版本|第 9 版簡要摘要 

發行時間|2068年2月

機密等級|A 3(僅供回聲園高階幹部內部傳閱)

【人際互動結構變遷趨勢說明】

截至2067年第四季,人機互動比例正式突破臨界門檻。目前全球72.4%之社交活動透過AI系統輔助完成;其中51.3%為全模擬式互動,包括虛擬陪伴、語義安撫與情境式對話生成。

與2045年同期相比,全模擬互動比例翻升2.4倍,平均每人每日與人類實體對話時間下降至38分鐘,為百年最低值。

多數模擬者已顯現「情緒場域辨識能力」崩解趨勢,無法準確感知他人真實情緒來源與非語言訊號。

【社會趨勢】

社會以追求效率與自主作為個體核心價值觀,人類對AI系統的倚賴程度逐步攀升,影響層面括個人、家庭、群體。

首先個人從AI功能需求開始轉向AI情感需求,如AI伴侶、AI陪伴型機器人等商業銷售逐年增加,真實人際關係邁向弱化, 真實社交能力被視為非必要技能。

個人情感的AI化更影響家庭結構和個人強調高效率與高自主,傳統家庭概念瓦解,大量父母選擇由AI伴侶與AI育兒系統撫養子女,真實親子關係淡化,孩子自出生起就被AI包圍,缺乏原生情感記憶,另全球超過三成家庭已不再以關係為核心,而是被重組以共享資訊、資源優化為目標的組成。

在教育領域中,透過AI進行學習歷程管理的效率化學習已為現今教育常態,然該種「效率至上」的學習方式,恐有剝奪人類思辨與創造的空間,同時AI生成最優解,人類只需決策,將持續弱化人類判斷。

全球各國政府機構中,AI輔助治理成為新主流,社會運作與維生系統高度仰賴AI高效率的管理,人類僅負責倫理監督與象徵性領導。

其餘各式生活面向,如服務、娛樂、醫療幾近全面自動化,判斷人類其中的角色與空間持續被壓縮。

這是一個看似前進、卻極度缺乏「彼此」的時代。

【人際階層分布模型】

為精準衡量當代人機關係對人際健康與社會穩定性的影響,本報告提出雙指標分析模型。

人機依賴指數:

此指標用來衡量一個人在生活中依賴 AI、模擬系統或輔助技術的程度。

決定因子:日常AI決策占比、語音輔助頻率、神經接入設備程度、情感模擬互動時數...等。

情感回應真實值:

衡量個體在與人或機器互動時,所產生的情感反應真實性與深度。

決定因子:微表情反應與延遲時間、語音語調起伏與共鳴辨識、情緒詞彙使用多樣性...等。

依模型行為資料進行交叉分析,建構人際結構之五階層分類標籤:

1. 連結者

擁有穩定且深度實體人際網絡之個體,具備高度情緒理解力、主動關係維護傾向與良好溝通韌性。

2. 功能者

以任務導向為主之個體,其行為以效率為優先,已將人際互動降為選擇性技能。

3. 模擬者

長期依賴AI介面滿足各項心理與生理需求之個體,真實人際互動經驗極低。

4. 斷線者

屬自我邊緣化、社會隔離或主動排拒AI之個體。

5. 無面者

資訊灰區人群,無社會身分記錄或長期脫離社會機制之個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可的沙龍
1會員
11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