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擁有一切,卻過得不快樂?而有些人生活簡單,卻活得很幸福?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內在富裕》,這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山本清志所著,這本書不是在教你怎麼賺錢理財,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什麼是真正的富足人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幸福其實有三個維度。
山中農夫與都市教授的故事
作者用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故事開始這本書:一個是在日本九州山區務農的阿易,另一個是作者自己的求學經歷。阿易高中輟學後留在家鄉種田,過著簡單規律的生活;而作者則是離鄉求學,最後在美國當上教授。這兩種看似南轅北轍的人生選擇,卻讓作者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成就帶來的幸福有限期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常常高估成就帶來的快樂,也高估失敗帶來的痛苦。就像那些拿到終身教職的教授,他們預期會很開心,但實際上那種喜悅感並沒有想像中持久。這讓我想到很多人在買新房子或換新車後的感受,那種興奮感往往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去。
小而美的幸福更持久
人類最大的偏誤,就是把暫時的快感誤認為是持久的幸福。
研究發現,真正能帶來持久幸福的,不是那些轟轟烈烈的成就,而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定期跟朋友通電話、規律運動、寫感恩日記,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反而能帶來更持久的幸福感。就像我每週寫週記一樣,看起來是件小事,卻能帶來持續的正面影響。
意義感的重要性
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不只是追求個人快樂,更重要的是能夠對他人產生影響。研究發現,那些覺得生命有意義的人,往往都有某種歸屬感,可能是參與社群活動,或是投入公益事業。這提醒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僅在於自己得到什麼,更在於能給予什麼。

心理豐富度:探索的勇氣
這本書提出的第三個維度是心理豐富度,指的是我們願意探索新事物的程度。就像那些成功的運動員和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早期都嘗試過不同領域。這告訴我們,所謂的成功,往往來自於我們願意跨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

平衡的藝術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幸福的人生不是選擇題,而是要在這三個維度中找到平衡。就像煮一道好菜需要調配不同的調味料,經營人生也需要在幸福感、意義感和心理豐富度之間取得平衡。重點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配方。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什麼是真正的富裕。原來,內在的富裕不是靠外在的成就堆砌,而是要從這三個維度去經營。特別推薦給那些正在職場打拼,或是對人生方向感到迷惘的朋友。就像我常說的,「人生不是衝刺,而是馬拉松,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持續前進,又能保持平衡的節奏。」
幸福的人生不是選擇題,而是要在這三個維度中找到平衡。就像煮一道好菜需要調配不同的調味料,經營人生也需要在幸福感、意義感和心理豐富度之間取得平衡。重點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配方。


觀看影片:YouTube連結
聽音頻:Podcast連結
我的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 (在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上都可以找到)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ding
我的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vincent_reading
商業合作可以寫信至: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 @vincent_reading
贊助頻道: / @vincent_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