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氾濫全網的、據說預測精准到分鐘的日本地震,沒有發生①。
就像之前讓全世界恐慌的2012世界末日預言,也沒有發生。
2.
必定載入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新冠疫情,放眼四望,似乎並沒有被哪位高人預測到——除了一位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印度神童阿南德。自是龍吟九野,聲徹八荒。列國爭聘,禮厚情殷。指點昆侖之脈絡,揮斥大塊之文章。
但是,不知他是否預測到最近發生在他身上的角色危機呢?
他一向擅長的年度大事(2025)預測中,不僅許多事件時間節點不符,對於近來諸事不順的印度更是“全盤忽略”(印度航空墜機,及基建事故,如博帕爾直角立交橋爭議)。就連印度網民都綳不住調侃“阿北德比他更准”……
3.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即便是最專業的大師所做的最精緻的預測,也可能被改寫。《安士全書》記載了更多這樣的“奇聞異事”。
楊絳先生的著作《走到人生邊上》多次提到過算命。一位有名的算命先生,說錢鍾書命裡沒有兒子,只能生女兒。而他們夫妻倆確實只有阿圓一個女兒。算命先生更斷言,錢鍾書過不了六十四歲。這話錢鍾書聽了很不舒服。結果呢?他活到八十八歲。所以錢鍾書說:“可見算命靠不住。”
我的一位同行,認識一位具有駭人聽聞的預測神通的朋友。在她做了一項重要人生決定之後,朋友向她清晰列出一系列未來發生的重要事件。這些預言隨後一一應驗——除了一個對她意味深長的感情事件,其走向卻大相徑庭。再次會面時,朋友回應時若有所思:“因為你做的一些決定,改變了當時我看到的命運線。”
我在青年時久病不愈,母親於是帶我到有名的大師處算命。緩緩穿過長龍一般的隊伍之後,未及我端視其尊顏,大師便於幾秒鐘之內,如數家珍般說出了我的過去、現在的諸多細節。我頭頂的天空開始炸裂,松垮的五體幾乎投地,玄學之門就此敞開。至於我最關心的未來——我的病還需七年方愈,這個他說對了。可是未來的未來——幾十年過去了,這位大師讓我感念,但他那些預言,總讓我陷入……茫然……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莊子•齊物論》
4.
假設大師對未來的預測很准,那麼在實現之前的這幾年,我該怎麼過呢?如果預測的是一件好事,難道這幾年就只剩下等待嗎?等待本身就讓人焦慮。如果是一樁壞事,難道我就無法化解了嗎?走向厄運的等待更讓人焦慮。
假設這個不好的預測可以化解,換句話說,有辦法改運的話,那麼可以人為改變的預測,到底算不算可靠的預測呢?
假設大師聲稱其預測準確率高達99%,萬一他對我的預測恰好是那1%呢?在結果應驗前,我該如何判斷自己屬於哪一邊呢?又談何相信或不信呢?信與不信之間沒有灰色地帶。
假設大師對於未來的預測不是很准,或者根本不知道准不准,那麼我為什麼要找他預測呢?
或者說——那麼為什麼要去預測呢?
5.
因為癡迷預測,我開始學習占星。因為被各種運勢預測整得天昏地暗、生不如死,我放棄了占星。數年後,當我決心重拾占星時,把三個字做成手機屏保,同時列印出來放在桌頭。這也成為我至今在占星修習與服務中,依然堅守的第一戒律:
No Astrological Predictions.②

注:
① 這一預測或許更多是集體焦慮與商業炒作的結果,而非作者(龍樹諒)原意。
② 此處“predictions”及原文“預測”一語,都是針對具體事件的斷言。但那些專注于心理動態與能量演化趨勢的推演,我依然視其具備獨特價值;在人本主義占星師的諮詢當中,也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