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利歐《原則》一書內容概述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瑞.達利歐的《原則》一書主要闡述了他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發現並應用的一系列指導原則,這些原則幫助他從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長為全球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全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我的歷程」、「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

第一部分:我的歷程

在這一部分,達利歐分享了他從1949年到2017年的個人經歷,特別是那些塑造了他思維方式和原則的失敗經歷。他提到自己從小就是獨立思考者,不擅長機械記憶,不喜歡按他人指示行事,更喜歡自己把事情弄明白。他在12歲時愛上了市場交易,並認識到在市場上賺錢需要獨立思考,敢於與共識相反下注,並能夠從代價慘痛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他職業生涯的早期充滿了挑戰,例如在多米尼克公司的工作經歷以及1982年對美國經濟的錯誤判斷,導致他幾乎失去了一切。這些痛苦的失敗讓他變得謙遜,並開始思考「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而不是「我知道我是對的」。這促使他尋求與持有不同觀點的獨立思考者進行深思熟慮的辯論,以降低犯錯的可能性。他學會了以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即根據觀點的可信度來評估其價值。

1975年,達利歐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裡創立了橋水基金。他將複雜的市場和經濟系統視為一部「機器」,並將其內部的因果關係寫下來,形成決策規則(即原則),甚至將這些規則轉化為算法輸入電腦,實現系統化的決策。他發現電腦在處理大量信息和不帶感情地決策方面比人更高效。

書中還提到他與中國的深厚淵源,從約30年前作為中信集團的客人訪問中國開始,他與中國建立了密切聯繫,並讓兒子在北京的中文學校學習。他認為這種交流和學習對他個人和家庭都帶來了益處。此外,他兒子與雙相障礙的抗爭經歷,讓他對人與人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以及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在2008年成功預測了金融危機,這使得他和橋水受到了廣泛關注。他意識到成功帶來的公眾關注是把雙刃劍,因此在2010年決定將橋水的原則公開發布到網站上,意外地被下載了300多萬次。他分享原則的目的,是希望幫助他人取得成功,而非為自己增添光環。

在生命的後期,他開始將重心從個人成功轉向**「回報恩惠」**,即把自己的經驗和原則傳承給他人。他認為生活有三個階段:學習、工作和享受生活。他也開始投身慈善事業,並致力於將「創意擇優」的理念和工具系統化,使其在沒有他參與的情況下也能持續運轉。

第二部分:生活原則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核心,闡述了在所有事情上指導達利歐的首要原則。

1.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達利歐認為生活就像一場遊戲,每個問題都是需要破解的謎題。通過解決謎題,他獲得了「原則」這塊寶石,幫助他在未來避免類似問題。他強調要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理解並接受殘酷的現實,因為真相是任何良好結果的根本依據。

2. 用五步流程實現你的人生願望

這是一個持續改進的循環過程:

* 有明確的目標:儘管可以得到幾乎任何想要的東西,但不可能得到所有東西,需要做出選擇和優先級排序。

* 找出問題,並且不容忍問題:把痛苦的問題視為進步的機會,並精準地找到問題所在及其根本原因。

* 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區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人的特性有助於形成合理預期。

* 規劃方案:將方案設想為電影劇本,明確誰在何時做什麼,並將其寫下來。

* 堅定地從頭至尾執行方案:強調自律和良好工作習慣的重要性,並建立清晰的衡量標準。

3.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

這是克服影響合理決策的兩大障礙(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的關鍵。

* 自我意識障礙:潛意識的防衛機制使人難以接受錯誤和弱點。

* 思維盲點障礙:思維方式的固有差異阻礙人準確看待事物。

* 奉行頭腦極度開放:意味著真誠地相信自己可能不知道最好的解決辦法,願意探析不同觀點和可能性,不為形象擔心,且能夠「吸納」而非只「產出」。

* 領會並感激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目標是弄明白誰是對的,而不是讓對方相信自己是對的,這能帶來更好的集體決策和學習機會。

* 與可信的、願意表達分歧的人一起審視觀點:通過與專家和可信的人討論,大幅提升做出正確決策的概率。

4. 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

人們在思維方式上存在生理性差異,就像積木一樣,每個人的特性由不同「積木」組成。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更好地匹配崗位和合作。他提到橋水使用的「棒球卡」等工具來評估員工的價值觀、能力和技能。他還解釋了意識與潛意識的鬥爭、情緒與思考的鬥爭,以及左右腦思維的差異,並強調了通過習慣來訓練「較低層次的自己」以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5. 學習如何有效決策

強調決策應基於邏輯、理性和常識。

* 根據預期價值計算做決策:將每個決策視為一個押注,計算其正向預期價值。

* 以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對觀點的重視程度應根據發言人的可信度來調整,可信的人是那些在相關領域多次成功找到答案並能邏輯解釋因果關係的人。

* 將原則轉換成算法,讓電腦一起決策:通過系統化和電腦化,能夠更快、更少情緒化地處理大量信息,提升決策質量。

第三部分:工作原則

這一部分詳細介紹了橋水獨特的運營方式——創意擇優。

1. 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

這是創意擇優的基礎。極度求真指不篩選問題,開誠布公地討論;極度透明指讓幾乎每個人都能了解幾乎所有事物,減少辦公室政治和不當行為。這需要時間適應,但能帶來更高效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2. 做有意義的工作,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對於營造卓越的文化至關重要,它意味著相互關心和支持。橋水更像一個「家族企業」,家庭成員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出局,這是一種嚴厲的愛。

3. 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錯誤是學習過程的自然部分,成功人士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強調**「痛苦 + 反思 = 進步」**,並鼓勵員工公開承認錯誤並從中學習。

4. 求取共識並堅持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因此需要持續努力探究事實和達成一致(即「求取同步」)。他強調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是必要的,而不是逃避衝突。討論應保持開放心態和堅定果斷,並根據可信度決定角色(老師、學生或同事)。

5. 做決策時要從觀點的可信度出發

這是創意擇優的核心。對觀點的權重取決於發言人的可信度,而不是職位高低或民主投票。橋水使用「集點器」等工具來量化評估可信度。

6. 知道如何超越分歧

一旦做出決定,即使有個人不同意見,也必須服從,團隊的整體一致性優先於個人喜好。他強調了在極端情況下,可以暫時中止完全的透明度,但這應是罕見的「宵禁」。

用對人

達利歐強調**「比做什麼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他認為最重要的決策是選擇價值觀、能力和技藝都適合的人。招募員工應採用更科學的方法,通過個性評估、考察過往經歷等方式來匹配人與職責。他強調要珍視誠實、能力強、表裡如一的員工**,並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

建造並進化你的機器

達利歐將機構比作一部「機器」,需要不斷地管理和改進。

* 像操作一部機器那樣進行管理以實現目標: 優秀的管理者是「工程師」,他們設計流程、制定量化工具來評估機器運轉,並持續完善設計和人員。

* 發現問題,不容忍問題: 問題是改進機器G的機會,需要及時發現並解決,而不是掩蓋。

* 診斷問題,探究根源: 區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並不斷追問「為什麼」以深入了解問題本質。

* 改進機器,解決問題: 設計解決方案應基於對問題的深入理解,並通過系統化的原則和計劃來實施。

* 按既定計劃行事: 強調遵循計劃並定期回顧,確保任務與目標掛鉤。

* 運用工具和行為準則指導工作: 橋水開發了一系列工具來支持創意擇優和原則的實踐,包括棒球卡、問題日誌、痛苦按鈕、分歧解決器、每日更新、契約工具、流程圖等。

* 千萬別忽視了公司治理: 治理結構和權力分配對於確保創意擇優的持續有效性至關重要,確保沒有任何個人比體系更強大。

總結

達利歐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擁抱現實、利用五步流程、保持頭腦極度開放,並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個人可以實現願望,並不斷進化。在組織層面,他主張建立創意擇優的文化,這是一種結合了極度求真、極度透明和可信度加權決策的機制。他希望讀者能夠獨立思考,從他的經驗中汲取精華,並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可不斷改進的原則體系,以實現有意義的工作和人際關係,並在人生中取得卓越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passby的沙龍
2會員
59內容數
justpassb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本集「M觀點」節目深入探討科技巨頭的動態、政治與商業的交織、新興產業的挑戰以及企業估值的方法,並以川普與馬斯克的爭吵、Meta AI 挖角、小米電動車爭議以及 SEA 集團估值分析等議題,提供投資與商業思考。
2025/07/04
本集「M觀點」節目深入探討科技巨頭的動態、政治與商業的交織、新興產業的挑戰以及企業估值的方法,並以川普與馬斯克的爭吵、Meta AI 挖角、小米電動車爭議以及 SEA 集團估值分析等議題,提供投資與商業思考。
2025/07/04
這份報告摘要Jeffrey Ding的《科技與大國崛起:通用技術如何改變權力佈局》一書,闡述其提出的「通用技術擴散理論」,該理論強調通用技術的擴散和相關技能基礎建設在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並以歷史案例和量化分析驗證此理論。報告並探討美中AI競爭及臺灣的因應策略。
2025/07/04
這份報告摘要Jeffrey Ding的《科技與大國崛起:通用技術如何改變權力佈局》一書,闡述其提出的「通用技術擴散理論」,該理論強調通用技術的擴散和相關技能基礎建設在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並以歷史案例和量化分析驗證此理論。報告並探討美中AI競爭及臺灣的因應策略。
2025/07/04
本篇文章摘要涵蓋五個主題:AWS在臺灣的投資與技術應用、當前股市展望與投資策略、Tesla Robotaxi與自動駕駛的未來、遊戲產業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講者個人生活感悟與經驗分享。文章內容豐富,包含了科技產業趨勢、股市分析、投資策略、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遊戲產業未來展望以及個人生活感悟等面向。
2025/07/04
本篇文章摘要涵蓋五個主題:AWS在臺灣的投資與技術應用、當前股市展望與投資策略、Tesla Robotaxi與自動駕駛的未來、遊戲產業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講者個人生活感悟與經驗分享。文章內容豐富,包含了科技產業趨勢、股市分析、投資策略、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遊戲產業未來展望以及個人生活感悟等面向。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