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觀點 EP213 川普馬斯克又開戰、Meta 挖角大成功、小米不用車規晶片、SEA 估值計算 (重點摘要)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節目宗旨與特色

主持人 MA:「M觀點」是一個緊跟科技趨勢、討論熱門時事,並分享投資與商業思考的頻道。

直播時間:每週一中午與週四晚上在 YouTube 直播,直播結束後同步到各大 podcast 平台。

核心理念:「掌握世界進步的主要動力:科技創新、商業思維以及自由市場的力量。」

互動方式:鼓勵觀眾按讚、訂閱、分享及五星留言評價,並訂閱免費電子報

本集內容:EP213 為七月份第一集,將討論四個主要議題,並在節目後段進入會員專屬的「MA真心話」時間。


業配環節:火星生技五倍魚油

產品訴求:針對投資人或高腦力工作者,強調補充營養、提升體力與思緒清晰。

產品特色

  • 高濃度:EPA+DHA+ESF 三種成分高達 1800mg,遠超一般魚油數倍。
  • 獨家配方:含世界首發 ESF 性循環複方,並添加日本專利 BBN 交傲性 95% 黑紅瑪卡、99% 金安酸、140 種活性因子的南非醉茄。
  • 效果:主持人親身體驗「腦袋更清楚,體力更好」。

優惠活動

  • 極上感謝祭活動:全年最優惠價格,五倍魚油買五送一。
  • 會員專屬優惠:購買單入送磁心名片,購買三入送飛利浦行動電源。
  • 抽獎活動:官網下單可抽東京雙人機票,並有知名女優周邊。
  • 無條件退費:火星生技提供 30 天不滿意無條件退費,展現對產品品質的信心。

建議:適合需要長時間思考、高強度工作的人士。


議題一:川普與馬斯克再次「幼稚鬼吵架 2.0」

背景

  • 上次兩人因「One Big Beautiful Bill (OBB) 大而美法案」爭吵,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後和解。
  • 本次爭吵再次圍繞 OBB 法案,馬斯克在參議院版本投票前再度開砲。

馬斯克的立場

  • 揚言將讓支持 OBB 法案(尤其是主張節省政府開支者)的參議員在黨內初選落選。
  • 威脅若法案通過,將成立「美國黨」第三黨。
  • 馬斯克:「我有一個誘惑,想要把事情鬧得更大,我想要把火燒得更旺,我來翻桌,但是我忍住了。」

川普的回應

  • 批評馬斯克公司(電動車、火箭等)從政府補貼和標案中獲益,若無政府幫助,馬斯克公司恐難存活,甚至會「滾回南非」。
  • 暗示若要節省開支,應當砍掉對馬斯克公司的補貼。

現況:兩方在短暫交火後,目前暫時停火,馬斯克甚至稱讚川普促成以色列停火。

主持人評論

  • 對馬斯克:認為馬斯克再次挑起戰火意義不大,上次和解後又重啟爭吵,且法案內容並無太大變化。馬斯克對法案的反對,約 95% 是基於對赤字的擔憂,僅約 5% 與其電動車補貼有關。
  • 對川普:批評川普每次反擊都喜歡將對方動機引導至「為了自身利益」。

未來預測:兩人皆難以受控,隨時可能再次爆發衝突,特別是當眾議院針對參議院版本投票後。


OBB 法案分析

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預估:參議院版本 OBB 法案未來 10 年將額外增加 3.3 兆美元赤字(眾議院版本為 2.8 兆美元)。

潛在誤解:CBO 的計算方式未將 2017 年 TCJA 減稅案的延長視為永久性。若將 TCJA 延長視為永久,OBB 實際影響的額外減稅僅 0.5 兆美元。

實際影響(根據主持人觀點)

  • 若 TCJA 減稅案永久化,OBB 法案在未來 10 年實則將減少 0.7 兆美元的赤字。
  • 若計入川普新增的對等關稅收入(預估每年 2000-3000 億美元,10 年約 2-3 兆美元),則 OBB 法案在未來 10 年總計將減少 3.2 兆美元赤字
  • 若將 TCJA 永久化帶來的 4 兆美元收入減少也計入,則 OBB 法案將增加約 0.8 兆美元赤字,但仍遠低於媒體報導的 3.3 兆。

市場反應: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不升反降(從 6 月初的 4.5% 降至 7 月初的 4.3%),顯示市場投資人並未對美國財政狀況感到嚴重擔憂。

共和黨支持:絕大多數共和黨議員支持此法案,因為他們認為該法案實際上對減少赤字有益。馬斯克所主張的極端版本在政治上不可行。

對特斯拉投資人的建議

  • 投資特斯拉,就必須接受馬斯克的個性,不能只接受其優點而排斥其缺點。
  • 關鍵在於特斯拉的未來潛力(如 Optimus 機器人、FSD 進度等)是否改變,若無改變,主持人仍會持續持有。


川普近期新聞

  • 越南貿易協議: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越南商品關稅維持 20%(原川普喊 46%),越南對美國商品關稅降至 0%,並大量開放市場。主持人認為是雙贏局面。
  • 其他國家:台灣與印度預計也將達成類似協議,日本則處於卡關狀態。


馬斯克近期新聞

  • 特斯拉第二季交車數:384,122 台,年增 13.5%,季增 14%。高於市場預期(36 萬台),股價因此上漲。
  • Model Y 銷量:新版 Model Y 在各市場銷售表現不錯,尤其 5 月份在歐洲成為電動車銷量冠軍。
  • 平價車款:原預計上半年推出,後改為上半年開始生產。主持人預計可能要到 8 月才能正式對外公佈。

議題二:Meta AI 挖角大成功:MSL 超級明星隊成軍

新單位成立

**BZB(祖克柏)**正式宣布成立公司內部「超級 AI 單位」:MSL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領導層:由前 Scale AI CEO **Alexei Kxono(Kxono)**及前 GitHub CEO Netfreeman 共同領導。

組織架構調整

  • MSL 將管理所有 Meta AI 相關業務,包含 Meta AI 產品、Meta AI 基礎模型開發單位、以及 Yann LeCun 的 FAIR 研究單位
  • 原先預期是四個獨立單位,現改為 MSL 作為大腦統籌所有 AI 部門。

Yann LeCun 的未來去向

  • Yann LeCun 原為 Meta 首席 AI 科學家,負責 FAIR 單位。
  • 現將向 Kxono 和 Netfreeman 匯報,職位上多出多個老闆。
  • 主持人認為 Yann LeCun 可能因此離職,因其一直不支持大型模型路線,而 Kxono 和 Netfreeman 的加入正是為推動大型模型發展,存在路線衝突。然而,LeCun 離開 Meta 可能也難以獲得相同資源。

兩位新領導的分工

  • Kxono:擔任 AI Officer(總 AI 長),負責 Meta 最新大型模型的研發方向與代理。
  • Netfreeman:負責產品與應用,將模型應用到產品中。


重量級研究員挖角

除了 Kxono 和 Netfreeman,Meta 還挖角多位重量級 AI 研究員:

  • T BL:OpenAI「O 系列模型」主要創作者之一,專長為「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s),是推理模型的核心技術。
  • 敲哦(Shubi):OpenAI GPT-4 和 4 mini 的共同創作者,專長是多模態的「後訓練」(post-training),有助於模型理解文字、圖像、影片,呼應 Meta 智慧眼鏡的發展。
  • J Ray(Jack Ray):Google Gemini 2.5 系列推理部分的負責人。

Meta 等同於挖走了 OpenAI 和 Google 兩大領先 AI 公司的推理能力核心創造者

Meta 內部備忘錄列出超過 10 位頂尖專家。

Meta 的 AI 明星隊

主持人將此比喻為 NBA 球隊,Meta 原本是中等強隊,此次挖角多位全明星和優質先發球員,人才密度極高

Meta 的目標

Mark Zuckerberg 在公司內部備忘錄中表示,對 Llama 4.1 和 Llama 4.2 模型開發感到興奮。

Meta 希望在一年內將其模型變成「業界最前沿」,目標是擊敗 Google 和 OpenAI

砸錢策略

傳聞頂尖人才簽約金可達 1 億美元(雖可能誇大,但三五千萬美元或有可能),平均年薪可能達 1000 萬美元(OpenAI 工程師中位數年薪為 100 萬美元)。

若 Meta 挖角 30 位頂尖人才,一年燒錢 3 億美元,僅佔 Meta 2025 年預估營業利潤(800-900 億美元)的 0.4%。

主持人認為 Meta 甚至可以加大投入,花費 2% 的年獲利(16 億美元)來挖角 160 位頂尖人才,將使 OpenAI 等公司難以競爭。

模型發展預期

  • Llama 4.1:預計不具顛覆性,可能在 8 月底前發布,目標達到 DeepMind 或 OpenAI 3 的等級。
  • Llama 4.2:預計將融入 Kxono、Netfreeman 及新挖角人才的功力,目標追上當前頂尖模型(Gemini 2.5 或 OpenAI 3),預計明年前底前推出。
  • Llama 5:預計明年 7 月(一年內)推出,目標是擊敗屆時的 Gemini 3.0/3.5、GPT-5 及 xAI 的 Grok 4。

競爭現況:Meta 在頂尖人才密度上,已超越馬斯克的 xAI 和 Anthropic,目前可能僅次於 OpenAI 和 Google。主持人對 Meta 接下來的 AI 發展充滿期待。


議題三:小米電動車 SU7 爭議:消費級晶片用於智能座艙

新品發布:小米休旅電動車「YU7」正式發表,因價格與規格具競爭力,在中國預售成績亮眼。

問題與爭議

  • 輪胎起火:YU7 在跑車賽道測試時出現輪胎起火事件(單一事件)。
  • 晶片爭議:小米官方宣稱使用手機版本的「Snapdragon 8 Gen 3」取代車規級的「SA8295」晶片,聲稱可節省數百美元成本。

風險分析(車規與消費級晶片差異)

溫度運作範圍

  • 車規晶片 (SA8295):工作溫度範圍約攝氏零下 40 度至 100 度以上。
  • 消費級晶片 (S8 Gen 3):一般安規要求為攝氏 0 度至 70 度。車內在陽光曝曬下可能超過 70 度,導致晶片當機或損壞。

耐震性

  • 車規晶片:具備強大耐震性,能承受行車中的震動衝擊。
  • 消費級晶片:無需具備高耐震性,在車輛震動環境下可能加速損壞。

小米說法與主持人反駁

小米說法:該消費級晶片僅用於「智慧座艙」(如儀表板功能),不涉及車輛核心安全功能(核心操控使用 NVIDIA 系統)。

主持人反駁:即使僅用於智慧座艙,問題仍很大。

  • 安全問題:若儀表板無法顯示時速、導航、胎壓、油量等資訊,駕駛安全將受嚴重影響。
  • 使用體驗:車內娛樂系統、冷氣空調等功能若因晶片故障無法操作,將極大影響駕駛體驗,甚至導致車輛「無法使用」。

結論:主持人認為小米此次省料方式是錯誤的,YU7 未來實際上市後,出問題的機率相當大,購買者需要承擔高風險。雖佩服雷軍和小米公司,但此舉並不妥當。


議題四:SEA (東海集團) 估值分析

公司簡介

  • 美股代碼:SE。
  • 主要業務蝦皮拍賣 (電商)、Garena (遊戲)、SeaMoney (數位金融服務,原為 Kony)
  • 市場地位:東南亞與巴西區域型科技巨頭,市值雖遠不及全球巨頭,但在地區擁有強大市場影響力 (如蝦皮在台灣、印尼、巴西電商領域領先)。

三大業務現況

遊戲 (Garena)

  • 曾是主要盈利來源,但在 2021 年高峰後衰退,2024 年預計觸底,2025 年預計成長 5-10%。
  • 估值假設:未來 10 年年化複合成長率 5%,營業利益率 50%(保守估計)。

電商 (蝦皮)

  • 2024 年營收成長 37%,最新一季成長 28%。
  • 印尼與巴西市場潛力巨大,如同 15 年前的中國淘寶。
  • 估值假設:未來 10 年年化複合成長率 15%(前五年 20%,後五年 10%)。營業利益率前五年 6%,後五年 8%(參考亞馬遜北美業務)。

數位金融服務 (SeaMoney)

  • 成長性與獲利能力最佳,2023 年營收成長 44%,2024 年成長 36%,最新一季增速達 57.6%。兩年前虧損,現已成金雞母。
  • 估值假設:未來 10 年年化複合成長率 22.5%(前五年 25%,後五年 20%)。營業利益率已達 28%,預計兩年內可達 30%,未來將加入投資型商品銷售,利潤更高。

估值延遲原因

過去兩年業務變動大,不確定性高,導致財務分析模型預測區間過大(如同考試預測 80 分,但正負 20 分)。

現三大業務均趨於穩定,電商重回獲利,數位金融獲利穩定且可預期,遊戲業務觸底反彈,使得預測模型更加可靠。

估值模型參數

  • 總部費用 (Unallocated cost):按現有水準抓 10% 年增率。
  • 終止本益比 (Terminal P/E):28 倍(合理)。
  • 折現率 (Discount Rate):11%(考慮公司高成長與風險,合理區間)。

估值結果

根據上述參數計算,SEA 的每股合理價值約為 178 美元

目前股價約 150 美元,合理估值略高於現行股價。

主持人對 SEA 的展望

持續看好公司,但認為其 AI 成分不足

雖然電商和數位金融業務可透過 AI 優化廣告投放、信用評估等,但若能更直接從 AI 賺錢,而非僅透過 AI 改善現有業務,其潛力將更高。

主持人認為這是 SEA 目前稍顯可惜之處。


結語

本集節目深入探討了科技巨頭的動態、政治與商業的交織、新興產業的挑戰以及企業估值的方法。

主持人強調,身為投資人,需全面理解公司與市場的複雜性,並將個人情感與投資決策分離。

預告下週將進行第二季的抽獎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passby的沙龍
2會員
59內容數
justpassb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這份報告摘要Jeffrey Ding的《科技與大國崛起:通用技術如何改變權力佈局》一書,闡述其提出的「通用技術擴散理論」,該理論強調通用技術的擴散和相關技能基礎建設在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並以歷史案例和量化分析驗證此理論。報告並探討美中AI競爭及臺灣的因應策略。
2025/07/04
這份報告摘要Jeffrey Ding的《科技與大國崛起:通用技術如何改變權力佈局》一書,闡述其提出的「通用技術擴散理論」,該理論強調通用技術的擴散和相關技能基礎建設在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並以歷史案例和量化分析驗證此理論。報告並探討美中AI競爭及臺灣的因應策略。
2025/07/04
本篇文章摘要涵蓋五個主題:AWS在臺灣的投資與技術應用、當前股市展望與投資策略、Tesla Robotaxi與自動駕駛的未來、遊戲產業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講者個人生活感悟與經驗分享。文章內容豐富,包含了科技產業趨勢、股市分析、投資策略、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遊戲產業未來展望以及個人生活感悟等面向。
2025/07/04
本篇文章摘要涵蓋五個主題:AWS在臺灣的投資與技術應用、當前股市展望與投資策略、Tesla Robotaxi與自動駕駛的未來、遊戲產業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講者個人生活感悟與經驗分享。文章內容豐富,包含了科技產業趨勢、股市分析、投資策略、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遊戲產業未來展望以及個人生活感悟等面向。
2025/07/04
當前市場的樂觀氛圍、川普政府的政策影響、半導體產業格局、科技發展趨勢以及投資哲學。市場呈現全面樂觀,但漲勢集中在少數大型股。川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大美法案》和貿易談判,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半導體產業方面,臺積電在高階製程方面領先,臺灣半導體產業對臺灣經濟至關重要。
2025/07/04
當前市場的樂觀氛圍、川普政府的政策影響、半導體產業格局、科技發展趨勢以及投資哲學。市場呈現全面樂觀,但漲勢集中在少數大型股。川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大美法案》和貿易談判,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半導體產業方面,臺積電在高階製程方面領先,臺灣半導體產業對臺灣經濟至關重要。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