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變有錢,但對我來說,大部分的人可以,他們只是不知道方法”
“現在比過去更需要變有錢” (否則你的購買力會被通膨侵蝕,越活越窮,越老越苦)
作者給了10張致富路徑圖
找到那條對你有意義、適合的路
1. 創一門成功的事業
2. 成為企業執行長,並經營的有聲有色
3. 當成功者的副手,搭上他們的便車
4. 把名氣變成財富
5. 跟好對象結婚 *注意本章章名並不是”跟有錢人結婚”
6. 透過興訟合法劫掠
7. 打理別人的錢來賺錢
8. 透過”創造” 製造源源不絕的未來收入
9. 把不受矚目的房地產變成錢
10. 用力存錢,做好投資 *最多人走的路
1. 創一門成功的事業 (賺最多的一條路徑)
- 需有敏銳的洞察力、具個人魅力、領導才能、有遠見、策略思維
- 不適合膽小的人走
- 這條路不受產業、教育程度、家世的限制
- 成功的關鍵是有效的差異化
- 了解產品、並精通銷售與行銷
- 能建立共同的企業文化,有企業文化公司才能自行蓬勃發展
- 從小規模做起,盈餘拿來再投資,把可擴展性放心上
- 關鍵五個問題:
1. 你能改變世界哪個部分? 改變能創造價值
2. 創造新產品或是改革既有產品?
3. 會持續經營所創辦的公司,還是伺機售出? 這兩種不同心態會產生兩種做法,因此 越早決定越好
4. 需要外部資金,還是能獨資創業? 不是資本密集型的就有得選,想永續經營並有更多決策權最好自食其力
5. 企業未來是否會公開發行股票上市? 維持私人可以有更多自由、掌控
推薦的創業相關書籍: 創新與創業精神、寫給傻瓜的創業書、恆久卓越的修煉,還有陶氏化學公司的經營哲學
2. 成為優秀的企業執行長
- 需要領導力和執行力
- 該如何領導? 關鍵是現身與帶人,現身、關懷、注視著大家、隨時願意提供幫助,重點是讓員工打從骨子相信你在乎,在乎公司、在乎他們、在乎一切
3. 跟對老闆成為他的副手
- 比挑對公司、領域更重要的是挑對人,確定你的老闆是個有遠見、有才能、你能信任的
- 挑對公司、對的產業
4. 把名氣變成財富
- 短暫、不穩定、沒隱私
- 非常辛苦,勝算較低
5. 和好對象結婚
- 擄獲有錢的伴侶,戰略就跟房地產一樣,都是地點、地點、地點
6. (略)
7. (略)
8. 透過”創造”製造源源不絕的未來收入
- 創造、擁有或取得專利,從中不斷獲取收益
- 想方法保護好自己的專利權
9. 把不受矚目的房地產變成錢
- 本質上是創業者,要能建立務實可行的商業計畫
- 房地產要賺大錢是靠財務槓桿放大獲利,厭惡負債的人最好避開這條路徑
- 炒房的交易成本太高,融資、成交費用、短期資本利得稅會吃掉很大一塊獲利,真正的地產大亨專注於內部報酬率-土地增值的同時,還能提供印鈔機般的獲利
- 找個景氣蓬勃的市場(不代表是高價、富人的市場,這對新手來說太貴,最佳地點是對商業、就業友善,未來有成長性的地方。有就業的地方就有繁榮所在。
- 如何找到這些地方? 研究各地區收入、參考一些”最佳居住地”、”百大最佳居住地” 這一類的報導
- 從小規模做起,例如: 買一間破舊的公寓整修,出租。也就是你能把價值不高的閒置空間變換成現金流,再拿這些現金流繼續賺錢。
- 搞懂法規
10. 努力存錢然後做好投資 (最多人走的路!)
- 最可靠的方式
- 這條路不需要文憑,連高中文憑都不需要!
- 如果處在夕陽產業、低薪地區,離開、搬走,找份待遇好的工作
- 要懂得推銷自己,來替自己爭取加薪或拿到高薪的職位
- 去了解計算出自己到某個日期時想存有多少錢,建立一個目標,算出每年需要存下多少錢
- 4%法則是讓你終身財產夠用機率最高的比率
- 需要把通膨計算進去(通膨會讓購買力下降。比如:當今的10萬美元,在每年通膨3%的情況下,三十年後要有24.3萬美元才能跟三十年前的10萬美元有同樣的購買力)
- 把你的儲蓄跟好的投資報酬率商品掛勾(作者建議之一: 投資分散全球市場的指數型ETF、基金,另外,保本又能增值的東西是作夢! )
- 資金少於20萬美元,被動投資就好
- 留在市場裡,即便是熊市也不要被嚇跑了!
(文章是記錄我閱讀書籍後產生的反思、覺得新鮮有趣或值得記錄下來的觀點的筆記,若有不一樣的觀點也歡迎分享交流,希望這些筆記也有機會帶給您一些啟發,或引領您找到更正確、對您更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