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sila Ye Chaahat Ka-愛的牽絆》文化與情感背景介紹
——來自電影《Devdas寶萊塢生死戀》的愛與等待
這首〈Silsila Ye Chaahat Ka-愛的牽絆〉出自經典印度電影《Devdas 寶萊塢歌曲生死戀》。由 Aishwarya Rai 主演的女主角 Paro 獨舞演出,場景設定在電影的前段,也是在印度宗教節日"女神節"的“杜爾迦法會”(Durga Puja,)期間。
在這場神聖的儀式中,人們點燈、跳舞,向女神杜爾迦祈求護佑家人與摯愛。而帕羅也在這樣的時刻,舉起燈火,默默為心愛的德夫達斯祈願——在他剛前往加爾各答求學時。帕羅一邊參與儀式,一邊以燈火象徵她對愛人的思念與守護,懷抱希望等待他的歸來。
這時的帕羅,並不悲傷,而是在愛與信念中靜靜守候。
🪔這是一首關於等待、守護,與不熄之愛的歌。
她將愛的牽絆化成一盞燈,一面參與神聖的祭典,一面以舞姿祈願所愛之人平安安好。
如歌詞所唱:
「Silsila ye chahat ka, na maine bujhne diya」
我一直守著這份愛,不讓它熄滅。
她高舉燈盞,既是向神虔誠致意,也是對愛人深情告白。
這就是印度文化中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不張揚,卻堅定;不言語,卻深刻感動人。
那盞燈(diya),象徵祈福、庇護與愛火不滅;
而捧燈的女子,則代表等待與守護的力量。
🌹寶萊塢生死戀,是許多人認識印度的起點
這部電影《Devdas 寶萊塢生死戀》本身就是印度文學與電影史上的經典。原著小說出版於1917年,至今被多次改編。 2002年已由導演 Sanjay Leela Bhansali 執導,Aishwarya Rai、Shah Rukh Khan 與 Madhuri Dixit 三位巨星共演,堪稱黃金組合。
對許多影迷來說,《Davdas》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認識印度文化、進入寶萊塢藝術世界的起點。
這是一場關於愛與失落的故事,也是一場與情感的盛宴。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印度電影的魅力:色彩濃烈、音樂動人,情緒總是直接又不矯情。
那種即使誇張、卻又非常真實的方式去講故事。 有時它很華麗,有時它很戲劇性,但能讓人不知不覺地被帶進角色的心裡。
而這些歌舞片段,不只是劇情的一部分,更進入我們的身體記憶。
我們用舞蹈說故事,用每個身體的動作,傳遞內心的情緒。
而那盞燈,則訴說著一個永恆的願景。
點我看正式歌舞片段,仔細感受帕羅與燈光的對話
https://youtu.be/lpSgSaO5cNU?si=Ny5RA9huGGQYbBWV
🪔燈還亮著:多年後,我再次跳起這首歌
這不是我第一次跳<Silsila Ye Chaahat Ka>。
這首來自經典電影的舞蹈,多年前就跳過了。也曾為不同的教學演出改編過兩、三個版本──舞步不同、節奏處理不同,情緒的表達也因舞台而異。
但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有點對這首歌感到疲倦。
可能是太熟悉了,或是當時的情緒被淹沒了。
直到最近,為了規劃社大的課程,我重新打開這首歌。
也許是心境不同,也許是看著學生們的樣子,
我突然覺得:這首歌,值得重新跳起來。
💬關於那段「愛的守候」
這支舞的場景,是帕羅在女神節中高舉燈火,為遠行的愛人祈禱。
她不是悲傷的,而是靜靜地等待,將愛交託給神明,也深藏在自己的心裡。
我重新看那段舞時,被她臉上的光與眼神打動。
她站在人群中,卻彷彿在跟神說話,也與自己對話。
這次我決定,讓學生穿著紗麗來跳這支舞,並已安排紗麗教學的課程(未來有機會再詳細分享)。
🌀身體的新認識
當我開始思考要重新編排這支舞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過去的想法和現在的感受不一樣了。
雖然還沒有開始改編,但在想像中,我已經開始以不同的視角和去感受去感受這首歌與舞蹈。
年輕的我,也許追求的是情緒的強烈與戲劇張力;
現在的我,反而想留下更多空白與呼吸的空間。
我更在意的是,那份「祈願的心情」,能夠自然地從身體流動出來,
不只是為了演出,而是一種純粹至誠的內心祈禱。
舞步緩慢、節奏更鬆,情緒更有層次。
跳這首歌並不難,難的是讓情感慢慢發亮── 不是絢爛奪目的,
而是讓人感覺:她心裡有一盞燈,而且從來沒有消失過,那是對愛的守護與期盼。
在這首舞中,我們將練習:
- 如何在優雅的手勢(mudras)與專注的眼神(drishti)中,呈現那句無聲的情話:「我在這裡等你。」
- 在緩慢的舞步中,練習情緒的醞釀與延續,讓每一個動作都帶著情感流動;
- 怎麼在細微的律動裡,透過肢體的張力,讓愛的重量一點一滴流露;
- 怎麼讓每一個轉身、每一盞燈的呈現,都能誠實說出我們心中那份不熄的牽掛與祈願。
這不是一支炫技的舞,而是一場細膩的內心戲。適合慢慢感受、細細品味——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歌的世界,在舞蹈中練習柔軟,也練習堅定。
🩰練習「守候」與「祈願」的體悟
這支舞,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一場靜靜燃燒心靈的表演。
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停頓、每一個細節的節奏變化,都在說著同一件事:
「我心裡有一份愛,我願意守護它。」
在課堂上,我會引導學生從呼吸與感受出發,進入這樣的能量狀態:
不是激情洋溢,而是柔軟中帶著力量;
不是急著抓住,而是靜靜等待。
也許會有人想問:“這是一首悲傷的舞嗎?”
我說:“不是。這是一種祝福——當你深愛一個人,願意為他點燈祈禱的那束光。”
那些舊影片找不回了,但身體還記得
我試著找以前跳這支舞的影片,回顧一下自己當時是怎麼跳、怎麼編的。
但那些檔案好像打不開了。
後來我想,影片是找不得到並不重要。重要——我們的身體還記得。
那盞燈還亮著,不是因為從來沒亮,而是因為我們又點燃了。
這次,我想用這首歌,和學生,也和過去的自己,好好地說:
我們又在這裡,跳舞了。
有時候,舞蹈不只是停留在影片裡的動作,而是活在我們的身體記憶和當下感受裡。
等你再跳一次,它就會重新浮現。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舞蹈與文化故事,歡迎追蹤我的《百變印度舞》系列。
每一次舞動,都是一場與內心的對話;
每一首歌舞背後,都藏著一個值得理解的人生場景。
🪔願我們成為那個為愛守燈的人,等待與祈願,是溫柔卻堅定的內心力量,
讓我們在不確定中持續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課資訊|一起來跳這支舞吧!
如果你也想透過身體,感受來自印度電影的情感與文化──
🪔【課程資訊】九月開課
《Silsila Ye Chaahat Ka》的舞蹈教學,即將在社區大學展開:
🕯️週一晚上|新中和社區大學
🕯️週二晚上|羅東社區大學(已額滿)
其中新中和社大將安排紗麗穿搭教學,讓學員透過穿著紗麗,親身體驗印度文化之美,並於學期末登台演出。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關注後續報名公告。
👉報名請洽各社大辦公室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氛圍與故事,歡迎到我的粉絲頁【印夏異國舞團】看看,
有更多舞蹈日常與文化分享,一起慢慢發現《百變印度舞》的美好世界。
👉 facebook.com/16IN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