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別經驗是因為遇到一個太過誠實的董事長,會掏心掏肺的對待股東,
當該公司在某個領域是一個績優生 (高毛利 + 寡占/獨佔領先地位) ,
但開了法說會後,公布了財報跟未來季度展望的展望低於市場預期,市場便直接給予股價連續跌停,讓你畢身難忘。(台股當時還是只有7%的漲跌幅)
我個人體會過大立光電在2005年八月的三根跌停,
好險買進成本相當低,因此頂多承受了沒有獲利的壓力,
在沒有殺到成本價的前提下繼續抱住部位,反彈到前波高點後趕快賣出,
但誰會知道那是最後甩轎.....
有特別經驗是因為遇到一個太過誠實的董事長,會掏心掏肺的對待股東,
當該公司在某個領域是一個績優生 (高毛利 + 寡占/獨佔領先地位) ,
但開了法說會後,公布了財報跟未來季度展望的展望低於市場預期,市場便直接給予股價連續跌停,讓你畢身難忘。(台股當時還是只有7%的漲跌幅)
我個人體會過大立光電在2005年八月的三根跌停,
好險買進成本相當低,因此頂多承受了沒有獲利的壓力,
在沒有殺到成本價的前提下繼續抱住部位,反彈到前波高點後趕快賣出,
但誰會知道那是最後甩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