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虧損的投資 Part2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言

當初未經過深思熟慮,一時衝動買入的股票,近三年的高點是17元,2022年2月以16元買入,之後股價就一路下跌,大多在12~14元間波動。


買股票的費用:手續費

  • 證券手續費 = 股價 × 股數 × 0.1425%,單筆最低20元。


賣股票的費用:手續費 + 交易稅

  • 證券手續費 = 股價 × 股數 × 0.1425%,單筆最低20元。
  • 證券交易稅 = 股價 × 股數 × 0.3%。


交易明細

交易明細

交易明細

5/17交易費用

  • 手續費 = 14.5 × 1,000 × 0.1425% = 20.6625 * 0.35 = 7.2318,單筆最低20元。
  • 交易稅 = 14.5 × 1,000 × 0.3% = 43.5。

5/20交易費用

  • 手續費 = 14.5 × 60 × 0.1425% = 1.23975。
  • 交易稅 = 14.5 × 60 × 0.3% = 2.61。


已實現損益

已實現損益

已實現損益

5月20日賣出的零股,來源是去年配股,所以被視為零成本。


年化報酬率

年化報酬率

年化報酬率


小結

這筆錢在股市放兩年,不但沒吃到這兩年股市大漲的紅利,帳面上還虧損$716元;假設放在年利率2%的高利活存,一個月利息約有$27元,24個月下來至少可以拿到$648元的利息,一來一往算起來等於虧了$1,364元。

$15,304元 vs $16,648元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財 - 靠高股息加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 - 折讓入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 - IPO小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 - 借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 - 翻正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 - 調漲後的電費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理財|懂得花錢,也是一種理財能力理性購物,讓錢發揮最大效用 開始有秋季的感覺,天氣微涼,很多衣服、鞋子、彩妝等等又開始要「換季」了,逛街的時候總會有想購物的念頭,而自己比起以前更能控制消費欲望,購物前也更理性思考。 以下是自己的情況,知道有些人的工作,需要有很多的流行時尚元素,例如一些在時尚圈的人,消費方式依照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Thumbnail
avatar
喜歡花藝的女子 | JoJo
2023-10-14
理財│讓領的息可以支付開銷資金有限,更要仔細 今年上半年以前,整體投資的比例中,大概六成都是以「存股」為主,像是金融股、ETF,以及一些配息較高且以往九年中都穩定配息,體質也相對穩定的公司,這些公司是用【撿股讚】這個網站自行做挑選的,可以依照自己投資的屬性去設定所要的數值,數值包含像是股價淨值比、本益比、ROE、現金殖利率
Thumbnail
avatar
喜歡花藝的女子 | JoJo
2023-09-22
台電因為虧損要漲電價,引發眾怒!尤怒指坐領高薪不做事的高官!從財報裡可以看到什麼呢?︱財學爸台電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雖然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4%,但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48%,所以毛損新台幣838億,EPS虧2.86元。
Thumbnail
avatar
銀行家PaPa
2023-01-13
理財理財是為了改善生活, 要真的能實質獲得改善需要認真對待跟運氣, 一步一腳印沒有巧門, 昨天我給剛拿到年資結算金的朋友投資建議, 給建議前聽她說她的婚姻跟職場鬼故事, 我直覺她目前的運勢很動盪充滿考驗, 於是我建議她採取保守策略, 因為一個混亂的思緒很難有空間接受添亂, 股票市場本來就像醉漢更何況20
avatar
悅讀者
2023-01-10
理財這幾年投入股市的資金部位算是保守, 所以萬八多頭行情我只是沾一點小利, 手中的現金部位一直在等待回檔; 今年趁除息前布局了一些高殖利率的股票, 為了用股息當生活費必須建立一些基本持股, 即便當時也知道大盤位置還不是甜蜜買價, 可是總不能持股太少; 七八月度假玩耍偶爾做一下價差, 沒有投入新資金只將股
avatar
悅讀者
2022-10-02
【超閱讀觀點47】眾多理財專家中,少數分享如何虧錢的一本書--《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的書名非常特別,冒號的左邊「獲利的法則」看似是要分享賺錢的方法,但冒號右邊「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卻是要教怎樣才能不要賠錢。 為什麼虧損了還不認賠? 「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賠錢者最常說的話 風險的心理謬誤 我們可以從作者的慘痛教訓得到什麼?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2-09-02
理財跟準高中生小外甥線上談理財, 我個人覺得他有明顯進步, 看一個議題與針對資訊再確認的能力, 我們進行的模式是商業周刊的一篇文, 針對文中專業名詞上網找資料並延伸其他人的看法, 我會以自己的經驗與知識跟他做解析跟交流, 並提出對該專題的疑問與可以開展出的好奇, 這樣一周五次的互動後我感覺他的進步;
avatar
悅讀者
2022-06-26
初窺理財規劃顧問(CFP)作者身為一位財務管理的素人,分享學習理財規劃顧問課程後的心得 結合闕又上老師新著作「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讀後心得 分享對保險、投資、稅務、退休…各方面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Gino Li
2022-06-16
理財理財大師說:錢夠用就好,是適用於那些已經有一點財富的人,可能不用買房,可能顧孩子父母會免費幫忙,然後身上還有不少的資產。沒錯我就是那一類人。
avatar
Evan Huang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