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原本應該美好的裝修,卻變成朋友家的噩夢開端
我朋友本來只是想單純裝修一下祖父母的老房子。夏天快到了,冷氣也老舊,就想趁這次換個新機、順便重新整理一下天花板和牆面。

示意圖
但誰知道,這場「小裝潢+換冷氣」的工程,會讓他遇上一個徹底的「裝潢蟑螂」,讓整件事變成一場爛攤子,甚至最後還鬧上法院。
我現在回想起來都還覺得驚訝,因為一開始真的完全難以判斷對方的身份和意圖...
👨🔧 就是在網路上找到的裝修,看起來很正常,講話也專業
當時是朋友 A 在網路上找到一位名叫 B 的男子,自稱是「某工程行的負責人」,有承包整體裝潢。
他打電話時講話非常有條理,還強調他們之前接過很多案子,對老房子裝修很有經驗,價格也比朋友之前問的幾家便宜一些,看起來就是那種會讓你放心的「有做過事的人」。
所以也沒多想,雙方溝通後很快就敲定了初步報價,甚至還來現場看了一次,朋友就把第一筆款項匯給他了。誰知道,惡夢就此開始……
😡 從確診、酒駕、貨車被扣,到材料沒到,一堆理由輪流出現
一開始的確有安排第一次現場勘查,也提過預算和施工時間表。但進入正式工程前,他開始頻頻「出狀況」。
- 「我確診了,這週無法施工」
- 「我的工班酒駕被羈押,無法進廠施工」
- 「貨車被警察扣走,現在不方便載材料」
- 「材料廠商缺貨」
- 「在忙其他工程」
- 等等…

其間還又多次藉口材料缺貨,換成別種要補差價,朋友一開始還相信他,畢竟疫情那時候真的很多突發狀況,甚至還真的照他的說法補了差價給他。
結果呢?後續連個影子都沒看到,現場根本沒有進度。
🕵️♀️ 上網查資料,彙整裝潢蟑螂常見手法
事情拖著拖著,朋友終於受不了了,向對方要求退款,沒料到對方竟開始擺爛耍賴,那一刻,真的是心頭一沉,完全確定:遇到裝潢蟑螂了!
我就陪他開始自己爬文查案例。結果發現這種「假裝修真詐騙」的情形,其實很多人遇過!
我也整理一下這些「裝潢蟑螂」的招式,大家如果有家人在找工班,真的要小心:
💥 裝潢蟑螂的慣用手法大公開:
- 在臉書或LINE社群中,假冒冷氣師傅/水電工/室內設計師,提供低價報價吸引你上鉤
- 工程一開始就收「設備費」、「材料費」、「預付訂金」
- 接下來開始各種「藉口輪班」:確診、車禍、感冒、跑法院…
- 中途不斷改施工方案,要你補差價
- 提供的估價單與貨源資訊查無此人
- 當你懷疑時,會假裝安撫、再度跳票
- 最後搞失聯,甚至直接封鎖你
⚖️ 自行提告卻被檢察官認定是民事糾紛,心情超級挫折
發現這一切之後,朋友憤而跑去地檢署提告詐欺,想讓 B 為這些惡行負責。
但第一次提告的結果真的讓朋友很灰心——檢察官認為:「對方有部分施工,也有聯繫,不構成詐欺,應該算是民事糾紛」。
當下整個傻眼,也一度懷疑是不是太衰、只能吞下這筆錢。
👨⚖️ 幸好朋友之前也遇過,推薦了這位律師給我們
就在那個時候,另外一個好友聽到這件事,馬上跟我們說:「你們一定要找王奕淵律師!」
原來他之前也曾經被裝潢蟑螂害得很慘,後來就是靠王律師把整個案子反轉,逼對方和解賠償,最後順利收回大部分損失。
朋友也立刻聯繫了王律師,並帶著所有資料去諮詢。

📂 律師用「一開始就沒打算履約」的角度,成功提起後續程序
王律師聽完我們描述後,馬上抓到關鍵點——

「這個人根本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做好,這就是典型詐欺!」
最後,所幸有王律師進行後續程序,律師細心彙整了所有的證據資料並逐一請求檢察官進行查證,各個擊破對方的謊言,也成功說服檢察官這不是單純的糾紛,而是有計畫的詐欺行為。
案件最終B被正式起訴,朋友也順利挽回損失,獲得圓滿解決。
🎯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立刻做的事
聽朋友這一路走來,真的學到非常多慘痛經驗,所以我也整理給大家:
🚨 被裝潢蟑螂坑後的5步驟:
- 保存所有對話紀錄(Line/簡訊/電話錄音)
- 要求對方出示估價單與實際貨源(並去電查證)
- 儘早尋求律師協助,不要拖延
- 若符合條件,考慮從刑事詐欺角度提告
✅ 桃園律師推薦:王奕淵律師(我們真的很感謝他)
🏢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國際路二段551號2樓
📞 電話:03-341-1815
王律師除了專業、條理清晰,更重要的是他會站在你這邊思考問題,不是那種只會丟你一堆法條的律師,而是會教你怎麼收集資料、怎麼主張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