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靈修與信仰巡禮:龍峰寺、西岐城、五老宮、鳳凰宮特色大揭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屏東地區自古即為南台灣重要的信仰中心,山海環抱之間孕育出多元的宗教文化。從楓港龍峰寺的觀音信仰,到九龍山西岐城的道教封神儀式,再到竹田五老宮的宇宙五老信仰,以及阿里港鳳凰宮的鳳凰母娘崇拜,每一座廟宇皆展現獨特的宗教風貌,成為在地人心靈寄託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徵。


ㄧ、楓港紫竹林龍峰寺(龍峰寺)

楓港龍峰寺

楓港龍峰寺


  • 歷史沿革 & 主神
    創建於民國35年(1946年),漁民捕魚時發現里龍山下光芒顯現,遂扶乩董良明先生覓址籌建,原為茅草籬屋,後於民國55年改建土牆鐵皮屋,自民國79年設管理委員會,並於民國89–91年間完成現今廟貌重建  。主祀觀世音菩薩(又稱大行菩薩),並配祀地藏王、文殊、普賢、達摩、濟公、玄天上帝、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  。
  • 參拜流程
    入大殿需脫鞋,拜香花果,隨喜香油可給50或100元;廟前燒金紙、祭拜十八羅漢、白衣大士與滴水觀音,靜坐與降乩靈修也是常見現象  。
  • 節慶
    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2/19 (前夜子時舉行祝壽儀式);成道紀念:農曆6/19 (前夜子時紀念後放天燈)  。

#廟宇特色

  • 山海結合的佛寺:位於屏東楓港里龍山下,背山面海,能眺望台灣海峽,景觀壯麗。
  • 觀音信仰核心:主祀觀世音菩薩,提倡慈悲與濟世,常舉辦靈修、誦經與祈福活動。
  • 靈修氛圍濃厚:廟中設有羅漢群像、滴水觀音,並成為信眾打坐、靜心的場所。
  • 交通與景觀
    位於屏東枋山楓港,沿屏鵝公路轉入龍山路,路況良好、設有大型停車場,視野絕佳,可遠眺台灣海峽  。後山可通往里龍山登山步道,是熱門登山路線 。
  • 特產與周邊
    廟內有小賣部販售素食點心與佛教用品,附近為枋山海景與登山步道,適合安排親近自然與靈性之行  。

二、屏東長治九龍山西岐城宮

九龍山西岐城

九龍山西岐城


  • 歷史沿革 & 主神
    原創於高雄鼓山地代天宮,約民國50年(1961年)遷至現址(長治鄉復興村),1984年重建大殿,2000年增建鐘鼓樓  。主祀玉皇大帝,並奉祀姜太公、周文王、周武王、西方天王、五府千歲、天上聖母、中壇元帥、地藏王菩薩、城隍爺等  。
  • 參拜流程
    道教靈修儀式包括「打四城門」流程,從東西南北城門依序通過,繞九龍池、繞令旗、至封神台封靈、封元神等儀式,需香火與跪拜等程序  。
  • 節慶
    農曆8月3日為姜太公聖誕;農曆10月8日為玉皇大帝與周文王聖誕  。

#廟宇特色

  • 道教靈修聖地:以「打四城門」靈修法門聞名,象徵過關斬將,封印元神,深具道教神秘色彩。
  • 主祀玉皇大帝:同時奉祀姜太公、周文王、五府千歲等,呈現「封神榜」體系的完整信仰。
  • 大型宗教園區:廟宇建築宏偉,有九龍池、封神台、鐘鼓樓,結合山林氣場,被信眾視為「封神道場」。
  • 交通
    位在屏東長治鄉復興村,靠近國道3屏東長治交流道,沿指標即可抵達  。
  • 周邊
    位於九龍山靈修地,適合信眾前來參與封神與靈性儀式,同時也是道教靈修者的重要靈山聖地  。


三、混元五老宮/山水湖聖道院(屏東竹田)

屏東混元五老宮

屏東混元五老宮


  • 歷史沿革 & 主神
    創建於民國55年(1966年),原名佛光真聖道院,直屬混元五老宮  。主祀五老大天尊與玉皇大帝,二樓供奉凌霄寶殿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神祗  。
  • 祭祀主旨
    著重於「普渡三曹」、慈善事工與封神工作;主祀各靈位祈福與拔薦祖先,農曆7月16–18日舉辦陰光法會  靈修道法。亦定期舉辦聖會、慈善與封神活動  。

#廟宇特色

  • 獨特的五老信仰:主祀五老大天尊,象徵五方天地與宇宙法則,融合道教、民間信仰與靈修文化。
  • 宗教使命:強調「普渡三曹」與「封神儀式」,特別重視祖先拔薦、渡化眾生。
  • 陰光法會聞名:每年農曆七月舉辦大型法會,普渡祖先與無主孤魂,場面莊嚴盛大。
  • 多層殿堂:二樓凌霄寶殿供奉玉皇、斗星諸神,顯示宇宙星辰的法力。
  • 交通
    位於竹田鄉,相關道路資訊未具體指出,但一般可由台3線接連成路前往。
  • 文史與周邊
    典型兩層道教建築,融合多神信仰體系與靈修文化,適合信眾參與封神與祖先拔薦儀式。


四、阿里港鳳凰宮(鳳凰廟)

阿里港鳳凰宮(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阿里港鳳凰宮(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 歷史沿革 & 主神
    創建於民國59年(1970年),由住持蘇師父勞師奉旨請回「無極鳳凰母娘」天火安壇始辦道場  。主祀鳳凰母娘,也供奉關聖帝君、感天大帝、許真君等  。

#廟宇特色

  • 鳳凰母娘信仰中心:全台少見的「無極鳳凰母娘」專祀宮廟,主張鳳凰象徵再生、祥瑞與守護。
  • 道場起源:由蘇師父奉天火安壇開道,強調「天命感應」與靈修傳承。
  • 融合多神:除鳳凰母娘外,亦奉祀關聖帝君、許真君,形成融合儒、道、民間的信仰體系。
  • 地緣特色:位於里港老聚落,與當地雙慈宮媽祖廟一樣,承接阿里港古市街的宗教文化。
  • 交通
    位於里港鄉茄苳村福興路18-15號(里港地區)。
  • 文史背景補充
    阿里港街(今里港)曾是繁華市集,當地第一座媽祖廟雙慈宮建於乾隆年間(約1780s),反映地方早期信仰與拓墾歷史  。

作者|悠遊時光

在屏東走訪這四座特色廟宇,不僅能感受不同神祇的庇佑,也能體驗山海靈氣與在地人文風情。信仰與文化交織,讓旅程更添深度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悠遊時光
1會員
51內容數
我以田野調查與實地參訪為核心,記錄台灣各地特色宮廟、祭祀儀式、信仰文化與廟口小吃,從白沙屯媽祖到五指山大聖爺,從山海邊境到老街廟埕,重建地方信仰的文化地景,也捕捉香客與信徒的故事。結合歷史脈絡、參拜流程、節慶活動、交通指引與在地飲食推薦,讓宮廟不只是信仰中心,更是文化旅遊的指南。
悠遊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勝安宮、港天宮、補天宮、慈惠堂總堂與協天廟,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信仰脈絡與在地文化。這些廟宇不僅是居民的心靈寄託,也因建築特色、節慶活動與周邊小吃景點而吸引香客與遊客,展現台灣宗教多元與地方人文風貌。 ㄧ、花蓮勝安宮(吉安鄉) 歷史沿革: 始於1949年王母娘娘透過蘇烈東降靈顯聖,原為一間茅草屋
Thumbnail
2025/08/16
勝安宮、港天宮、補天宮、慈惠堂總堂與協天廟,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信仰脈絡與在地文化。這些廟宇不僅是居民的心靈寄託,也因建築特色、節慶活動與周邊小吃景點而吸引香客與遊客,展現台灣宗教多元與地方人文風貌。 ㄧ、花蓮勝安宮(吉安鄉) 歷史沿革: 始於1949年王母娘娘透過蘇烈東降靈顯聖,原為一間茅草屋
Thumbnail
2025/08/15
新竹五指山集結多座特色廟宇,從灶君堂、盤古廟到玉皇宮與觀音寺,沿途依山參拜,體驗百年信仰與壯麗山景;行程結合北埔老街美食與客家風情,成為結合宗教與觀光的熱門路線。 五指山主要廟宇與參拜順序(建議流程依樓層或景點順序) ㄧ、 灶君堂(上齋堂) 主祀: 九天司命真君(灶君爺),另奉倉頡
Thumbnail
2025/08/15
新竹五指山集結多座特色廟宇,從灶君堂、盤古廟到玉皇宮與觀音寺,沿途依山參拜,體驗百年信仰與壯麗山景;行程結合北埔老街美食與客家風情,成為結合宗教與觀光的熱門路線。 五指山主要廟宇與參拜順序(建議流程依樓層或景點順序) ㄧ、 灶君堂(上齋堂) 主祀: 九天司命真君(灶君爺),另奉倉頡
Thumbnail
2025/08/13
位於高雄內門的宗教文化景點,不僅擁有悠久的信仰歷史,更融合壯麗山景與在地人文故事。本次行程將帶您走訪紅面觀音總廟、仙景紫竹寺,以及景觀奇特的308高地龍船窩,體驗信仰與自然交織的魅力之旅。  一、內門紅面觀音總廟(南海紫竹林寺) 歷史沿革 起源於清代,內門地區初期為漢、平埔混居開墾區,疫情
Thumbnail
2025/08/13
位於高雄內門的宗教文化景點,不僅擁有悠久的信仰歷史,更融合壯麗山景與在地人文故事。本次行程將帶您走訪紅面觀音總廟、仙景紫竹寺,以及景觀奇特的308高地龍船窩,體驗信仰與自然交織的魅力之旅。  一、內門紅面觀音總廟(南海紫竹林寺) 歷史沿革 起源於清代,內門地區初期為漢、平埔混居開墾區,疫情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