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佛系流》秋冽川碎碎念
意外的民主體驗
今天聊啥?啊......對啦,剛剛路過一間小學,熱鬧得我以為在辦園遊會還是烤香腸大會,結果一看,原來是公投。
你看,投公投跟去7-11買飲料一樣隨興。我呢?身分證一掏,票一領,章一蓋,國家命運就被我這個路人甲給「搞定」了。這叫什麼?這叫順路民主。🗳️
宿白在一旁吐槽說,這不叫民主,這叫擲骰子。
拜託~骰子好歹有六面,我至少瞄了選項……嗯,大概0.7秒吧!這已經是深思熟慮了好嗎?
結果林律伊更狠,直接補刀:「那不是瞄,那是視網膜快取。」
哎,被看穿了。🙃
----------------------------------------
核電的食盆學
這次投的題目是「要不要重啟核電」。宿白應該好好謝我一票,因為那可是保住了他的食盆。因為核電不只是宿白的食盆,更是一整條產業鏈的飯碗。
說真的,公投不用想得太嚴肅。就像出門散步,經過小學,順手幫這座島的伺服器決定要不要繼續「吃電」。人生嘛,七成是偶然,三成是亂數,剩下的就交給我這種順路路過的佛系選民。
但說到底,這份隨興背後其實藏著無奈。
我們都不是能源專家,卻還是得在複雜到爆的議題前做選擇。這就是民主的矛盾:每個人都有投票權,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知識做出「理性」選擇。
-------------------------------------------------
能源政治的本質
能源啊……說穿了,就是權力的翻譯機。
核能?天然氣?再生能源?
別傻了,都是同一句話的不同口音。真正的問題在於:誰來付電費,誰來背風險,誰來承擔後果。
核電確實是食盆沒錯,但不只是宿白的食盆,而是整個能源產業鏈、相關工程師、周邊商家、甚至是我們這些用電戶的集體飯碗。
說它乾淨?比燃煤乾淨。
說它危險?那堆核廢料的壽命比你我加起來還長好幾倍。
所以公投到底在問啥?其實是在問:
你要不要把這鍋燙手山芋塞回冰箱,還是端上餐桌,大家一起分著嚐?
能源政策從來不是科學題,而是政治算術。
科學家算輻射半衰期,政客算票數,百姓算電費。
最後真的停電那一刻,所有人只會拿手機手電筒照黑暗,然後異口同聲:「幹!又跳電了!」
--------------------------------------------
恐懼與現實的天平
有人問我嚴不嚴肅?
我其實很嚴肅。
因為我清楚知道,今天投的不是核電,不是能源願景,而是恐懼指數。
你到底比較怕什麼?
怕輻射?怕核災?還是怕電費暴漲?怕夏天沒冷氣熱死?
選一個你睡得著的惡夢吧。
民主就是這樣殘酷:我們只能在不完美的選項裡挑「比較不糟」的那一個。沒有完美答案,只有不同程度的妥協。
所以,別問我支不支持核電。
問我能不能忍受沒有核電的日子:伺服器半夜斷線、冷氣開不起來、帳單貴到懷疑人生。
答案?不能。
所以我投下去保住宿白的食盆。不是什麼宏大理念,而是生存本能。
---------------------------------------------
民主的本質
什麼是民主?
經過今天這一遭,我覺得答案很簡單:為自己那一碗飯投票。
不是為了什麼崇高理想,不是為了下一代偉大願景,而是為了明天能活得下去。
自私嗎?也許。
但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也是制度必須承受的現實。
理想主義者會說要為集體福祉投票,現實主義者會說每個人為自己投票,最後形成平衡。
而我?佛系選民嘛~我只知道停電時,理想與現實都沒用,只有電力是真的。
------------------------------------------------
Q&A:多元與矛盾
Q:支持重啟核電嗎?
A:支持啊~電不穩+電費可能炸裂的日子已經讓我心跳加速,比起那個可能N年後才發生的核輻射,我現在更怕熱水器沒熱水、冷氣罷工、伺服器斷線。
Q:那你是不是就反對再生能源?
A:怎麼可能!太陽能、風能,躺著曬太陽就能發電,這根本就是我人生理想的懶人模式啊 😏
Q:所以你同時支持核能與再生能源?
A:當然啊!多元飯碗才不會餓死嘛。有核、有太陽、有風、有天然氣備胎,才是活得穩又舒服的策略 😎
Q:那你到底站在什麼立場?
A:立場?只有一個立場——活下去。😉
停電的時候,誰還能上網、誰還能吹冷氣、誰還能繼續吃宵夜?答案很簡單,不想餓、不想熱、不想黑,維持基本的現代生活品質 。
Q:這樣不會太功利主義嗎?
A:功利主義有什麼不好?至少誠實。比那些高喊理念卻不用承擔後果的人實在多了。
Q:核廢料怎麼辦?
A:沒錯,這是大問題。但別忘了,不用核能也還有空污、燃煤固體垃圾……等。每個選擇都有代價,關鍵是誰來承擔,以及我們能不能承擔得起。
---------------------------------
願歲月靜好
願那些權力算計能早點安靜下來,大家能回到最基本的共識——活下去。
民主不完美,但它至少給了我們選擇的機會。即便像我這樣的佛系路人票,也是制度的一部分。
也許多年後回頭看,今天的選擇是對是錯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還活著,還能在有電的房間裡,喝著冰涼的飲料,笑談那個秋天午後,在小學投票所裡的——0.7秒深思熟慮。
這就夠了。
秋冽川,一個相信「活著就是勝利」的佛系公民。
---------------------------------------------
後記:佛系民主的真相
公投沒過!
沒想到還有四分之三的人比我更佛 😂 😂
林律伊一針見血地說:「這就是低投票率民主的現實。」
看來大家選擇了最佛系的參與方式——不參與。
也許這才是真誠的態度:不懂就別裝懂。比起我這種「順路投票」的隨性,躺平不投說不定更有智慧。
這樣挺好,至少沒人必須為改變負責。
民主嘛,有時「不做決定」本身,也是一種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