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喔今天來分享一下坪林的茶博物館,看到雜誌上介紹包種茶,看起來很棒決定來散步一下,原本只有查到坪林的交通,其他就邊走邊逛邊打算,剛好跟居民阿嬤聊的很開心,就介紹茶博物館可以去看看,茶博物館離老街很近,其實老街周圍什麼都有,包含警察局啦區公所,圖書館,農會,都是走路可以到的距離,要辦事情超方便

截至官網

阿嬤說老街走出去過藍色的橋,右手邊就是茶博物館,本來要拿手機紀錄下來,阿嬤笑笑說不會迷路啦!真的轉彎就到了,而藍色的橋邊上面還有不同茶壺,超可愛的,橋面是人車分離很安全,走過橋那風吹的很舒服,畢竟當天去天氣非常好


進去購票才知道新北市民不用錢~記得出示證件

驗票時要給工作人員看,一樓展覽‘‘茶與王’’,工作人員說可以先看一下,晚點有定點導覽,逛了一圈,展覽分為東西方國兩方向,東方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清朝的茶發展歷史,與皇帝如何將茶文化各自表述與喜好

對,自己看就是看看字看看圖片還有可以互動的小知識,時間到去參加定點導覽,聽完覺得非常值得,真的自己看跟講解的就是不一樣

先來說說唐朝小故事,老師介紹茶文化很多年 ,但真正有紀錄文獻完整的從唐朝開始,從出土壁畫跟紀錄推敲,唐朝的茶文化是煮茶,把茶葉跟水一起下去煮,在撈出來大家分著喝,之前都不知道的小故事,覺得很新鮮


宋朝是宋徽宗發明七點茶,開始將茶磨成粉,煮的過程都有自己的程序,應該是現在的SOP,也舉辦鬥茶大會,煮出來的茶會有茶泡,可以寫字或畫畫,就有點像咖啡拉花一樣,有趣

清朝是本身就有喝奶茶文化,從皇帝到后妃,都有配置乳牛頭數,不僅喝茶連茶點也都會用到,擺設超可愛

旁邊還有一桌仿清朝的茶點,導覽老師說費用有限,都是他們自己DIY做的,不講還以為是現成的,大家好強,不過當時有一位聽導覽的旅客說這樣材料費是不是很貴,導覽老師笑笑說解密一下,銀耳紅棗湯的銀耳是衛生紙揉的,另一道我忘了,裡面的白色一絲一絲說是橡皮擦屑屑,大家都說導覽完要好好研究其他道哈

也有可互動的小知識,每盤都可以放置感應區,會有清楚的介紹各品項

每個櫃子都有不一樣的東西

還有醫案

地下一樓還有另一個展覽,老師有一起導覽,真的賺到了!!不過這‘‘器’’只展到8/31,就是我去的最後一天,真的很可惜,不過不確定會不會去別的地方展出,如果有其他地方展出,很推薦在有定點導覽時去聆聽喔~
從這意象圖非常清楚明瞭
把能裝能使用的都能稱為器

其實沒注意根本不會發現到裝的各式各樣,有實體的無實體的,包含靈魂智慧思考,是不是很哲學

幫老師遮一下臉龐
老師說裡面東西都是真的,非常珍貴,包含了動物啊昆蟲,真的很幸運也很難得一次就能看到那麼多的展品







東西很豐富,加上導覽老師很用心的解說,這趟來的真的很值得
聽完導覽剛好有茶園阿嬤正在泡茶,工作人員導引大家可入內享用,今天阿嬤泡了包種茶跟白茶



茶每一泡都是清香甘甜,照片是包種茶,另一張白茶找不到,不過色澤差不多,包種茶喝起來清清淡淡,帶著清新舒適的茶香,白茶喝起來茶香比較有層次,感覺有交疊的茶香味,兩款都很棒,阿嬤超輕鬆就泡出超好喝的茶(大力拍手),功力真的很強
旁邊也有茶的器具,也有互動可更了解茶的製程


各種茶的種類一字擺開,才知道種類真的很多,將牌子放到螢幕前,會簡介茶的小知識



茶博物館不算大,這裡空氣好,也能多了解茶的文化跟歷史,加上定點導覽真的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