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離開職場,成為職業講師時,內心其實很不安。雖然我在廣播與聲音的領域已經深耕多年,但一旦踏入講師圈,就不免被一種聲音困住:
「是不是要進入企業,成為內訓講師,才算是比較高級的講師?」
那時我也曾焦慮不已,尤其是看著前輩們在各大企業課程、標榜幾場幾萬、幾十家合作品牌時,心裡總有些自我懷疑。
而我,一個長期做廣播、教聲音表達的人,要怎麼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企業最想用的那一類講師呢?
這條路好像很長,也很難走。
尤其在第二年的時候,我的焦慮達到最高點。
後來,在品牌顧問 Cynthia Huang的幫助下,我花了很多時間釐清自己的價值與定位。我才發現,其實我不用去追趕別人走的路。
我該做的,是走回自己的主場。
我就是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會是。而教學,是我熱愛的事,Podcast則是幫助學員傳遞知識的媒介與工具。
當我真正專注回來,調整教學內容與對象後,我也重新看見了自己的位置:
我不用勉強自己去搶企業內訓,
只要我能穩定開設公開班,
只要課程設計夠聚焦、內容對接準確,
那麼我一整年的收入,並不會輸給那些奔波在企業講課的講師。
更棒的是,我也沒有完全與企業脫節,
我只是在企業端,選擇了更符合我的模式,不做單純的內訓,而是提供Podcast顧問服務,帶領團隊從0到1製作節目。
當我對自己的定位越來越清楚,不僅焦慮感慢慢退去,在宣傳的語言、朋友的介紹、以及合作單位的精準度上,也開始產生了明確的吸引力與擴張效應。
甚至在教學單位的選擇上,我也不再像剛開始時「只要有人找我開課我就答應」,
而是慢慢學會篩選開課單位,選擇適合我的學員類型,以及我能好好溝通、真正產生影響力的對象。
這幾年在Podcast教學的過程中,我慢慢走出一個明確的輪廓,我的學員,多半是35到60歲之間,有專業、有內容、有教學經驗的講師與職人。
上個月剛開始的八月底公開班,一共21位學員,其中有20位都是老師,從幼兒園園長、小學老師、國中退休教師、高中輔導老師、命理老師、財經講師、瑜伽老師、健身教練,AI講師等等。幾乎橫跨各種教育、知識、療癒與溝通的領域。
我喜歡老師,因為老師們的學習動機明確、也有堅實的內容基礎,但也因此,會出現一種很常見的狀況:
老師們什麼都會講、什麼都有內容,卻不知道Podcast該怎麼定位。
我經常這樣問他們:
「你希望這個節目幫助誰?」
「聽你節目的人,能從你身上得到什麼?」
「而你自己,又希望從這個節目裡得到什麼?」
是單純想抒發與分享?
還是希望讓更多學生找上門?
還是想要透過聲音建立線上課程收入?
如果沒有先釐清目標,節目就容易變成:「什麼都講,但沒有人記得你是誰。」
【會的東西很多,但主軸只能有一個】
每一位來上課的學員,都像一個寶庫,
他們可能會教學、會命理、會寫作、會帶團、會經營品牌,這些都是珍貴的資產,也都可以成為節目的靈感來源。
但我會提醒他們:
「Podcast是你對外說話的聲音,而這個聲音,需要一個最穩定的頻率。」
「在所有擅長的事裡,選出那個你最願意深耕的主軸,其他的都可以是延伸。」
不是說其他東西不能講,而是有了明確的主幹,節目才有方向,聽眾才會知道為什麼留下來聽你。
主軸是你讓人記住的顏色
畫畫時你有很多顏料,但主色調只有一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句話最廣為人知的版本,出自《紅樓夢》,原是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深情表白,但它的底層哲學,其實也可以在佛經中找到類似的寓言。
佛祖曾說過一則故事:
有位旅人在沙漠中口渴至極,佛祖賜他一整片湖水。他卻不喝,說:「水太多,我這麼小的肚子又喝不完,不如一滴都不喝。」
佛祖微笑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你一生會遇到很多機會,也會擁有很多才能,但你只需要選擇其中一項,深深投入,就已經足夠豐盛。
【在做節目定位時,請記得這三件事】
1. 多方嘗試,但要記得收斂。
你可以探索、嘗試、跨界,這是創作的自由與樂趣。但最終要回來問:
「這會不會成為我長遠的資產?」
別讓節目成為雜耍,要讓它成為累積。
2. 在多元中找出主軸。
如果你同時會命理、教書、帶活動,那你的Podcast,是誰在說話?
老師?諮詢師?療癒者?內容創作者?
當你角色太多,聽眾會找不到你。
把這些能力都繞回一個主幹上:「你希望別人怎麼記住你?」
3. 養一個讓你慢慢變強的原子習慣。
Podcast不只是說話,更是一種陪伴、一種練習。你可以從短短10分鐘的節目開始,每週一次,慢慢累積,讓聲音變成你傳遞價值、建立信任的方式。
深耕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它會慢慢發酵,讓你的內容,在眾聲喧嘩中被聽見、被記得。
你可以是個多才多藝的老師,也可以是什麼都想做的創作者。但做Podcast時,請記得:聲音只是容器,你想裝進去的,是哪一瓢水?
別急著把所有的顏料都倒進去。
選擇你最想說的那一種顏色,最想陪伴的那一群人,然後一次次地說、慢慢地說,
那一瓢水,會養出你真正的聲音風景。
今年最後一梯次的公開班會在11月開課,
然後就要明年4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