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92心得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 收購後潛在效益與集團整合:收購後將產品線從元件拓展到模組,提高售價與市佔率,強化集團滲透率。

🔹 收購案案例比較與市場評價:主持人引用日月光收購戲品找鴻海救駕的案例,比較當前收購案,認為此次收購眼光獨到並正面評價。

🔹 茂達潛在收購與白馬救駕可能:茂達可能面臨收購壓力,也可能尋求白馬公司支援以避免被收購。

🔹 收購案進展與市場觀察:收購方即使未達全面收購,也可能取得實質控制權,公司目前保持靜默,市場關注大額成交與後續反應。

🔹 茂達股價與反制可能:主持人推測茂達股價偏牛皮,收購價合理,茂達董監持股低,可能出現反制手段。

🔹 茂達與大中關聯:國巨收購茂達同時取得其子公司大中40%股權,等於一次擴大版圖,對國巨極為有利。

🔹 茂達業務與題材回顧:茂達曾受任天堂Fan Control IC、DDR5、AIPC題材帶動,並在server應用有布局,基本面穩健但股價長期牛皮。

🔹 國巨進軍模組化應用:國巨透過收購進軍電源管理與模組化市場,從被動元件提升至模組供應,提高售價與毛利。

🔹 國巨橫向併購策略:國巨長期進行橫向併購,過去已收購附鼎、勵志,現又擬收茂達,強化PM供應鏈布局。

🔹 國巨擬收購茂達股份:國巨計畫收購茂達5-20%股權,收購價約230元,市場預期股價可能上拉至收購價。

🔹 記憶體與儲存族群強勢:記憶體與儲存族群全面強勢,包括鎧俠、美光、威騰、海力士、硬碟廠與server廠等,台灣相關標的開始補漲。

🔹 Named與DRAM行情觀察:主持人點出市場焦點轉向named與DRAM族群,提醒不用抱全段,只要過程中有收益即可。

🔹 市場大潮形成條件:市場大潮並非單純供需變化,而需天時地利人和與多重事件疊加。提醒不應過度預測,而是等待明確契機。

🔹 投資機會與研報觀點:外資與研究報告開始看多NAND,市場可能快速反應並提前反映行情。

🔹 HDD緊俏導致SSD需求轉移:HDD緊俏迫使需求轉向SSD,進一步放大SSD缺口。

🔹 SSD供需失衡:企業級SSD需求遠超供應,缺口可能高達1-2成。

🔹 DRAM與SSD需求缺口:DRAM因HBM需求缺口嚴重,QLC SSD也預期成為市場最缺的產品。

🔹 銅箔基板與記憶體缺口比較:銅箔基板與記憶體缺口時間點類似,缺口逐步放大。

🔹 供需缺口判斷:記憶體市場供需缺口預計從第四季開始擴大,明年Q1-Q2更加明顯。

🔹 記憶體廠報價行為:記憶體廠常透過停報或漲價行為推升市場價格,屬業內慣例。

🔹 美光與台灣Net Controller公司暫停報價:美光與台灣某Net Controller公司暫停報價,反映業內對市場氣氛的敏感反應。

🔹 技術陷阱與K線:技術線型能直觀反映市場買賣軌跡,是判斷陷阱的重要依據。

🔹 先知氣氛與市場動向:操作依靠市場氣氛與先行感受,有時能提早捕捉行情。

🔹 美光宣布暫停DRAM報價:美光宣布暫停DRAM報價,引發市場對記憶體的高度關注。

🔹 市場誤買現象:市場投資人常誤判標的,應漲NAND卻去買DRAM,顯示投資人判斷錯誤。

🔹 不同部位操作差異:動能題材應追高操作,其他標的可用低接方式,不同標的需採不同策略。

🔹 追高操作的重要性:若東風到來時敢於追高,是交易成功的重要關鍵。

🔹 市場未反應的應對:市場未反應時應選擇退出休息,資金少者追求效率應靈活調整。

🔹 記憶體市場交易策略:操作難以精準掌握時機,策略是有味道就先進場,若未反應則及時出場。

🔹 CPX與HBM市場誤解:主持人澄清市場誤解,CPX不會減少HBM需求,而是新增需求,非取代關係。

🔹 強勢族群觀察:主持人點名強勢族群,包括散熱、記憶體及上游板材材料,市場辨識度高。

🔹 市場過熱與回檔應對:主持人認為行情瘋狂,不應過度歸因,市場輪動健康,但提醒需防回檔,屆時應砍槓桿、汰弱留強。

🔹 盤勢操作策略:主持人說明過去在飆股時期選擇換指數保守操作,近期開始積極操作看得懂的標的。

🔹 記憶體市場觀察:記憶體市場出現報價變化與停產跡象,主持人認為行情具信心,記憶體大潮啟動。

🔹 摩根士丹利報告:摩根士丹利發布數十頁記憶體研究報告,印證市場已進入記憶體大潮。

🔹 電動車與降息環境:主持人認為降息環境利多非必需消費品,特斯拉股價直接上漲。

🔹 市場進入激情狀態:市場處於激情狀態,雖有顛簸但整體類股輪動健康。

🔹 操作策略與風險提醒:主持人提醒投資不要一開始就預言式布局,因為增加摩擦成本但能保護自己。強調多數時間需保持耐心,不必每次都想抓到全波段,避免過度預測。

單集重點

---------------------------------------------------------------------------------

06:36:操作策略與風險提醒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醒投資不要一開始就預言式布局,因為增加摩擦成本但能保護自己。強調多數時間需保持耐心,不必每次都想抓到全波段,避免過度預測。

06:40:市場進入激情狀態

市場新聞:市場處於激情狀態,雖有顛簸但整體類股輪動健康。

06:59:電動車與降息環境

提及標的:主持人認為降息環境利多非必需消費品,特斯拉股價直接上漲。

07:17:摩根士丹利報告

市場新聞:摩根士丹利發布數十頁記憶體研究報告,印證市場已進入記憶體大潮。

07:17:記憶體市場觀察

提及標的:記憶體市場出現報價變化與停產跡象,主持人認為行情具信心,記憶體大潮啟動。

07:51:個人投資回顧

操作反思:主持人檢討投資表現,近期在記憶體、電動車及OTM上獲利不錯。

08:09:盤勢操作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說明過去在飆股時期選擇換指數保守操作,近期開始積極操作看得懂的標的。

09:01:市場過熱與回檔應對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行情瘋狂,不應過度歸因,市場輪動健康,但提醒需防回檔,屆時應砍槓桿、汰弱留強。

09:20:強勢族群觀察

提及標的:主持人點名強勢族群,包括散熱、記憶體及上游板材材料,市場辨識度高。

09:55:CPX與HBM市場誤解

市場新聞:主持人澄清市場誤解,CPX不會減少HBM需求,而是新增需求,非取代關係。

11:31:記憶體市場交易策略

股票操作:操作難以精準掌握時機,策略是有味道就先進場,若未反應則及時出場。

11:49:市場未反應的應對

股票操作:市場未反應時應選擇退出休息,資金少者追求效率應靈活調整。

12:10:追高操作的重要性

股票操作:若東風到來時敢於追高,是交易成功的重要關鍵。

12:28:不同部位操作差異

股票操作:動能題材應追高操作,其他標的可用低接方式,不同標的需採不同策略。

12:55:市場誤買現象

操作反思:市場投資人常誤判標的,應漲NAND卻去買DRAM,顯示投資人判斷錯誤。

12:55:美光宣布暫停DRAM報價

市場新聞:美光宣布暫停DRAM報價,引發市場對記憶體的高度關注。

13:12:先知氣氛與市場動向

操作原因:操作依靠市場氣氛與先行感受,有時能提早捕捉行情。

13:29:技術陷阱與K線

操作原因:技術線型能直觀反映市場買賣軌跡,是判斷陷阱的重要依據。

13:45:美光與台灣Net Controller公司暫停報價

市場新聞:美光與台灣某Net Controller公司暫停報價,反映業內對市場氣氛的敏感反應。

14:31:記憶體廠報價行為

市場新聞:記憶體廠常透過停報或漲價行為推升市場價格,屬業內慣例。

14:48:供需缺口判斷

市場新聞:記憶體市場供需缺口預計從第四季開始擴大,明年Q1-Q2更加明顯。

15:07:銅箔基板與記憶體缺口比較

市場新聞:銅箔基板與記憶體缺口時間點類似,缺口逐步放大。

15:24:DRAM與SSD需求缺口

市場新聞:DRAM因HBM需求缺口嚴重,QLC SSD也預期成為市場最缺的產品。

15:41:SSD供需失衡

市場新聞:企業級SSD需求遠超供應,缺口可能高達1-2成。

15:57:HDD緊俏導致SSD需求轉移

市場新聞:HDD緊俏迫使需求轉向SSD,進一步放大SSD缺口。

16:18:投資機會與研報觀點

市場新聞:外資與研究報告開始看多NAND,市場可能快速反應並提前反映行情。

16:52:市場大潮形成條件

市場新聞:主持人以韓劇、國劇2.0題材比喻,說明市場大潮並非單純供需變化,而需天時地利人和與多重事件疊加。提醒不應過度預測,而是等待明確契機。

17:27:Named與DRAM行情觀察

提及標的:主持人點出市場焦點轉向named與DRAM族群,認為下週將有更明顯解方,並提醒不用抱全段,只要過程中有收益即可。

17:49:記憶體與儲存族群強勢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記憶體與儲存族群全面強勢,包括鎧俠、美光、威騰、海力士、硬碟廠與server廠等,顯示市場族群走勢明朗,台灣相關標的開始補漲。

18:09:國巨擬收購茂達股份

市場新聞:國巨計畫收購茂達5-20%股權,收購價約230元,市場預期股價可能上拉至收購價,除非茂達發聲反制或尋求白馬騎士協助。

19:05:國巨橫向併購策略

操作原因:國巨長期進行橫向併購,過去已收購附鼎、勵志,現又擬收茂達。此舉被視為強化PM供應鏈布局,讓NB廠未來議價更困難。

19:39:國巨進軍模組化應用

操作原因:主持人分析國巨透過收購進軍電源管理與模組化市場,從被動元件提升至模組供應,提高售價與毛利,符合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應用需求。

20:27:茂達業務與題材回顧

提及標的:茂達曾受任天堂Fan Control IC、DDR5、AIPC題材帶動,並在server相關應用有布局。雖基本面穩健,但股價長期牛皮。

21:11:茂達與大中關聯

操作原因:主持人認為國巨收購茂達同時取得其持股40%子公司大中(MOSFET業務),等於一次擴大版圖,交易對國巨極為有利。

21:50:茂達股價與反制可能

操作反思:主持人推測茂達股價偏牛皮,收購價合理,不算貴。茂達董監持股低,可能出現反制手段如搶股、毒藥丸,後續發展需觀察。

22:18:收購案進展與市場觀察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某公司收購案,因董監持股比例低,買方即使未達全面收購,也可能取得實質控制權。公司目前保持靜默,市場觀察重點在於是否有大額成交與後續反應。

22:42:茂達潛在收購與白馬救駕可能

提及標的:主持人明確提及 *茂達*,指出該公司可能面臨收購壓力,也可能尋求白馬公司支援以避免被收購。

23:01:收購案案例比較與市場評價

市場新聞:主持人引用過往 *日月光* 收購戲品找 *鴻海* 救駕的案例,比較當前收購案,認為買方眼光獨到,評價此次收購相當正面,並表達對該公司高度認同。

23:23:收購後潛在效益與集團整合

操作原因:主持人分析收購後可帶來的效益,包括將產品線從元件拓展到模組,提高售價與市佔率,強化集團滲透率,收購被視為策略性成功案例。

23:43:收購案質疑與反例

操作反思:主持人回應市場可能的批評,強調收購不可能每次都完美,重點在於長期大方向正確,而非短期價格波動。

23:59:國際集團收購能力與市場期待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收購方(國際集團)擅長併購,對此次收購保持正向態度,同時期待市場可能出現抗衡與波瀾,讓事件更具看點。

24:16:國巨高價收購茂達案例解析

市場新聞:主持人解釋部分收購案是透過市場公開收購進行,喊出的收購價會成為市場價格鎖定的參考。一般情況下股價會先定在收購價,但若有抵抗或其他因素,股價可能被推升或因瑕疵而下跌。以Twitter收購案例作比較,指出部分收購與完全收購的不同。

24:16:籌碼戰與市場氛圍

股票操作:主持人形容收購相關的籌碼戰如同戰鬥,顯示市場可能進入激烈博弈狀態,籌碼變化將成為觀察重點。

34:54:主持人早期槓桿操作經驗

股票操作:描述早期以槓桿操作強勢股與動能股,透過設定停利絕對金額(如獲利10萬、回落到5萬出場)來控制風險。

35:16:操作反思:瘋狂槓桿的風險

操作反思:反思過去過度槓桿操作的風險,若遇上劇烈行情可能導致嚴重虧損甚至失去翻身機會。

35:35:槓桿規模與流動性風險

股票操作:指出過去槓桿大、資金小時風險較低,但隨著資金增大,出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會變嚴重,容易引發恐慌。

36:08:追強勢股的操作方式

股票操作:早期主要依靠技術面與動能,追買強勢股,對基本面重視不足;強調技術面在判斷買賣軌跡上仍有有效性。

36:53:技術面與買賣訊號

股票操作:利用盤整突破與大量訊號作為操作依據,偏好買入均線發散的強勢股。

37:15:突破第一根的操作經驗

股票操作:早期偏好買突破第一根,但後來發現容易被洗出,停損成本較高。

37:36:加碼與槓桿使用原則

股票操作:槓桿操作原則:僅在獲利時加碼,不可在虧損時加槓,避免維持率下降導致斷頭風險。

38:05:加碼與停損策略

股票操作:操作策略:在股價上漲時逐步加碼,但一旦回調跌破停損線,會果斷停損出場。

38:23:嚴格風險控管與保守性格

操作反思:強調槓桿操作必須嚴格設置停損與停利,並透露自己本質上偏向保守,避免極端操作。

38:45:市場觀察與風險差異

市場新聞:指出亞洲市場在4月時許多投資人使用極限槓桿,需補保證金;與自己風格保守、少有斷頭經驗形成對比。

39:17:不凹單的出場心態

操作反思:強調個人操作心態:不喜歡死守虧損部位,若情勢不利會果斷停損出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頭驢沙龍
22會員
35內容數
目前會先在整理股市相關節目自己的心得 建議配合原節目服用,更好抓到該集重點~ 若有希望我的文章如何更正,歡迎提出~
大頭驢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 操作策略:主持人強調操作選擇權:趨勢往上可做多,往下不一定要做空,也可以選擇不操作。 🔹 健保制度:主持人反思健保被濫用導致資源不足,醫材外流,認為應改革。 🔹 川普政策:主持人表達支持川普,但批評關稅影響台灣工作,認為是選舉語言;同時認為壓制中國為正確戰略。 🔹 蘋果摺疊機供應鏈
2025/09/11
🔹 操作策略:主持人強調操作選擇權:趨勢往上可做多,往下不一定要做空,也可以選擇不操作。 🔹 健保制度:主持人反思健保被濫用導致資源不足,醫材外流,認為應改革。 🔹 川普政策:主持人表達支持川普,但批評關稅影響台灣工作,認為是選舉語言;同時認為壓制中國為正確戰略。 🔹 蘋果摺疊機供應鏈
2025/09/07
🔹 Tesla(TSLA):長期持有+加碼理由:薪酬方案激勵馬斯克推升市值(假設長期翻數倍);核心風險在於馬斯克個人;以長線信仰持有、勿過度槓桿。 🔹 台股老AI股:雖為舊題材仍可噴發,資金後知後覺推升;操作採順勢、避免情緒化追高。 🔹 MTIA(Meta自研加速器):表現不錯、量產落地推
2025/09/07
🔹 Tesla(TSLA):長期持有+加碼理由:薪酬方案激勵馬斯克推升市值(假設長期翻數倍);核心風險在於馬斯克個人;以長線信仰持有、勿過度槓桿。 🔹 台股老AI股:雖為舊題材仍可噴發,資金後知後覺推升;操作採順勢、避免情緒化追高。 🔹 MTIA(Meta自研加速器):表現不錯、量產落地推
2025/09/03
🔹 題材輪動:主持人會針對市場輪動,熟悉的領域加碼操作,不熟悉的產業則小量嘗試。 🔹 投資心態/新手建議:新手應學會抓住市場題材,錢在哪裡,人就在哪裡。 🔹 投資方向建議:主持人建議投資人可留意散熱相關產業與軍工類股(無人機、飛彈)。 🔹 長題材買點:長期確定題材(如NVIDIA GP
2025/09/03
🔹 題材輪動:主持人會針對市場輪動,熟悉的領域加碼操作,不熟悉的產業則小量嘗試。 🔹 投資心態/新手建議:新手應學會抓住市場題材,錢在哪裡,人就在哪裡。 🔹 投資方向建議:主持人建議投資人可留意散熱相關產業與軍工類股(無人機、飛彈)。 🔹 長題材買點:長期確定題材(如NVIDIA GP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