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默認的開始
放假那天,你來到我租的小套房。這裡不大,一張雙人床佔去了一半空間,小桌子上堆著幾本翻到一半的書、隨手塗寫的筆記、散落的文具和便條,把桌面塞得凌亂卻帶著我的氣息。窗簾半掩,午後的光從縫隙斜斜落進來,像給房間加了一層柔和的色溫。
床鋪上則堆滿了我的娃娃,旁邊還放著一盞檯燈。因為童年的陰影,我一直很怕黑,也總覺得缺乏安全感。這些娃娃和燈光,是我跟夜晚搏鬥的方式。我以為你會覺得奇怪,甚至笑我不成熟,可你什麼也沒說,只是輕輕把其中幾隻移開,空出一個位置躺下,然後把我摟進懷裡。你沒有追問,也沒有評論,卻讓我忽然安心——原來有些不安,是可以被接住的。
後來有些夜晚,我沒有再開檯燈,也沒有抱著娃娃。因為你的存在,本來必須靠物品填滿的縫隙,開始被你替代。
我們並排躺著,我忍不住伸手往你那邊探去。掌心一如往常冰冷,貼到你手臂時,你的熱度立刻湧回來,像冰塊投入熱水,浮出一圈看不見的氣息。
你沒有退開,只是翻身,把我整個人拉進懷裡。你身上的味道混合著陽光曬過的衣料、洗衣粉的清香,還有一點風沙的氣息。我被你環在懷裡,手掌被你牢牢包著,冷意一點點被蒸發。你的胸口起伏有節奏,我的手心跟著它的拍子,從刺麻變成暖。
「欸,你體溫太高了吧,靠我這麼近,我快熱死了。」我嘴硬,聲音卻已經軟下來。
你沒有回話,只是低低笑了一聲,把我的手更牢地扣住。掌心的熱度一寸一寸滲進來,我原本冰冷的指尖逐漸被覆蓋。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很矛盾。你明明才二十出頭,卻沒有那個年紀該有的稚氣——不吵不鬧,也不會用甜言蜜語堆砌安慰,只是靜靜地用行動接住我。這份安靜,像是比我還年長的人才能給的安穩。
可偏偏在某些時候,你又像個小孩。
在外面時,你總像個大人,少言寡語,不愛多解釋什麼,卻總會先伸出手牽住我,彷彿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別怕,有我在」。那份安靜裡有種無聲的堅定,比任何甜言蜜語都更能讓我安心。
可一回到房間,你又變得像小孩一樣黏人。講話時喜歡湊得很近,睡著的時候還會把頭埋進我胸口裡蹭一下,像是要在確定我的存在後才真正能安穩下來。
這種落差讓我無所適從——一邊覺得自己陷進去太快,一邊又忍不住被你拉得更深。
房間很安靜,安靜到能聽見冰箱壓縮機啟動的低鳴,還有窗外偶爾呼嘯而過的機車聲。我忽然覺得,比起任何承諾,這些細碎的聲音更真實。因為此刻的我們,的確在一起。
從那晚起,我們沒有再談「要不要在一起」,卻每天都以「在一起」的方式生活:訊息總以「到家」收尾,出門誰走在外側不用多說。你不太問,但總用行動回應我。我若主動抱你,你會下意識抱得更緊;我先牽手,你會扣得更實;我忽然踮腳親你,你只會托穩我的後腦,讓那一下落得更踏實。
你的休假不固定,但只要有空,你總會出現在酒吧門口等我下班,陪我走回家,然後抱著我一起睡。你曾經說過,喜歡在我身邊睡覺,因為覺得很安穩。那句話在我耳裡有一種反差的重量:你的工作總充滿不確定,卻在我這裡找到安穩;而我,因為年齡與未來的焦慮,反而常常在你懷裡才能放下。
某晚,我終於還是問出口:「你為什麼總是抱那麼緊?」
你沉默了一下,看著前方,語氣比平時更低:「因為我不知道下一秒,還能不能這樣好好抱著妳。」
那句話輕得像風,卻沉入我心。我聽得懂。因為你深夜常延遲回訊,因為你的休假總是忽遠忽近,因為你的生活裡有一些危險而嚴格的部分,是我看不見卻存在的現實。
我沒有追問,只是更用力地回抱你。
你祈禱的是現在,而我害怕的是未來。
可我仍舊沒有鬆開,只讓自己在你懷裡更沉一點——假裝這樣的擁抱,能替我們抵擋時間,抵擋那些不願說破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