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被動受惠於NVIDIA策略投資傳聞與代工/生態鏈想像;以實際產能與代工進度驗證。
🔹 NVIDIA→Intel持股消息:市場多空解讀,但偏正面視為策略性合作或供應鏈綁定;避免過度解讀單一新聞。
🔹 矽晶圓:於垃圾盤中相對強勢;可能進入休息/橫盤後再輪動,留意報價/擴產節奏。🔹 台積電:權值走強帶動大盤右上;同時出現『垃圾盤』現象。N2漲價傳聞存在;強勢時資金對中小型股出現輪動。
🔹 美光(Micron):財報亮點一般但出貨與ASP上升;重新開啟報價→短期可能進入『壓力測試』期,股價與族群或震盪。
🔹 記憶體(DRAM/DDR3/NAND):DDR3帶頭漲、NAND開啟新一輪報價,報價+20~30%,台灣部分合約價傳+50%;缺貨與漲價為主軸。策略:追蹤即時報價、分辨NAND漲價≠必然拉抬DRAM的錯置。
🔹 TDK / Murata / 太陽誘電(日本):股價強勢領先;可能反映全球補庫/漲價預期。以其法說/指引作為風向球。
🔹 國巨:尾盤轉強;與同業共振但漲價未證實。以存貨天數與接單動能判斷趨勢。
🔹 華新科:盤中強勢(傳聞漲價);實務尚未確認實際調價,留意公司對於MLCC/厚膜電阻報價說明。
🔹 被動元件(整體):台灣傳出漲價傳聞,海外巨頭暫未證實;以日系龍頭走勢強勢為參考,等待正式調價訊號。
🔹 PCB板材:前期已有漲價潮;以報價/合約價為先行指標,搭配出貨動能驗證。
🔹 BT基板:穩定小幅調漲;觀察下游客戶(網通/手機/AI伺服器)訂單持續性。
🔹 ABF基板:傳出5–8%漲價;追蹤合約價/報價變化與產能稼動率,評估毛利修復與ASP承接度。
🔹 普瑞 vs 祥碩(錯誤比較示例):市場有時以錯誤同業比較進行炒作或打擊;研究應回到產品線/客群/規格差異。
🔹 Alchip(推測,*lchip*):傳為AWS世代切換之潛在分配受惠;需以實際投片/流片與營收占比驗證。
🔹 Marvell(推測供應鏈):可能參與下一代雲端/AI網通或加速器供應鏈;以訂單能見度與指引為依據,配合技術面。
🔹 Amazon / AWS:市面多空消息雜;實務未見明顯砍單。留意世代切換(訓練晶片第3→第4代)帶來的供應鏈重新分配。技術面破底需嚴格風控。
🔹 Oracle:持續重押AI基礎設施;供應鏈受惠需看資本開支/機房擴產節奏。
🔹 台光電:利空傳聞不會即刻全崩,通常呈階段性下跌;中長期仍看結構性需求,切勿短線情緒化。
🔹 Nor Flash(題材股):跨VR/車用/衛星/蘋果供應鏈等題材,易吸引追價;建議以基本面與報價/訂單驗證佐證行情。
🔹 穩懋:題材豐富但歷史上易傷新手;操作需保守、留意產業循環與客戶拉貨節奏。
🔹 Tesla:題材多、波動大、易成新人殺手;建議控管部位與設定停損,避免情緒化加碼。
🔹 社群情緒(新人殺手):高知名度標的在高檔易推波助瀾,回檔時情緒反噬(例:Tesla);避免追高、嚴守紀律。
🔹 停損與風控:設定技術面停損(跌破關鍵位就撤),即使基本面看好也要遵守;防呆點未被觸發時可視為潛在買點。
🔹 量化選股/均線策略:不以固定天數/幅度為買點;第一道篩選為均線多頭排列且發散,觀察後續趨勢與量。
🔹 NVIDIA:長期多頭案例;若以操作面,優先看均線多頭排列與量能,避免用『幾日漲跌%』作硬性條件。
🔹 詐騙/銀行規範(系統風險):詐騙案件上升、銀行防詐更嚴,資金流動可能受限;投資人需預留彈性資金與出入金時間。
單集重點
---------------------------------------------------------------------------------
08:05:台積電帶動大盤與垃圾盤現象
市場新聞:台積電強勢帶動台股大盤指數上升,但同時造成『垃圾盤』現象,資金集中在台積電,中小型股表現較差,形成輪動格局。
08:44:垃圾盤觀察與資金輪動
市場新聞:垃圾盤不再被視為壞事,因為仍有資金逆勢流入其他族群。主持人觀察到矽晶圓與記憶體族群強勢,但近期可能進入休息期,資金將轉向其他題材。
09:31:NVIDIA投資Intel與台積電漲價傳聞
市場新聞:NVIDIA買入Intel股份被視為正面消息,有助於消弭市場利空。同時市場傳出台積電N2製程可能漲價,為半導體產業增加變數。主持人提醒短期不必過度執著解讀單一事件。
09:57:台積電帶動中小型股輪動
市場新聞:台積電轉強帶動市場資金流向其他中小型股,顯示輪動加快,市場情緒快速切換。
10:19:美光財報與記憶體價格上漲
市場新聞:美光財報表現一般,但出貨與ASP提升。記憶體報價重新開放並上漲20-30%,台灣部分代工合約價漲幅甚至達50%。記憶體族群持續走強。
10:48:漲價成績差異與壓力測試
市場新聞: 操作反思:討論過去與現在的漲價與成績差異;提醒需注意供應端(鎂光)已開始重新報價,可能帶來壓力測試;結論:需求可能存在,但要觀察後續價格與報價變化。
11:04:突發事件與通路跟進漲價
市場新聞:說明市場上因突發事件或供應端暫停報價,會導致短期緊縮與跟進漲價現象;指出通路也會跟著上調價格。
11:23:漲價後回跌假象的警示
市場新聞: 操作反思:回顧過去有多次漲價後回跌的假象,提醒本次雖氣氛不同但仍需小心,報價打開時可能出現壓力測試,市場會出現等待與壓抑。
11:41:事後整理與新領漲族群觀察
市場新聞:提到需觀察事後整理、市場預期與後續變化;說明群體性休息或橫盤階段可能出現新領漲族群。
11:56:盤面輪動與反彈候選
股票操作: 市場新聞:觀察盤面輪動:部分標的先跌後成為反彈候選;提醒注意中小型股在盤中被殺後可能出現搶反彈的機會。
12:12:封裝與被動元件族群走強
提及標的: 市場新聞:指出盤面強勢族群包括封裝與被動元件概念股;有傳聞被動元件可能漲價,需留意相關報價與確認。
12:32:華新科與國巨漲價傳聞
提及標的: 市場新聞: 操作原因:明確提到公司:華新科、國巨(被動元件廠)被市場注意並被檢查是否有漲價;初步了解尚未確認真正漲價。
12:49:全球同業對比與先知買盤
市場新聞: 提及標的:觀察到華新科與國巨強勢,並比較日系同業(TDK、村田等)也走強,暗示全球供需可能有變化,帶來投機與先知買盤。
13:08:被動元件新契機的觀察
市場新聞: 操作原因:主持人會繼續觀察被動元件是否出現新契機;認為漲價有可能發生,但目前利用率尚未特別高。
13:25:全面性漲價的通膨跡象
市場新聞: 市場觀點:指出市場出現全面性漲價(通膨情形),例舉PCB板材、ABF、BT等都有漲幅(約5–8%)。建議關注這類可追蹤報價的材料與供應鏈影響。
13:47:漲幅補充與電容跟進
市場新聞:補充多方觀點:漲幅可能低於5%但仍在漲;被動元件(例如電容)也可能跟進漲價,形成全面性漲價趨勢。
14:03:記憶體缺貨議題
市場新聞: 提及標的:核心議題為缺貨與漲價;提及記憶體(DR)相關供給端退場導致某些規格可能短缺,需追蹤記憶體報價與供應情況。
14:19:DDR3漲價成領頭羊
市場新聞: 提及標的:強調DDR3等記憶體規格近期大幅上漲,可能成為領頭羊;建議持續追蹤報價以判斷漲勢延續性。
14:35:公告與即時報價落差
市場新聞/操作原因:提醒公司公告與市場報價不一定同步,很多漲價是即時性的報價變動;投資者可透過報價變化做先行觀察再驗證。
15:03:AI圈流言與情緒面
市場八卦/ 市場新聞:談及AI圈流言(馬斯克在X上的評論、Anthropic競爭態勢等),屬市場傳聞與情緒面,不具直接交易指示但可能影響相關AI/伺服器族群心態。
15:21:AI技術競爭與投資情緒
市場觀點: 提及標的:討論AI技術競爭態勢,提到grack(可能指某AI模型)與OpenAI、Google的相對表現;這類技術討論可能間接影響相關供應鏈與投資情緒。
15:40:交換器掉單傳聞
市場新聞: 提及標的:傳聞台系交換器供應商可能遭遇掉單或被取消訂單的情況(與AWS相關);建議查證供應鏈真實情況。
16:00:AWS供應鏈風險
市場新聞: 操作原因:討論相關AI/供應鏈表現不佳可能帶來下修風險;同時提到台灣某為AWS供應板材的廠商被傳出可能有不利消息,需自行確認。
16:16:市場傳言與放空疑慮
市場新聞: 市場情緒:表達對市場傳言是否為集體放空或刻意打擊市場的疑慮,反映情緒面與傳聞風險。
16:32:亞馬遜相關壞消息與同業比較
市場新聞:市場開始傳出多項針對亞馬遜的壞消息,並延伸到AWS與相關供應鏈。主持人提及在七巨頭中,Amazon今年表現最差,與Tesla、Apple形成對比。股價低迷時常伴隨大量負面消息。
17:02:Apple AI策略與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Apple即使缺乏自家AI,仍可透過第三方應用(如Google AI)在iPhone上使用,因此市場對Apple AI不足的批評逐漸鈍化。焦點更多轉移至Amazon的疲弱表現。
17:21:Amazon供應鏈與下一代晶片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實際上並未看到Amazon明顯砍單現象,但供應鏈在籌備第四代產品的分配,可能涉及台灣的*lchip*與美國的*Marvell*。顯示市場傳聞與實際情況有落差。
18:07:技術面觀察與停損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強調技術面的重要性:無論基本面故事多吸引,只要股價跌破支撐,許多人會選擇停損或轉換標的,顯示操作上仍需風險控管。
18:39:AI競爭與市場觀察
市場新聞:AI產業競爭持續,主持人提及市場可能對某些AI模型性能存疑,導致負面消息擴散。但他認為AI競賽是長期過程,不易馬上決勝負。
19:11:台灣市場小作文與假消息
市場新聞:主持人觀察到近期有X帳號以日文或英文發表與台灣題材緊密的內容,懷疑是假帳號或翻譯文,可能用來影響市場情緒,例如ABF、板材漲價等話題。
20:07:市場下跌節奏與光電產業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享台光電案例,指出市場下跌通常是漸進過程,不會瞬間崩盤。雖然利空消息頻傳,但中長期市場仍在擴張。
20:49:AI市場零和思維與泡沫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AI市場並非零和競爭,目前仍在擴張期。雖然存在泡沫,但短期內未必會立即破裂。提及*NVIDIA*、*Oracle*在AI的積極投資。
21:14:市場炒作與誤導比較
市場新聞:主持人批評市場操作風氣,有時會錯誤比較不直接競爭的公司(例:*普瑞* vs *祥碩*),用來炒作或壓低股價,提醒需謹慎判斷。
21:39:停損點與風險防呆
股票操作:主持人分享個人操作策略:即使看好某標的,仍會設立技術面停損點,若跌破關鍵位視為風險信號,避免因假消息或市場操作遭受重大損失。
22:16:防呆機制與買點策略
操作反思 / 風險管理:主持人談設置防呆(風控)作為買點策略的一部分;把防守條件視為潛在買點,強調事前規劃以降低情緒化賣出。
22:34:波段與震盪思維
市場觀念:說明股價走勢常有波段與震盪,不是單向直線上漲;提醒投資人要有波段思維與忍耐。
22:49:時間尺度與交易心理
市場觀念 / 交易心理:提醒投資人注意短期波動與壞消息拖累個股;長期趨勢與時間尺度(週/月K)更重要。
23:09:人性與紀律考驗
操作反思 / 心理:強調投資過程考驗人性,需管理情緒與紀律。
23:49:Tesla作為新人殺手
提及標的 / 標的分析:討論 Tesla 作為「新人殺手」,容易讓新手追高或被情緒左右,並舉出台股中也有類似標的。
24:05:題材豐富與波動風險
標的特性分析:比較 Tesla 與台股中像穩懋等「題材豐富」公司,指出題材多、參與者多容易造成劇烈波動與新手受傷。
24:24:熱門題材的投機行為
提及標的 / 題材討論:解釋 Nor Flash、VR、電動車、衛星、Apple 供應鏈等題材,因場景多吸引散戶,形成波動與投機行為。
25:03:社群媒體的情緒放大
市場新聞 / 情緒觀察:描述社群媒體對股價情緒的放大:追高時吹捧、下跌時罵聲四起,導致波動放大。
25:35:龍頭股與高波動股比較
比較分析 / 風險提示:比較美股龍頭(如 Tesla)與台股高波動標的,指出雖然殺人效應存在,但整體表現與風險特性不同。
25:58:小資族理財建議
操作建議 / 個人理財:對小資族建議:先專注工作與存錢累積資本,再透過投資放大;避免過度追求速成。
26:15:不同資產階段的策略
市場觀念 / 風險教育:提醒投資人警惕詐騙與投機心態,說明不同資產階段需不同策略(存錢 vs 資本運作)。
26:32:資產累積路徑
投資階段建議:建議先靠工作與儲蓄累積初始資金,再進入投資放大資本。
26:48:理財觀點的包容性
觀點整合:對不同理財觀點表示包容,強調角度差異而非誰對誰錯。
30:05:自營與經營的複雜性
市場觀察:主持人指出自營(股票與公司經營)比在職場更複雜,需要更全面能力與人際協調,暗示投資與經營的難度與風險。
31:16:創投與資金運作經驗
提及標的:主持人透露自己有投資許多生意並涉入創投,展現其資本運作與佈局經驗。
32:12:現股 vs 融資的風險
股票操作 / 操作原因:聽眾以現股操作(未用融資);主持人討論融資的原因、風險與外界勸阻。
32:46:看盤習慣與社會因素
市場相關行為:討論聽眾看盤的日常習慣,與節目爆紅或家庭因素影響下的交易與分享,反映市場社會面。
37:39:被動元件投資疑問
提及標的:主持人被問到對被動元件的看法,顯示聽眾對此標的的關注。
37:55:黃牛票與買call比喻
市場新聞:聽眾將黃牛票炒作比喻成買call,點出「高價低流通」的市場性質。
38:10:被動元件漲價傳言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享產業觀察:海外巨頭未漲價,但台灣有漲價傳言,提醒可能是消息操作。
38:31:日本被動元件強勢
市場新聞:日本被動元件龍頭股價表現強勢,主持人建議持續觀察,暗示產業仍有支撐。
38:50:NAND漲價與錯置操作
操作反思:主持人回顧經驗,指出市場錯置操作:NAND漲價時投資人卻追DRAM,提醒不要過度自信,要觀察實際動態。
39:17:謙卑的投資心態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市場龐大且不可預測,投資需保持謙卑。
40:28:量化選股的困惑
提及標的:聽眾詢問用機器學習選股如何定義上漲/下跌(短期波動 vs 長期趨勢),表達對指標定義的疑慮。
40:44:均線多頭為篩選條件
股票操作:主持人不以固定天數或百分比作買點,第一篩選是均線多頭排列,偏好趨勢確認。
41:05:突破訊號與學習過程
股票操作:分享均線糾結與突破K棒的買入思路,但強調需時間理解邏輯與風險。
41:36:追多頭但觀察量能
股票操作/操作原因:主持人挑選多頭排列且發散的區間,觀察後續趨勢與成交量,暗示需大資金推動。
41:59:權衡與風險管理
操作反思:主持人承認均線篩選雖可能錯過部分漲幅,但反映交易上的權衡與風控思考。
42:50:NVIDIA大漲與投資反思
提及標的/市場新聞:提到 NVIDIA 近期大漲,投資人資產倍增,引發運氣與選股能力的討論,並帶出操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