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去日本旅遊或出差,選擇哪一家「日本電信」來上網,是一個關鍵的決定。不同電信商在覆蓋範圍、速度、價格與穩定性上都有差異。本文整理日本幾大電信商的特色、如何挑選適合的網卡 / eSIM,以及購買與使用上的注意事項,讓你旅行時不必為沒網路煩惱。
日本主要電信商比較
日本有幾家主要的行動通訊服務商,以下是它們在網路覆蓋與適用場景上的比較:
NTT Docomo
- Docomo 是日本最大、基地台最密集的電信業者,覆蓋範圍最廣,市區、郊區、偏遠地區、小島都常有訊號。
- 在 5G 推動上也表現活躍,是許多旅人選擇的首選。
- 若你的行程包含偏遠地區、離島、山區或溫泉鄉,Docomo 一般能提供最穩定的支援。
KDDI / au
- KDDI(品牌為 au)在都市地區的網速與穩定性優秀,尤其在人潮眾多的交通樞紐、車站、機場等處,表現很好。
- 在郊區或偏遠地帶可能稍弱於 Docomo,但對主要停留在大城市的旅客而言是高 CP 值選擇。
SoftBank
- SoftBank 在熱門都市區(東京、大阪、京都等)表現不錯,速度快、連線品質好。
- 但在偏鄉或山區的訊號可能就不如 Docomo 或 KDDI 那麼穩定。
Rakuten Mobile
- Rakuten 是較新的電信品牌,價格比較親民、方案彈性高,但基地台佈建還在進行中,覆蓋範圍與穩定性尚未與前三家匹敵。
- 適合留在都市生活、或對網速要求沒有那麼高的旅客選擇。
怎麼選適合你的「日本電信」上網方案?
除了看電信商名稱之外,以下幾個因素也是決定選擇哪家日本電信服務的重要依據:按照行程地點選擇
- 若你的行程有到北海道、九州、離島、山區,建議選擇 Docomo 或搭配 Docomo 資源的網卡/方案,因為覆蓋最全面。
- 若行程主要在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大都市區,那麼 KDDI 或 SoftBank 也能提供優秀體驗。
- 若旅遊行程範圍狹窄、停留時間短,性價比高、價格便宜的 Rakuten Mobile 可能是可考慮方案。
根據使用習慣與流量需求
- 輕度使用(查地圖、傳訊息、瀏覽旅遊資訊):小流量方案就能應付。
- 中度使用(社群媒體、拍照上傳、YouTube):建議選擇 1–3GB/天或吃到飽方案。
- 重度使用(直播、追劇、多人連線使用):建議選擇不限流量或較高流量方案,並選擇穩定電信商。
考慮是否支援 eSIM
現在許多日本網卡方案提供 eSIM 版本,不用換實體卡,只要掃 QR Code 即可使用。若你的手機支援 eSIM,是很便捷的選擇。
要使用 eSIM 前,請先確認手機是否支援此功能(可撥 *#06# 看是否有 EID 條碼顯示)
考慮熱點分享與多人上網需求
如果你要讓筆電、平板也能上網,那你選的網卡或 eSIM 是否支援熱點分享就很關鍵。但要注意:部分網卡啟用熱點後可能會降速或有限制。
若多人共用上網,另一個選擇是租 WiFi 分享器,此方式不限單手機,較適合團隊旅行。
在台灣買 vs 到日本當地購買(h2)
在台灣先買的好處
- 價格通常比日本當地現場購買便宜,因為沒有現場等待或海外溢價。
- 能事先準備好卡片或 QR Code,抵達日本就能用,不用擔心落地沒網路。
- 有中文客服、操作說明、購買流程支援,比在日當地買更省心。
到日本當地購買的情況
- 機場、便利商店或電器行常有 SIM 卡販售,可臨時補網路需求。
- 缺點是價格比較高、選擇可能少、語言溝通可能有障礙。
- 若你旅程變動性高或臨時決定,當地買是一種備案方式。
範例方案與價格
下面是根據 WiFi-Mi 提供的幾種日本電信方案範例與價格(僅供參考,實際價格以官網為準):
Docomo 原生卡方案
- 實體 SIM 卡及 eSIM 版本皆有提供。
- 天數與流量選擇多樣,例如:3 天、5 天、7 天、10 天、15 天、30 天。
- 價格依流量與吃到飽或每日方案差異。
KDDI / au 方案
- 同樣提供 eSIM / SIM 卡方案。
- 在都市區表現穩定,是高日常使用者的選擇。
小結:選對日本電信,上網無後顧之憂
選擇日本電信服務時,不要只看價格,覆蓋、穩定性與使用習慣更重要。若你的行程有跨城市、跨區域走動,選擇覆蓋最廣的 Docomo 是最安全的;若你只在都市活動、希望平衡價格與性能,KDDI 或 SoftBank 也是不錯選擇;Rakuten Mobile 則適合對覆蓋範圍要求較低、想省費用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