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ena)這集戲裡戲外都很有意思,戲內講的是台商在戰爭前夕想辦法帶著老婆兒子逃難到中國,處在各種焦慮低潮被夾在中間的故事、戲外則是真實世界中最擔心零日攻擊的影響,來自政治界與無名網軍到處潑糞攻擊、想要人格毀滅導演羅景壬與零日攻擊整個系列創作的真實惡意。整個影集的創作其實就是要透過戲劇的呈現去引起社會的對話,但我們看到的不是針對問題的討論,而是企圖對創作者抹黑、打壓、噤聲的協同攻擊,這對於未來我們可能遇到的威脅意義是什麼,自是不言而喻。
防雷小段落,在現今全球政治環境丕變轉向時、零日攻擊做為討論中國因素與戰爭侵略的作品雖然得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也是極具前瞻性的作品,雖然受到部分立場不同的打壓與汙衊,但也凸顯出這類題材在台灣影視產業中的關注與潛力,支持放映零日攻擊的本土影視通路、多多討論零日攻擊各集的作品,就是支持更多的優質創作。台商本來就是一個很特別的群體,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一直到2020年疫情前,到中國做生意在台灣社會裡面並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縱使中國常常透過台商對台灣政治上下其手,但以郭台銘為榜樣、商人無祖國、先賺錢再說一直都是許多人心中普遍存在的概念,但隨著中國攻台的政治意圖越趨明顯(還記得2022年中國開始軍機繞台飛行的討論嗎?)、內外的經濟指標收縮、政治與司法更為嚴厲,中國將所有事物武器化的慣例下,台商的角色就越來越受考驗。
在劇中戰爭氛圍越趨濃厚的環境下,有錢人出現移民潮紛紛將家人轉移到國外,而陳志豪(戴立忍飾)則在想辦法搶機票,帶著妻子李佳如(潘慧如飾)與兒子陳禮維(林澤楷飾)到自己以前待著的上海,志豪一邊透過自己公司的合夥人嘗試、一邊還要透過中國的協會幫妻子與失智的岳父想辦法,但在這種政治緊張時刻,連前往中國的機票都是一位難求,漲到了完全不合理的價格,家人還要因此受到鄰居敵視、同學的霸凌。我想這種要打仗了還想要逃到敵國的設定並不誇張,據2023年主計處統計至少還有21萬台商在中國工作,衍伸的眷屬、學生就更多了,而台商本來就是一群政治屬性很強的商人們,在疫情2020年就有徐正文為首的台商組包機團回台、但執行前後都受到國台辦等單位上下其手、拿來作為攻擊台灣政府的人質籌碼,若劇中類似的戰前情境放到現實世界中,恐怕不會像志豪在台灣這麼溫良恭儉讓打微信求機票,搞不好會有非常多台商會帶著家屬們組團包機逃到中國、甚至抗議政府為什麼不給人逃命的機會,對他們而言要被當人質永遠有更重要的人在前面排隊、能夠保命最重要,1949怎麼來的那就怎麼回去。
有意思的是在機票線之外,社群網站其實也呈現了家裡不同人物的價值觀,志豪的動態牆裡面多是支持和平協議的大外宣與表態、禮維滑到的資訊多是保衛台灣或呼籲禁止轉傳假新聞的訊息、雖然我們沒辦法看到佳如的訊息動態,但是可以看到她的搜尋多是有關機票、腎臟的討論(這也暗示了禮維的身體狀況),在演算法的近年強力介入下,眾人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也越來越分歧,但這也造就了在中國出生、台商家庭長大的禮維,反而有了與父親完全不同價值觀的展現,後來發出了反對中國侵略、主張台灣獨立的社群動態。
談到禮維,應是高中生年輕健康的體魄,但在劇中吃藥的頻率卻比他人高上許多,吃飯前後必有服藥的畫面,跟女朋友視訊聊天前也要吃藥,到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禮維小時候有移植腎臟的手術,必須三餐服用抗排斥藥物,而這是禮維能夠延續生命的方式、在戰爭中是否能夠安全存續的關鍵,可以說是整家人其實最在意的就是禮維、甚至不計一切毀譽想盡辦法取得飛到中國上海的機票,但這也是父母必須要回頭面對的魔鬼交易,縱使佳如曾經支持香港雨傘運動、禮維支持台灣獨立,但他們的政治表態能對得起以前透過關係去塞錢換來另外一位小男孩的腎臟嗎?至此我們也終於了解志豪的苦衷與佳如的矛盾。
佳如就劇中的塑造而言,應該是個在乎公平正義、敢做敢當的積極人設,不怕與鄰居起衝突、曾為了績效獎金申訴勞工局、也關心香港雨傘運動而參加連署,但禮維換腎的交易也是她一直逃避面對的問題,我想多數人都知道這在道德上有爭議、但真的親友出現一樣狀況時,不少人都還是會以親友優先,而這些困難抉擇之外我認為真正要責怪的應該還是中國共產黨把人體器官作為買賣,製造出來的道德困境。
回到家庭討論,在志豪煩惱機票之外,佳如也需要面對禮維與自身失智父親的照顧問題,作為家庭女兒及母親的角色,在這個戰前社會逐漸失能的環境中,她都必須親力親為,兒子禮維身體健康、在校園受到霸凌的關注、將失聯已久的父親從安養院接回,她與志豪面對的壓力不同,但無法逃避的家庭關係也只能讓她勇敢面對,要照顧父親也就只能留在台灣,畢竟打不打仗日子都還是要過,可以慶祝就要好好慶祝,只是沒想到志豪竟然在生日當天提出離婚協議實在是煞風景,但簡體版的應該不影響在台灣的生活吧?
而在本集中一直被夾在各種困頓之中的志豪,除了一直想要解決的機票問題與家庭關係外,原本在上海與合夥人的建設公司也讓他心力交瘁,這些問題每天追著讓他只好出門假裝談生意,實際上是搭公車到遠處的公園步道尋求逃避,在片中偶遇的黑衣女生小雪(王渝萱飾)似乎是有看穿真相的神力,但我想更像是志豪心理與部分妻子形象的投射,自己也管不了戰爭、趕快打一仗趕快和平、合夥人王宇被國安抓走了、只有自己知道保險箱在哪裡要趕快去中國、這幾句話從志豪嘴裡說出來也不違和,也許小雪講出來的某些話就是志豪打定主意的決定句。
雖然在劇中百般折騰,但最後還是因為妻子佳如的關係,落得即使簽字離婚還是因違反反分裂法被註銷機票的下場,若重看影片最開頭的話,點蠟燭、佳如提出離婚協議的場景似乎是他心裡所想的畫面,但畫面中的兩人卻疑惑的轉向角落、看向憤怒不耐的志豪,對比後段實際發生志豪向佳如提出離婚協議的畫面、以及結尾憤怒不耐的志豪又在同一場景接上餐桌與佳如面對的畫面,實在意味深長。
劇中家庭的三人都有種讓我覺得在戰前環境下充滿不得已的感覺,但面對敵國的侵略下又有哪個家庭能完全沒有關係的呢?我想這集呈現的就是陳志豪一家在戰前亂流中掙扎的台商縮影,深刻地揭示了國家層級的政治衝突,最終都會無情地撕裂並考驗每一個個體的道德底線與家庭羈絆。當個人安危、家庭責任與政治立場被迫交鋒時,沒有人能全身而退,所有的選擇都成了無奈的「魔鬼交易」,而這也是台灣社會在面對未來潛在威脅時,最值得深思的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