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最貴的手機,連最基本的功能都失靈?蘋果每年發佈新機,總能引爆全球科技熱潮,但今年 iPhone 17 系列的登場,卻是伴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訊號災難」!這不是小問題,而是直搗手機最核心的功能——通話與連線。
這款被譽為年度旗艦的頂級設備,居然讓近五成的用戶在面對訊號時感到焦慮不安!過去我們經歷過「天線門」(Antennagate)、「彎曲門」(Bendgate)的風波,而現在,iPhone 17 似乎正在為自己鑄造一座新的恥辱柱,有人已經戲稱這為「天線門 2.0」!當手機無法撥打電話或傳送簡訊時,它瞬間就從高科技智慧型設備,變成了一台「昂貴的照相機」。
天線升級,訊號卻大跳水?
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這次受災最嚴重的竟然包括了 iPhone 17 Pro 機型。蘋果為了提升蜂窩網路接收能力,特別重新設計了 Pro 機型的天線,甚至採用了更大的天線表面積。理論上,訊號理應更穩定、更強勁。然而,實際用戶的回饋卻是截然相反的「大跳水」!無論你使用美國的主要電信商 T-Mobile、AT&T、Verizon,還是虛擬行動網路業者 (MVNO),用戶都回報了相同的困境:通話中斷、訊息傳送失敗,以及 4G/5G 訊號在不穩定的狀態下瘋狂切換。許多老用戶哭笑不得地表示,在以前 iPhone 15 或 iPhone 16 訊號滿格的地方,全新的 iPhone 17 卻頻繁地從滿格 5G UW/5G+ 瞬間掉到「無服務」或 SOS 模式,然後在 15 至 30 秒後才痛苦地連回 LTE 網路。更有甚者,Pro Max 機型用戶透露,即使手機介面顯示 5G UW 滿格,網路連線卻會突然消失,必須手動開啟和關閉飛航模式才能恢復。這種不確定性,讓所有 iPhone 17 的「拓荒者」(Trailblazers)都成了等待修復的白老鼠。
軟體作祟還是硬體背鍋?用戶自救的「降級」密技!
這場訊號風暴的背後,究竟是軟體 Bug 惹禍,還是硬體設計出了問題?目前業界和用戶社群的意見呈現出近乎 50/50 的拉鋸戰。有一派專家認為,由於出現問題的用戶比例並非百分之百,且部分用戶在升級韌體(例如 iOS 26.1 Beta)後,訊號強度和數據速度獲得了「重大改進」,這極有可能是數據機韌體(Modem Firmware)或 iOS 軟體在處理網路頻段切換時出現的「調校錯誤」。蘋果的高級顧問們雖然承認工程師正在處理,但尚未給出確切的修復時間表。
然而,在官方修復到來之前,廣大用戶卻找到了極為諷刺的「自救」方法:手動關閉 5G,強制使用 LTE 網路!。用戶發現,一旦從 5G Auto 切換到 LTE,連線中斷的問題便迎刃而解。這讓人不禁感慨:我們花了重金購買支援最新 5G 技術的旗艦機,結果卻被迫回到 2025 年還在使用 LTE,這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 機型似乎搭載了不同的數據機(Apple 自家設計),而 Pro 機型據稱使用了高通 Snapdragon 數據機。然而,目前看來,無論是 Pro 系列還是基礎的 iPhone 17,甚至包括 Air 機型,都有用戶回報了類似的連線不穩和 Wi-Fi 中斷問題。這讓問題的診斷更加撲朔迷離。
除了訊號,iPhone 17 還有哪些讓人「吐血」的災情?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訊號單一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iPhone 17 系列的首次推出,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倉促且粗糙」。首先是系統穩定性。 與新機一同發佈的 iOS 26 系統,被用戶抱怨充滿了各種小故障和視覺錯誤(Visual Bugs)。不僅通話會中斷、Wi-Fi 連線不穩定,甚至連 FaceTime 和螢幕共享功能都有錯誤,手機還會不時地自行重啟。其次是讓人心痛的耐用度問題。 許多用戶回報,由於採用新的鋁製機身,iPhone 17 非常容易刮傷。尤其是在深色外觀的機型上,刮痕更加明顯,這讓「刮傷門」(Scratchgate)爭議再次浮現。有些硬核用戶戲稱,沒裝保護殼的人根本就是在「裸奔人生」(rawdogging life),活該遇到這些問題!諷刺的是,蘋果花了這麼多時間設計手機外觀,最終 98% 的 Pro 用戶還是得套上殼來保護這「嬌貴」的機身。
總而言之,iPhone 17 系列的發佈面臨著多重挑戰。雖然蘋果的客戶服務部門正在承認這些問題,並允許用戶退貨或送修進行重置,但對於那些渴望第一時間體驗新技術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令人沮喪的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