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書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我和減肥餐的關係—看起來很有希望,實際上不一定有用。所以現在的新策略是:凡是覺得有興趣的書,先借不買。讓圖書館當我的「思想試衣間」。
這次借了《破框思維的技術》,是由我先生到圖書館取書。他好奇我看什麼書?我簡單介紹並告訴他:「作者Sheena Iyengar是盲人喔。」他非常佩服地說:「哇,那她一定超有洞察力!」沒錯,作者的確看不見,但她看透的世界,反而比我這「眼明心盲」的人還要清楚。
書中最打中我的,是那個簡單卻又重要的:「選定問題」。
乍聽平凡,卻是本書的關鍵密碼。在職場中,常常遇到不瞭解核心問題所在的同事,雖非討論創新研發,但不瞭解核心問題,徒增無效討論,浪費時間,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效率低下。若能在一般日常工作或生活當中遇到的各式小問題就練習依據破框思維的技術去處理與解決,久而久之,定會習慣這樣的思維方式,我想「創新」將不久而至。
如何找出核心問題,作者建議我們,把所有想解決的問題都寫下來—
不是打在手機備忘錄那種三天沒打開的版本,而是真的寫。因為書寫的過程,有助於我們思考並再次確認該問題內容。當重複地寫、重複地想,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心真正想解決的那個。這讓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本書,《如何在週末賺100萬》—標題聽起來像詐騙簡訊,但裡頭說的邏輯很破框:先找出你最想解決的問題,再設法把解決法式分享出去。結果不只幫自己,也可能幫到別人,順便幫帳戶充實一下。
回到現實,我也經常在想:除了朝九晚五,還能不能多創造一份收入?
AI、斜槓、副業、創業—每次都想得頭頭是道,卻始終停留在「理論致富」階段。或許問題不是我不夠努力,而是我沒寫下真正的問題。破框思維告訴我:創新不一定要改變世界,能先改變自己慣性的思考,就是突破!
我決定從現在開始,不只是讀書,要動筆。破框,不一定要打破世界的規則;有時候,只要打破自己「不願動筆」的習慣,就是革命的開始。要是有一天我成了週末創業的百萬富翁,可別太驚訝—我只是照書上的方法,把問題寫下來,並選對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