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誰說選擇是理性的: 揭露選擇背後的真相,轟動學界與商界的經典之作》之心得
讀完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培養某領域的專長,是應付眾多選項的方法之一」,作者認為專長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選項的特質,提升處理選項數量的能力。
「提供顧客越多選擇,不代表獲利就越多」,書裡提到經典的「果醬實驗」:超市擺出30多種果醬時,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但真正掏錢的人少得可憐;反之,縮減到6種選擇時,成交率反而大幅提高。選項多≠賺更多。
對商家而言,限制選擇可以幫顧客聚焦,縮短他們在「猶豫地獄」的時間,讓他們更快下單。還可以高效運用資金被庫存,但限制選項,是否剝奪客人選擇的權利?是另一個問號?
作者提到,面對眾多選項時,有一種武器特別好用——培養某領域的專長。對消費者來說,專長像濾鏡,能自動排除不必要的雜訊。對商家來說,專注於打造專業形象,能讓顧客更容易信任並跟隨你的推薦,省去他們的選擇痛苦。簡單說,有專長的人不是選項少,而是眼裡只剩對的選項。這感覺就像別人還在糾結要哪罐果醬時,你已經開吃烤吐司了。
但要「懂」些什麼及「懂」到什麼程度,才算有專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對選擇有幫助了呢?還是要到專精的程度才能對做選擇有幫助?
觀察到傳銷的產品銷售會及購物台的銷售演示,是否是一種藉由教育消費者,讓他們認為自己學到某種專長、足以做選擇、選到自家商品是明智的?我曾在銷售保健食品原料公司上班,需要讓客戶了解某原料做成保健食品,被人服用後,在體內的作用機轉是什麼?可以達到對人體的某類好處、效用,客戶覺得有市場,才會購買。營養師為客戶說明時,好像在上課!我們的客戶將成品在購物台販售,要求我們提供專利文件、機轉說明…足資證明他們的產品與眾不同,做成影片在購物台說明,也像在上課,銷售成績斐然。
這些年來,各種銷售通路也以類似的手法進行銷售,消費者長時間接收這樣的銷售模式後,是否真的變「專業」了,覺得在選擇上沒有困難了呢?還是會因為所有的銷售模式都變成這樣,導致另一種選擇困難?本書似乎沒有解答,待我看看新作,是否有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