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摔角手般的力量壓制敵人、善用蠻力的紅色野獸。」
- 組裝複雜度:D
- 英文名稱: Shaldoll Custom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AGE
- 型號:RGE-C350
- 類型:量產型泛用MS
- 用途:對維根作戰
- 全高:18.2米
- 重量:44.2噸
- 塗裝:綠、白
-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
-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
- 模型類別:HGAGE
- 模型編號:018
- 年份:2012
- 板件數量:4+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48(含PC廢件4、一般廢件3)
- 貼紙:14張
故事背景
隨著地球聯邦軍與維根(Vagan)之戰在A.G.140年代愈演愈烈,聯邦軍正式採用這台量產型MS——夏多爾改(Shaldoll Custom)。該機由馬度納工房(Madorna Workshop)以自家的CMS-B/67 夏多爾為基礎開發而成,與RGE-B890 傑諾亞斯II(Genoace II)及RGE-G1100 亞黛爾(Adele)並肩作戰,是民間臨時登錄駕駛員之間相當受歡迎的機體。
為提升機動性與推進力,夏多爾改在肩部外緣增設推進器,使轉向能力大幅改善,同時腳部也追加了輔助推進噴嘴,背包推進器的位置亦重新調整。標準武裝包括德斯槍(DODS Gun)、雙腕光束火神砲(Beam Vulcan)與盾牌。雖然性能全面提升,但在實戰中仍不敵維根的ovm-e 多拉德(Dorado)。
夏多爾改(Shaldoll Custom)於A.G.115年的「驅蝠戰役」結束後研製完成(具體投入服役時間不詳)。在A.G.123年間,它與RGE-B790 傑諾亞斯(Genoace)及RGE-B890 傑諾亞斯II(Genoace II)一同守衛托魯汀基地(Toludin Base),抵抗維根(Vagan)的進攻。
進入A.G.140年代後,夏多爾改仍作為地球聯邦軍主力量產MS之一服役,不過隨著RGE-G1100 亞黛爾(Adele)的量產,它逐漸被淘汰。實戰中,夏多爾改在面對維根新型量產機ovm-e 多拉德(Dorado)時表現吃力,火力與機動性均略顯不足。
即便如此,到了A.G.164時期,這款老舊的MS仍在聯邦軍中被持續使用,並參與了羅斯特羅蘭戰役(Battle of Rostroulan)與拉‧格拉米斯戰役(Battle of La Gramis)等大型戰鬥。
武裝介紹
- 光束火神砲(Beam Vulcan)
內建於頭部兩側,用於攔截來襲飛彈或近距離牽制敵機。 - 光束軍刀(Beam Saber)
收納於背包上的近戰武裝,適合進行白兵格鬥戰。 - 德斯槍(DODS Gun)
由鋼彈AGE-1 基本型所使用的德斯步槍量產化而成,雖威力略遜於原型,但依然可一擊擊墜威鋼MS。 - 盾牌(Shield)
標準的防禦裝備,用以抵擋敵方光束與實彈攻擊。 - 大型光束加農砲(Mega Launcher)
可選配的長射程武裝,發射的強力光束能貫穿維根戰艦的裝甲。
模型介紹
夏多爾改作為AGE第二部的機體,在戲份上可以說不是特別多,本身是基於馬度納工房所提供的機體,係屬於基本機的同時,也讓聯邦與維根有了基礎的作戰能力。
在第一部與第二部的銜接時間,地球聯邦終於從第一部早期那種完全無抵抗力的狀況,到對維根具有基本的作戰能力,其中馬度鈉工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沒。
透過將鋼彈取得的數據與外部資料進一步實現並量產化,加之具有高超的技藝能力,讓跟維根的對抗成為可能。
而夏多爾改作為其中的中堅機體,在模型的設計上相對簡約,但基於AGE本身的設計非常良好,因此在可動上都有不錯的表現,除了黑邊的貼紙多少有點微妙之外,是屬於好做又耐玩的機體。

基本的正面照,造型修長,但一眼可看出是基礎量產機。

其實綠色本身也是比較少見的配色,也象徵了AGE的子供向,讓劇情的色調不那麼沉重。

武裝是繼承自AGE-1的德斯步槍,但做了基礎的簡化。

還有一面基礎的盾牌。

光束軍刀則是收納在背上,配備有一把,收納方式蠻特殊的,但應該很不方便拔出。

結束這一回合。
板件開箱

A板件-42個零件

B板件-24個零件

C板件-23個零件

D板件-7個零件

特效件-2個零件

PC件-36個零件,4個廢件

貼紙-1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