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我們今天來探討「人際關係」這個主題。
在我們談論金錢的投資之前,必須先審視人生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資產,那就是我們身邊的人際關係網絡。
畢竟,我們今天的目標不只是讓銀行帳戶數字變大,而是要達到一個理想中的生活境界——能自由選擇是否工作的財富自由狀態。但是,如果最終財富自由了,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分享,那這樣的「自由」是否還值得追求呢?
正如我們在《蓋洛威教授的人生財富課》中所學到的,關於人生的財富,最核心的領悟是:
一、人際關係:最值得投資的「無形資產」
真正的幸福和財富,往往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
我們需要意識到,最幸福的人,不是死掉時身後留下最多房產的人,而是這一輩子擁有許多美好人際關係的人。
金錢固然能夠帶來快樂,例如當你的薪水從五萬變成十萬時,生活品質會有實實在在的提升。
但是,這種快樂效益會隨著金錢的增加而逐漸遞減。
更重要的是,如果今天為了追求更高的薪水,必須犧牲掉那些構成生活意義的關鍵要素,比如:運動維護身體健康、友誼、以及親密關係,這樣的交換真的划算嗎?
Socratic (蘇格拉底反詰法)反思時間:
我們常會陷入一個迷思,認為只要賺夠了錢,就可以再去彌補失去的友誼或健康。 請問,你是否相信「關係」和「健康」是可以用金錢快速買回或彌補的? 如果時間是線性的、無法倒退,那麼這些犧牲是否會帶來無法挽回的代價?
二、關係的優化策略:從減法開始的投資邏輯
在投資組合中,我們會建議進行「篩選標的」和「分散風險」。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我們的人際關係。
1. 鏡像神經元與學習榜樣
我們天生就會模仿周遭的人,這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在運作。
這個神經元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能從模仿中學習技能。 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大腦負責,為它找到好的學習榜樣。
我們應該讓自己圍繞在那些你欽佩、喜歡的人旁邊。
但現實是:如果你現在的等級只有「1」,那些等級在「9」或「10」的人,很難進入你的生活圈。 他們可能根本不會理會你。
2. 斯多葛哲學的關係篩選術
既然難以直接接觸到高層次的榜樣,我們可以先從更實際的行動開始:
從減法開始,好好篩選你周遭的人際關係。
你身邊難免會有一些朋友,他們習慣只拿不給、自私,甚至以這種個性為傲。
我們常因為「老朋友」的情誼而繼續保持聯絡。
斯多葛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忠告:
絕不要把自己跟以前的朋友們綁在一起,讓自己被限制在跟他們一樣的水平。這樣做會毀了你的一生。你只能選擇:要贏得這些朋友的喜愛而永遠不改變, 還是拋下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想兩者兼得,最後會兩者皆空。
這是一個殘酷但真實的選擇題。
當你完成這個篩選動作,你的生活自然會空出時間。 那就像為你的時間資產進行「部位清倉」, 你就有機會去接觸那些更符合你現在價值觀的新朋友。
三、總結與修煉:人際關係的投資紀律
人際關係的經營,就像是我們在接觸金錢投資前的「修煉」。
這也呼應了投資中的核心哲理:那些看似不那麼聰明、或有些無聊的方式,反而是最聰明的。
好好審視關係,就像審視你的支出一樣重要。
📝 人際關係資產組合分析表

人際關係資產組合分析表
任務與反思
- 實踐減法:找出一位你認為屬於「只拿不給」的朋友,思考如何開始執行「減倉」策略。
- 識別榜樣:尋找你想模仿的榜樣,從社團或新圈子開始接觸。
- 關係與職涯連結:你是否為了職場壓力,犧牲了有意義的關係?如何重新調整?
記住,人際關係的經營需要耐心與紀律。
就像巴菲特將錢放著十年如一日地做功課。 時間,會讓信任與愛產生複利。
用投資的眼光經營關係,讓你的人生,也能擁有情感的複利報酬。
我就是你的光明燈,讓我們一起,用耐心與成長,看見生活裡的複利奇蹟
#人際關係 #成長複利 #投資自己 #情感管理 #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