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由DALL-E 3 提供
有一句閩南語的俚語是這麼說的:「做到流汗,嫌到流涎」,意思是指你努力做事,做到揮汗如雨,但卻被老闆嫌到一無是處。這種心情,相信許多職場人都心有戚戚焉。另外,一談到「加班」,往往也是許多職場人心中的痛。近年來形成的一個網路用語"社畜”,更是把企業中加班的現象污名化成老闆壓榨員工的代名詞。當然,我們不否認的確有些老闆或管理者對於員工有不當的工作指派或不合理的工作認知,這當然不是我們認同的。但是,換個角度想,今天身為職場人的我們,應該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忙了一整天,靜下心來的時候,卻說不出今天忙了些什麼?只知道一個字:忙";如果您曾有過這樣的感覺,那您應該捫心自問:是否真的將自己的工作效率發揮到了高點?還是我們也都只是當個無頭蒼蠅而不自覺,整天瞎忙,卻忙不出個什麼成績呢?[我常跟學員們分享一個小張跟小王買馬鈴薯的小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小張跟小王同個時間進入了一家貿易公司,小張每天努力工作,揮汗加班,但總得不到老闆的賞識;反觀小王每天一派輕鬆,但總是能屢建奇功,因而總是獲得老闆的賞識,一路升職加薪。這看在小張的眼裏很不是滋味,總於有一天,小張鼓起勇氣,找到總經理,跟總經理訴說自己的辛苦,並頗有言詞的抱怨總經理偏心。總經理聽完小張的抱怨後,走到窗邊,忽然看到街上有小販在叫賣馬鈴薯,就叫小張下去看看小販賣的馬鈴薯品質如何,小張馬上應諾就下了樓,不一會,小張回來回報說今天的品質還不錯,總經理接著問,那價格呢?… ]今天,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您就要意識到一個職場上的鐵規則【一等人談的是功勞,二等人才談苦勞】;因為你沒功勞可以跟老闆談,所以只好告訴老闆,我好辛苦,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二點。但換個位置想想,如果你是老闆,有個員工只跟你談苦勞,卻總是拿不出像樣的成績,您對他會做何感想?因此,撇開一些慣老闆或惡老闆,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應該怎麼樣在工作上有效的提升效率,創造價值,「以最少的苦勞,換得最大的功勞」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職場工作方式。
我是潘英杰老師,提供您解決職場問題的跳脫框架思路,咱們下次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