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職場人持續成長的行動節奏力與12項關鍵行為

更新 發佈

 

raw-image

【前言:在變動時代,為職場人生找到穩健的節奏】

職場,不再是過去那個「一份工作做到退休」的線性賽道。

我們身處的,是一個節奏快速、變化劇烈、競爭激烈的時代。能力要求日新月異,專業門檻不斷提升,人際互動更加複雜,機會與風險同時加劇。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穩定成長,單靠努力與聰明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的是 ─ 行動節奏力

這是一種超越時間管理的關鍵能力,它不僅是「會不會做」,更是「持續不斷、有節奏地做好」。它是推動你內在穩定、人際互動、專業發展與職涯規劃的隱形驅動器。

基於這個核心,我展開了這五個章結的內容,帶你系統性地探索:

  • 第一章|行動節奏力,職場致勝的隱形引擎:建立行動節奏力的全觀認知,為你的職場成長鋪設堅實的基礎。
  • 第二章|內在自我管理:成為自己職場成長的第一推進器:先管理好自己,才能駕馭職場挑戰,內在的穩定是所有成長的出發點。
  • 第三章|人際與影響力發展:成為職場協作與信任的磁力場:在多變的人際環境中建立影響力,讓你成為被信任、被認同的關鍵夥伴。
  • 第四章|專業與成長驅動:打造持續進步的專業驅動力:專業是職場的通行證,持續成長則是你的競爭護城河。
  • 第五章|職場成長節奏的總結與行動指南:將前四篇的觀念與行動匯聚,形成完整的職場成長節奏力系統。

這不是一套高談闊論的理論,也不是一時流行的職場心靈雞湯,而是來自真實職場經驗的萃取與實踐建議,為的就是幫助你在自己的職場舞台上,穩健起步,持續突破。

我不教你捷徑,因為成長沒有捷徑。 我想和你一起,找到屬於你的節奏感─那種可以不疾不徐、穩定推進、遇強更強的職場節奏感。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啟動屬於你的職場成長節奏力!

 

第一章|【行動節奏力,職場致勝的隱形引擎──12大關鍵行為的全觀地圖】

在職場這場沒有終點的長跑裡,贏家從來不只是拼命努力的那一個。真正的職場高手,更像是一位懂得掌控節奏的長跑者—知道什麼時候該加速,什麼時候該調整,什麼時候該衝刺。比起一味地拚命,他們更懂得怎麼用「行動節奏力」掌握成長的主控權。

是的,這篇文章,我不談那種「時間管理心靈雞湯」式的口號。我要帶你認識的,是能真正驅動你職場力的底層邏輯—行動節奏力。這不只是「善用時間」,更是掌握行動的節奏、進度與能量分配的能力

為什麼行動節奏力是職場的隱形基石?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 一天忙到焦頭爛額,回頭卻發現沒完成什麼真正重要的事?
  • 設定了一堆目標,最後都變成「等有空再說」的待辦清單?
  • 面對突發狀況,總覺得被時間追著跑,疲於應付?

別懷疑,這些都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行動節奏力沒有被有意識地鍛鍊與管理

在我們拆解職場關鍵行為的研究中發現:

沒有一項關鍵行為可以脫離「行動節奏力」而獨立發揮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

  • 正直誠信,需要你有餘裕堅持原則、不被當下壓力推著走。
  • 主動負責,需要你能掌握節奏、先於需求付諸行動。
  • 有效溝通,需要你在適當時機、用對的節奏進行互動。
  • 團隊合作,需要你在協作進度與共同行動上保持節奏感。
  • 目標管理與執行力,更是行動節奏力的最佳應用場域。

換句話說,行動節奏力是隱形卻關鍵的支點,沒有它,再多的專業、再好的態度,終究會被「忙亂」「拖延」「焦躁」所吞沒。

職場關鍵行為全觀地圖:行動節奏力的三層環

raw-image

根據研究與實戰,我歸納出職場成功的「12大關鍵行為」(紅色框處),它們圍繞著行動節奏力,形成一個完整的成長系統,像是由內而外的三層環:

第一環|內在自我管理(The Inner Core)

這是你職場力的根基,建立在自律、責任感與內在領導力之上。包含:

  • 正直誠信:堅持原則,成為值得信賴的人
  • 主動負責:不等指令,主動承擔
  • 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不讓情緒主宰行動
  • 自我要求與紀律:持續內化高標準,堅守行動節奏

這一環,決定了你能否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第二環|人際與影響力發展(The Interaction Ring)

在職場中,影響力是一切行動的放大器。這一環,幫助你在人際互動與協作中建立信任,包含:

  • 有效溝通:清晰、適時地表達與聆聽
  • 同理與共情:理解他人,建立連結
  • 團隊合作意識:協作共贏,成就更大成果
  • 信任與影響力建立:以信任為基,擴大影響力

這一環,決定了你能否成為一個「帶得動他人」的人。

第三環|專業與成長驅動(The Growth Driver)

職場的長期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進步與創造價值。這一環是你前進的引擎,包含:

  • 目標設定與行動實踐:明確目標,持續行動
  • 問題解決與持續改善: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 學習力與自我成長:不斷精進,避免職場淘汰
  • 職涯意識與主動規劃:掌握未來,做自己的職涯設計師

這一環,決定了你能否成為一個「帶得動自己未來」的人。

行動節奏力,如何滲透這12項關鍵行為?

我們說「行動節奏力」是這套系統的隱形引擎,原因在於它以不同的方式,貫穿並支持這12個行為:

  • 在內在自我管理中,它幫助你以節奏控管衝動,保持自律與持續行動的節奏。
  • 在人際與影響力發展中,它協助你判斷溝通時機、掌控互動節奏,建立穩固信任。
  • 在專業與成長驅動中,它讓你的目標執行有節奏、問題處理有節奏、學習成長有節奏,職涯規劃有節奏。

節奏的掌控,就是你職場成就的節拍器。

三大常見職場失敗的節奏錯誤

讓我們看看三個經典案例:

1️. 拖延型高手:什麼都想做,卻什麼都沒做好

  • 問題:行動節奏無序,優先順序混亂
  • 後果:忙得累死,卻沒有成果
  • 解法:優先排序,設定行動節奏,以成果為導向調整步調

2️. 火燒屁股型:永遠在補破網

  • 問題:沒有預留緩衝,總在臨時應付
  • 後果:壓力過大,品質不穩
  • 解法:預留時間彈性,定期檢視進度,避免被突發狀況擊垮

3️. 過度完美型:一件事卡死一整天

  • 問題:節奏失衡,過度投入非關鍵任務
  • 後果:產出少,機會成本高
  • 解法:設定時間上限,練習「夠好就好」的節奏管理

行動節奏力是職場的永續競爭力

有本書提到:「掌控當下,就是掌控人生。

而我說:「掌控行動的節奏,就是掌控你的職場人生。

行動節奏力不僅幫你跑得快,更幫你跑得久、跑得遠、跑得穩。它是讓12大關鍵行為真正落地的隱形推手,是職場長跑的永續競爭力。




【行動呼籲】
你是否也曾被時間追著跑、被目標壓著喘、被突發狀況搞到焦頭爛額?

試著問問自己—

今天,我是否有意識地在管理自己的行動節奏?

不妨,從今天開始,給自己一個「行動節奏檢視小日記」,每天花五分鐘,寫下:

  • 我今天的行動節奏是否合理?
  • 哪些事可以更有節奏感地處理?
  • 明天,我可以怎麼調整我的行動節奏?

當你養成這樣的習慣,你會驚訝於,職場的主導權,竟能這樣一點一滴被你奪回來!

 

第二章|【內在自我管理:成為自己職場成長的第一推進器】

 

raw-image

在職場這座競技場裡,你的第一個對手,其實不是上司、不是同事、更不是競爭者,而是—自己。掌握內在的自我管理,是你職場成長的第一環節,也是行動節奏力的最深層動力來源。這不是什麼抽象的心靈喊話,而是一套有脈絡、有實踐方法的內在行為鍛鍊。

這篇,我們就來拆解「內在自我管理」的四大關鍵行為,看看它們如何與行動節奏力交織,成為你職場成長的底盤。

1️.正直誠信—不做一個「隨風搖擺」的人

「誠信是一種選擇,當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仍然選擇正直。」— C.S.劉易斯

在職場上,誠信不是簡單的「不說謊」「不作弊」,而是能否在利益、壓力與誘惑之間,堅持做對的事。你可能會想:「誠信也能練?」當然可以!

行動節奏力與誠信的關聯是什麼?

  • 誠信需要行動上的一致性,說到做到,這需要你有能力掌控承諾的節奏
  • 誠信也意味著不被緊急與壓力逼得違背原則,這需要你有餘裕規劃行動與決策時間

📌 實戰提醒

  • 做決策前,給自己一個「誠信檢視」的小檢查清單:這符合我的原則嗎?
  • 學會拒絕超出界線的要求,而不是事後用藉口解釋
  • 在行動上,永遠守住「說到做到」的節奏感,不逞一時之快

2️.主動負責—別讓"我不知道"成為你的職場墓誌銘

「一個人願意承擔責任的程度,決定了他能成就的高度。」— 約翰・麥克斯維爾

在職場上,沒人會為你的「不知道」買單。主動負責,意味著不等指令,不推責任,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尋求解決。

行動節奏力與主動負責的關聯是什麼?

  • 主動,絕不是等到別人催促時才動,這需要你能規劃與掌握「先行」的節奏
  • 負責,也不是事後補救,而是能「事前預判、事中掌控、事後總結」的行動節奏

📌 實戰提醒

  • 每天給自己設定「主動負責」的KPI:今天我要主動做什麼?
  • 遇到問題時,先問:「我能做什麼?」而不是「這是誰的責任?」
  • 學會將負責拆解成小行動,建立主動負責的節奏習慣

3️.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職場上的「冷靜高手」

「能控制情緒的人,才是自己的真正主人。」— 拿破崙

情緒調節不是要你變成「沒有感情的機器」,而是能在情緒來臨時,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職場裡,冷靜的人,才是穩贏的高手。

行動節奏力與情緒調節的關聯是什麼?

  • 當情緒來襲時,能否拉開與情緒之間的距離,掌握反應的節奏?
  • 在壓力下,是否能有意識地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衝動反應?

📌 實戰提醒

  • 練習「暫停一分鐘」技巧,當情緒上來時,給自己一分鐘做情緒過濾
  • 面對衝突與壓力,先深呼吸三次,再說話
  • 每天檢視自己的情緒:今天的情緒節奏是否健康?

4️.自我要求與紀律—職場「自帶動力」的秘密武器

「紀律是一種自由,因為它讓你不被慾望與拖延控制。」— Jocko Willink

有些人總是等「有感覺」「有靈感」「有心情」才開始做事,結果就是永遠被推著跑。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紀律的高手。

行動節奏力與自律的關聯是什麼?

  • 自律,讓你的行動有可預期的節奏,而不是隨情緒起伏
  • 自律的人,才能穩定地累積成長與結果,因為他們懂得以紀律守節奏

📌 實戰提醒

  • 設立每日固定的「紀律行動」時間,例如每天30分鐘專注工作時間
  • 自我要求不是高壓,而是有節奏的自我提升
  • 用「小勝利」來強化自律感,讓紀律成為你的成就節奏器

小結:內在自我管理,行動節奏力的第一根支柱

如果說行動節奏力是整個職場成長的隱形引擎,那麼內在自我管理,就是這引擎的第一根驅動軸。

它讓你:

  • 不會被情緒推著跑
  • 不會被拖延與推諉所困
  • 不會被壓力逼得違背原則
  • 不會因為缺乏紀律而行動紊亂

你或許無法控制別人的節奏,但你絕對可以練好自己的節奏。而這,正是你職場成長的起跑線。




【行動呼籲】
今天,給自己一個挑戰:

從內在自我管理開始,選擇一項行為,開始你的「行動節奏力」鍛鍊。

記住,所有的職場成長,都是從能掌控自己的節奏開始。

 

第三章|【人際與影響力發展:成為職場協作與信任的磁力場】

 

raw-image

在職場這個大型協作舞台上,沒有人是孤島。無論是跨部門協作、與客戶交涉,還是團隊合作,你的影響力與人際關係,都是推動職場成長的第二環節。真正能駕馭這個舞台的人,往往不是單打獨鬥的天才,而是能「借力使力」的節奏高手。

這篇,我們就來解析人際與影響力發展的四大關鍵行為,看看如何用行動節奏力,成為協作與信任的磁力場。

5.有效溝通—讓對話有節奏,讓溝通有力量

「大多數的誤會,不是因為語言的問題,而是節奏的問題。」

溝通,從來就不只是「說話」而已。有效溝通的本質,是在適當的時間,用對的方式,傳遞清楚的訊息,並促成理解與共識。

行動節奏力與有效溝通的關聯是什麼?

  • 抓準時機,避免說得太早或太晚,讓對話在對的節奏下進行
  • 控管溝通節奏,避免資訊過量或過度沉默
  • 適當安排溝通頻率,保持良好的資訊流動

📌 實戰提醒

  • 建立「三明治式」溝通節奏 — 肯定、建議、鼓勵
  • 學會「黃金五分鐘」原則:重要訊息,用最短的時間表達最清楚
  • 定期檢視溝通節奏,調整與不同對象的互動頻率

6.同理與共情—懂得換位思考,掌握影響節奏

「同理心是影響力的催化劑。」— 丹尼爾·戈爾曼

同理與共情,並非單純的善良表現,而是一種能夠促進信任與理解的強大能力。會同理的人,更容易建立影響力,因為他們懂得用對的節奏與對方共舞。

行動節奏力與同理的關聯是什麼?

  • 在互動中,適時展現關心,而不是機械式地「表示同理」
  • 根據對方的情緒與狀態,調整你的表達節奏
  • 保持共情的持續性,而不是一時熱情後冷漠以對

📌 實戰提醒

  • 練習「反思回應」技巧,讓對方知道你真正聽進去了
  • 遇到情緒性反應時,先同理,後回應
  • 調整互動節奏,避免「一股腦的好意」反而壓力山大

7.團隊合作意識—協作的節奏,就是成果的節奏

「一個人能走得快,一群人能走得遠。」— 非洲諺語

團隊合作,不是表面上的「合作愉快」,而是真正能在節奏上同步、目標上一致的協作關係。沒有節奏感的合作,只會帶來混亂與內耗。

行動節奏力與團隊合作的關聯是什麼?

  • 知道何時主動承擔,何時讓位,讓協作有節奏地進行
  • 團隊溝通與協作節奏的管理,避免彼此踩線或脫節
  • 保持團隊步調一致,避免「有人狂奔、有人掉隊」的亂象

📌 實戰提醒

  • 推行「定期小結」會議,讓團隊節奏保持同步
  • 明確團隊分工,讓每個人都能在正確的節奏上發揮
  • 適時調整協作節奏,避免團隊陷入無效忙碌

8.信任與影響力建立—以節奏掌控,打造持續的影響磁場

「信任是影響力的無形貨幣。」— 史蒂芬·柯維

影響力不是靠「一次驚艷」或「人脈運氣」,而是靠長期以來的信任積累。這種信任與影響力,正是透過有節奏的行動與互動,逐步建立起來的。

行動節奏力與信任建立的關聯是什麼?

  • 用持續、穩定的行動節奏,累積信任感
  • 管理承諾的節奏,避免「說得多,做到少」的信任破產
  • 適時檢視並調整互動與貢獻節奏,讓影響力不斷發酵

📌 實戰提醒

  • 定期回顧自己對同事、夥伴的承諾與實踐狀況
  • 讓「信任累積」成為每日習慣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時之舉
  • 在關鍵時刻,掌握影響力發揮的節奏,而非過度急躁或消極

小結:人際與影響力,是行動節奏力的外環動能

內在自我管理讓你成為自己行動的主控者,而人際與影響力發展,則是你將行動節奏力向外延伸、擴大影響的關鍵力量。

掌握了這四項關鍵行為,你將能:

  • 讓溝通有節奏,讓合作有成果
  • 用同理與共情,建立穩定的人際磁場
  • 透過持續的信任累積,成為團隊與夥伴信賴的對象

 

【行動呼籲】 今天,給自己一個小挑戰:

在你的人際互動中,試著有意識地調整你的「行動節奏」——說得是不是太多?節奏是不是太快?你的影響力,是不是能更穩定地發酵?

記住,職場影響力的核心,不在於你多會說話,而在於你是否能用對的節奏,讓影響自然發生。

 

第四章|【專業與成長驅動:打造持續進步的專業驅動力】

 

raw-image

場是實力與競爭並存的舞台,想要在這片戰場中不斷進步、不被淘汰,光靠人脈與運氣是不夠的。專業與成長驅動,就是第三環的核心動力 ─ 也是你在職場上不僅能站穩,還能突破的關鍵行動節奏力來源。

這篇,我們就來深入探索專業與成長驅動的四大關鍵行為,看看它們如何成為你長期職涯價值的穩定推進器。

9.目標設定與執行力—讓行動對準成果的節奏

「沒有目標的努力,就像沒有羅盤的船,永遠只能隨波逐流。」— 彼得·杜拉克

在職場上,沒有清晰目標的行動,只會淪為無頭蒼蠅。而沒有執行力的目標,則成為一張空頭支票。唯有讓目標設定與執行,形成有節奏的雙重推進,才能真正驅動你的成長與價值實現。

行動節奏力與目標管理的關聯是什麼?

  • 設定目標的節奏:長中短期目標搭配,讓行動有方向感
  • 執行力的節奏:分階段推進,避免一蹴而就的幻想
  • 回顧與調整的節奏:定期檢視、調整目標,確保動能不失速

📌 實戰提醒

  • 實施「90天目標循環」:設定、行動、檢視、調整
  • 將目標分解為可執行的小任務,建立每日行動節奏
  • 定期反思:我的目標是否依然符合當下的需求與環境?

10.問題解決與持續改善—不怕問題,而是怕沒節奏地解決問題

「問題本身不可怕,怕的是你沒有面對它的節奏與方法。」

職場不是沒有問題的地方,而是充滿各種問題需要被解決的現場。會不會解決問題,常常決定了你能不能晉級。持續改善的節奏,讓你不只是臨時救火,更是能不斷優化流程與結果的高手。

行動節奏力與問題解決的關聯是什麼?

  • 發現問題的節奏:敏銳觀察,主動發現
  • 分析與拆解問題的節奏:分步拆解,層層破解
  • 持續改善的節奏:不滿於「勉強過關」,而是追求「再優化一點」

📌 實戰提醒

  • 問題發現三問法: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可以怎麼改善?
  • 每週一次「小改善」反思會議,持續微調工作方式
  • 問題解決,從不把責任推給環境開始

11.學習力與自我成長—成長節奏決定未來格局

「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讓未來更有選擇。」— 約翰·杜威

學習不是求知慾望的滿足,而是競爭力的儲備。能持續學習、快速成長的人,才不會在職場浪潮中被淘汰。學習力與自我成長的節奏,決定了你未來的舞台有多大。

行動節奏力與學習成長的關聯是什麼?

  • 持續學習的節奏:不是突擊,而是日積月累
  • 知識轉化為行動的節奏:學了就用,用了再學
  • 反思與自我成長的節奏:不斷調整,修正與精進

📌 實戰提醒

  • 實施「學習三步法」:吸收 → 實踐 → 反思
  • 每月設定一項學習主題,專注學習與應用
  • 與他人分享所學,強化學習深度與成果

12.職涯意識與主動規劃—人生航圖,節奏掌控在自己手中

「職涯發展,不是偶然,而是設計。」— 赫敏·李(職涯教練)

許多人把職涯交給命運,結果一路「被安排」「被選擇」。真正的職場高手,早已主動設計自己的職涯路線圖,並以節奏感去推進。職涯意識與主動規劃,讓你成為自己職場未來的設計師。

行動節奏力與職涯規劃的關聯是什麼?

  • 定期檢視與調整的節奏:職涯不是一條直線,需要定期校正
  • 掌握機會的節奏:不是等機會來,而是主動尋找、創造機會
  • 職涯發展的階段性節奏: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策略與行動

📌 實戰提醒

  • 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涯盤點與目標檢視
  • 定期與職場導師、業界前輩交流,獲取建議與觀點
  • 用行動去檢驗與調整自己的職涯方向

小結:專業與成長驅動,是行動節奏力的未來推進力

當你內在穩定、人際穩健之後,專業與成長驅動,正是讓你在職場長跑中不斷超越、永不止步的推進器。

掌握這四項關鍵行為,你將能:

  • 讓目標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落地實現的節奏
  • 把問題解決與改善,變成專業提升的節奏
  • 讓學習與自我成長,成為每天的習慣與動力
  • 將職涯主控權握在手中,掌控自己的人生節奏




【行動呼籲】 今天,給自己一個新開始:

在你的專業與成長目標上,設立一個「節奏計畫」,開始讓專業驅動與自我成長,真正進入你的日常行動節奏中。

職場的競爭,從來不在於你今天做了多少,而在於你能否持續不斷地,以對的節奏,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第五章|【職場成長節奏的總結與行動指南】

 

raw-image

在這五個章節的章的鋪陳中,我們以「行動節奏力」為核心,帶領你走過了職場成長的三大環節,並以十二項關鍵行為為骨幹,為你構築一套系統性、可實踐的職場成長模型。

從【行動節奏力】的全觀出發,我們先認識到:

  • 行動節奏力不是時間管理,而是包含了時間、優先、節奏、承諾與成果的系統性行動模式。
  • 掌控行動節奏,是所有職場能力與優勢的隱形推進力。

接著,三大主題章節分別深化了這股推進力的內在邏輯與外在展現:

第一環:內在自我管理

  • 正直誠信:你對原則的堅持,決定了你職場信用的底線。
  • 主動負責:你選擇面對與承擔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信賴度與被賦能的機會。
  • 情緒掌握:你如何管理內在情緒,影響了你在壓力環境下的表現與判斷力。
  • 自律與自我要求:你能否堅守承諾與紀律,是專業精神的第一步。

這一環,是職場成長的第一推進器。它決定了你是否能自我驅動、是否能持續產出價值。

第二環:人際與影響力發展

  • 有效溝通:讓溝通有節奏、目標明確,減少誤解與摩擦。
  • 同理與共情:讓你的影響力能觸及人心,建立信任基礎。
  • 團隊合作意識:懂得同步協作節奏,成為團隊中的正向影響者。
  • 信任與影響力建立:用持續、穩定的行動節奏,積累長期的人際信用與影響力。

這一環,讓你在人際互動與團隊合作中成為加分的存在,建立你的「影響力磁場」。

第三環:專業與成長驅動

  • 目標設定與執行力:目標明確,節奏合拍,讓成就可視化、可累積。
  • 問題解決與持續改善:將問題視為改善與成長的契機,讓改善成為職場日常。
  • 學習力與自我成長:把學習融入行動節奏,讓自己持續處在成長軌道上。
  • 職涯意識與主動規劃:不被動等待機會,成為職涯的設計師與推動者。

這一環,是你職場價值的加速器。專業力與持續成長,決定了你的職涯格局。




為什麼這四篇章,缺一不可?

因為:

  • 內在穩定,讓你在風浪來襲時不致失速。
  • 人際順暢,讓你的影響力可以擴散而非受阻。
  • 專業精進,讓你在競爭中始終站在領先的位置。
  • 節奏掌控,讓你能將這一切,化為長期持續的正向循環。

這不僅僅是一套好聽的理論,而是來自於實務職場教練、成長顧問與成功職場人多年觀察的實證結論。




行動呼籲:職場成長的「節奏實驗」

今天,邀請你開始屬於自己的職場節奏實驗:

1️. 從內在自我管理開始,選擇一個自己最需要的關鍵行為,開始刻意練習。

2️. 在人際互動中,覺察並調整自己的互動節奏,讓影響力自然發生。

3️. 在專業與成長驅動上,設下一個可行的小目標,開始測試與優化你的成長節奏。

記住,職場不怕慢,但最怕的是沒有節奏的瞎忙。

你準備好,啟動你的職場節奏力了嗎?




【結語:職場成長的節奏,不是比速度,而是比持續】

五篇內容的總結,不是句點,而是行動的起點。

掌握行動節奏力,讓內在自我管理、人際與影響力發展、專業與成長驅動,形成三環環扣、節奏互動的職場成長飛輪。

這就是 — 你的職場成長節奏力系統。

 

我是潘英杰老師,提供您解決職場問題的跳脫框架思路,咱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英杰(藍迪老師)的沙龍
3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一起探索跳脫框架的職場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當我們忙碌於工作和生活之間,可能不時會感到疲勞和失落,這使得保持動力成為一個挑戰。但是,有些人似乎總是能夠保持動力和積極性,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和挑戰。事實上,他們可能已經掌握了一些技巧,讓他們能夠在面對困難時仍然保持動力
Thumbnail
當我們忙碌於工作和生活之間,可能不時會感到疲勞和失落,這使得保持動力成為一個挑戰。但是,有些人似乎總是能夠保持動力和積極性,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和挑戰。事實上,他們可能已經掌握了一些技巧,讓他們能夠在面對困難時仍然保持動力
Thumbnail
職業 在職業生涯中,遵循「職業心法,少,但是做的更好」的原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就。以下是一些實踐這一原則的方法: 1. 焦點專注:專注於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避免分散注意力。這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並實現更好的成果。 2. 設定優先順序:確定工作任務的優先順序,優先處理最重要或最緊迫的事情。
Thumbnail
職業 在職業生涯中,遵循「職業心法,少,但是做的更好」的原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就。以下是一些實踐這一原則的方法: 1. 焦點專注:專注於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避免分散注意力。這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並實現更好的成果。 2. 設定優先順序:確定工作任務的優先順序,優先處理最重要或最緊迫的事情。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在職場中做事情是有速度感這件事的,而且每個人的速度不太一樣,當你做事情的速度比老闆慢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緊迫盯人,工作起來就會很難過。 我自己的習慣是做得比老闆想的速度要快一點,但是又不會太快。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闆覺得你很認真,做起事情又不會太累。因為我是一個很偷懶的人,我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在職場中做事情是有速度感這件事的,而且每個人的速度不太一樣,當你做事情的速度比老闆慢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緊迫盯人,工作起來就會很難過。 我自己的習慣是做得比老闆想的速度要快一點,但是又不會太快。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闆覺得你很認真,做起事情又不會太累。因為我是一個很偷懶的人,我
Thumbnail
大部分人每天光是上班就已經耗盡了一天的能量,這是事實。 我想,可能唯有熱愛,方能持久。做事精力旺盛、充沛的前提是你熱愛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有了這個前提,每一天都充滿了希望,每一天都想比前一天做得更好、更精彩一點。
Thumbnail
大部分人每天光是上班就已經耗盡了一天的能量,這是事實。 我想,可能唯有熱愛,方能持久。做事精力旺盛、充沛的前提是你熱愛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有了這個前提,每一天都充滿了希望,每一天都想比前一天做得更好、更精彩一點。
Thumbnail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Thumbnail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Thumbnail
這本書我把它解讀成維持高效率的方法,為什麼這是重要的議題,你我或許能感受職場充斥各種挑戰,就算你想好好處理手上的工作,但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纏著你,如何不要被這些事糾纏,作者提出一些論點可以參考。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成長方程式」、「事前準備」、「驅動使命」,首先來看「成
Thumbnail
這本書我把它解讀成維持高效率的方法,為什麼這是重要的議題,你我或許能感受職場充斥各種挑戰,就算你想好好處理手上的工作,但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纏著你,如何不要被這些事糾纏,作者提出一些論點可以參考。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成長方程式」、「事前準備」、「驅動使命」,首先來看「成
Thumbnail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Thumbnail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Thumbnail
數位行銷從業者的生活總是十分的緊湊,除了事情忙,生活與工作的界線也十分模糊,你的時間被切割得很嚴重,大量又快速的決策思考使你的腦袋變得非常疲憊! 我的經驗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情:如果你清楚地瞭解 "時間的12條規則",那麼暨有機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生產力、幸福感、以及踏實的感覺。
Thumbnail
數位行銷從業者的生活總是十分的緊湊,除了事情忙,生活與工作的界線也十分模糊,你的時間被切割得很嚴重,大量又快速的決策思考使你的腦袋變得非常疲憊! 我的經驗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情:如果你清楚地瞭解 "時間的12條規則",那麼暨有機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生產力、幸福感、以及踏實的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