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感不一定要天外飛來,有時候只是多動一點腦、轉一個念,就能讓工作變好玩。
一條小蛇,讓我重新思考「工作的趣味」
前幾天搭了一台多元計程車,才上車沒多久,我就被副駕座後面那條「小蛇」吸引住。
不是什麼靈異事件,而是一條綠色絨毛玩偶蛇,被司機掛在椅背上,隨著車晃呀晃。
我忍不住問司機:「這蛇有什麼特別意思嗎?」
他笑著說:「今年蛇年嘛,本來只是應景。結果沒想到成了跟客人聊天的話題,也成了安撫小孩坐車情緒的好幫手。」
短短一句話,讓我佩服。
原本只是「順手掛上去」的點子,竟然變成與乘客互動的開場白,甚至還能安撫孩子的情緒。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以前帶業務團隊時,也做過一件「看起來不務正業」但出奇有效的事。
小巧思,不是玩樂,而是讓工作活起來的催化劑
職場上,我們太常相信「努力就好」,卻忽略了——有時候,多想一點點,比多做十分鐘更有價值。
那條蛇,對司機而言,就是一個「微創新」。
它不花錢、不改制度,只是多想了一下「我能讓乘客多一點什麼?」
結果,不僅讓乘客印象深刻,也讓工作多了樂趣。
這正是我想說的:
小巧思,不是玩心,而是工作的活力來源。
靈感不是天賦,而是「察覺力」的副產品
很多人說自己沒創意。
但真正的創意,往往不是靈光乍現,而是從「觀察」開始的。
我曾帶過一組業務團隊。大家每到月底就焦頭爛額,因為在追業績。
我後來做了一個小改變——
業績達標後,除必要會議外,其他時間不用進公司。
結果?
士氣暴漲,業績反而更早完成。
因為「自由」變成一種強大動力。
那不是天才點子,只是我察覺到員工情緒的「節奏點」。
懂得察覺,就能在不動刀的地方找到效率的開關。
👉 想試試看?
下次當你覺得流程卡卡、氣氛低落時,不妨問自己一句:
「如果我能改一個小地方,讓事情更順,那會是什麼?」
小巧思的源頭:換個角度想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
“The trouble with the world is that the stupid are cocksure and the intelligent are full of doubt.”
——「世界的問題在於愚蠢的人充滿自信,而聰明的人充滿懷疑。」
在職場裡,懷疑不是壞事。
它是提醒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看看?」
那位計程車司機,如果只想「開好車、收車資」,那條蛇永遠不會出現。
但他多想了一步:「我能不能讓客人乖車時更有趣?」
這個角度的轉換,就是創意的起點。
兩個實用的「小巧思開關」
說「多想一點」太抽象,以下兩個工具,我在企業輔導與自我管理時常用。
簡單、實用、不玄。
工具一:反轉三問法 —— 把抱怨變靈感
每當你對某件工作感到煩躁時,別急著抱怨,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 我最常抱怨的是什麼?
- 如果反過來看,這抱怨裡有沒有機會?
- 我能改變其中哪一點,讓我或他人更舒服?
比方說,有位客服主管抱怨:「客人打電話來都在破口大罵,壓力大死了。」
後來他用「反轉三問法」想出解方:
在接通前播放三秒舒緩音樂,開場一句改成——
「感謝您撥打,我們很想先聽您說說。」
結果客訴情緒下降兩成,客服壓力也降低。
小巧思,不是修問題,而是轉角看見靈感。
工具二:多一個視角表 —— 讓思考多繞一圈
拿一張紙,左邊寫「任務」,右邊寫「如果我是 ××,會怎麼想?」
這個 ×× 可以是顧客、主管、對手或新進員工。

這個小表格,看似無聊,卻能讓你多看一層。
當你能「預演別人的想法」,你的工作就會更有靈魂,也更精準。
小巧思 ≠ 小花招,它是一種內功
很多主管一聽到「巧思」就皺眉,以為是噱頭。
但真正有效的巧思,往往來自對工作的理解與尊重。
我曾輔導過一位業務,他在寄報價單時,都會手寫一張三行小卡:
第一行:感謝對方;
第二行:提醒關鍵;
第三行:祝福或幽默一句。
結果,他的成交率比同組平均高 40%。
不是那張卡片有魔力,而是那份「願意多做一點」的心,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
有巧思的人,不一定最聰明,但一定最用心。
如何讓小巧思成為習慣?
巧思最怕昙花一現。
要讓它成為職場節奏的一部分,可以試試這三步:
1️. 每週回顧一件「做得不錯的小改變」
鼓勵團隊分享彼此的小實驗,創造正向循環。
2️. 設定「1% 改進目標」
每月想一件讓工作好 1% 的事,像調整流程、改一句話、換個順序。
小變化累積起來,就是文化的進化。
3️. 會議中加一句「有沒有小方法讓事情更順?」
這句話會悄悄改變團隊思維——從抱怨轉向創造。
為什麼小巧思能帶來大效益?
📘 心理學角度: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微創新能刺激多巴胺分泌,讓人更有參與感。
當人覺得「這是我想出來的」,就會更投入。
📗 管理學角度:
稻盛和夫說:「改善不是一次改變全世界,而是每天改變一點點。」
他提倡的「Kaisen 精進法」,正是職場小巧思的精神。
📙 文化角度:
只重績效的環境會讓人麻木。
當小巧思成為日常語言,團隊氣氛、效率、創造力都會跟著上升。
你今天的「那條蛇」,是什麼?
離開那台計程車前,我對司機說:「你的蛇不只旺你一整年,可能還旺你整個職涯。」
他哈哈笑:「其實不瞞您說,明年的馬我已經想好要怎麼掛了。」
我也笑了,並對他比個讚。
工作,不該只是完成任務,而是創造價值的舞台。
也許你今天掛上的「那條蛇」,
就是讓你從努力變成聰明、從例行變成有趣的那個轉折。
小巧思啟動表

結尾:多動一點腦,世界就會對你溫柔一點
別等靈感來臨才動腦。
巧思往往藏在你覺得「就這樣吧」的那一刻。
花一分鐘想想「還能怎麼更好」,
有時,比加班一小時還更值。
我是潘英杰老師,跟您一起探索解決職場問題的跳脫框架思路,咱們下次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