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的第一筆緊急預備金放在哪裡嗎?我記得,那是在郵局的一本小冊子裡,十年沒翻動,卻在默默貶值。
學習投資理財的路上,你一定聽過這句話:「要理財,就從存錢開始。」 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建立3–6 個月的緊急預備金。然而,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到底放在哪裡才好?現金是所有資產裡最容易貶值的,因為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它的購買力會不斷下降,時間拖得越久,實際價值就越小。
💰十年不動用的緊急預備金,也在默默貶值
我從小就知道「開源節流」是理財的基本,所以出社會後也乖乖地照著書上建議存了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但回頭一看——這筆錢我從沒動過,放在郵局裡一睡就是十年。 期間,通膨讓它的實際價值貶了將近 9%。如果用日常生活來換算這種「看不見的損失」:十年前的雞排便當 70 元,現在得花 110 元; 一樣的便當,價格卻漲了 25%。 這意味著,我們以為存錢是安全的,其實,有時候『靜止』才是最大的風險。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保留安全性的同時,又能對抗通貨膨脹呢?我的建議是:讓緊急預備金也開始「練習走路」。讓你的緊急預備金走到數位帳戶高利活存裡,透過隨時保持彈性的方式,來讓緊急預備金減緩通膨的速度。如果你的緊急預備金的金額太高,也可以分一些部分到三個月、六個月、一年的定存,讓錢也為你賺一點錢,定存是可以在緊急狀況中解約,所以不用擔心定存後錢拿不出來,頂多利息被打折而已。另外,如果你本身有在進行股票交易,進行股票抽籤也是一個緊急預備金的好去處,中籤的機率雖不高,但一旦抽中,報酬動輒數萬元,長期下來,這也能成為緊急預備金的「被動收益來源」。
這些方式的核心,是學會讓錢開始走路、讓它更有彈性、有方向。
最後,分享我朋友替我看紫微斗數時的一句話:「你在金錢方面,就是那種——你不理財,財也不理你的人。」這句話讓我深深記在心裡,讓我知道要增加資產,是必要好好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才可以跟金錢你儂我儂,你好我好的狀態。當我們願意理解金錢、照顧金錢,它也會以更實質的方式回應我們。願每個人都能和金錢你儂我儂、你好我好,讓金錢為你工作,跳脫緊急預備金的財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