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日記D99 『非襯線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親愛的 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非襯線字」。

前陣子上一堂簡報課時,老師隨口提到:

「高鐵站、捷運站、路牌幾乎都用非襯線字,

因為它的辨識度最高。」

忽然間,這個陌生的名詞就像是開啟了另一扇觀察世界的方式。

回家路上,我開始仔細觀察周遭的字,

城市裡的標示牌、車站月台的看板、

全都用著同一種安靜又清楚的語言。

店家的招牌,手機螢幕或是書籍中又是另外的一種型態,

這真是件太有趣的事了。

原來,城市裡的標示,早已被字體默默分類。

原來,我們每天看到的文字,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襯線字(Serif)與非襯線字(Sans Serif)

襯線字的筆劃末端有小小的延伸與裝飾——

像明體、Times New Roman。

這些「襯線」幫助視線在行與行之間順暢流動,

讀久了也比較不容易疲勞。

因此它被廣泛用於書籍、雜誌、報紙等長篇閱讀中。

非襯線字則乾淨俐落,沒有多餘的筆端修飾——

像黑體、Helvetica。

字與字之間的結構更簡潔,

遠距離辨識度高,特別適合螢幕、路標與公共指示。

簡單來說,或許可以這樣區分:

襯線字擅長「講故事」,非襯線字擅長「給方向」。


第一層啟發:字體背後的心理設計

非襯線字(Sans Serif)少了裝飾,筆劃均勻、線條穩重,

在強光、遠距離、高速移動中依然清晰。

所以它是現代交通與科技界的「默默英雄」。

相對的,襯線字(Serif)則保留了手寫的溫度,

筆劃粗細變化明顯,節奏感柔和。

它常出現在品牌標誌、店面招牌、書封或雜誌標題中,

帶給人一種文化、信任與歷史感。

非襯線字追求效率,襯線字保留情感。

前者幫你找到路,後者陪你走慢一點。


第二層啟發:字體,是時代精神的倒影

襯線字誕生於印刷時代,那是人類追求知識與細節的年代。

鉛字排列整齊,每一筆襯線都承載著文化的重量。

人們閱讀的是深度、細膩與時間的沉澱。

而非襯線字則在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浪潮中崛起,

當汽車、電車、飛機與廣告牌改變世界的節奏,

人類開始渴望更快、更清晰的表達方式。

乾淨的線條取代繁複的筆畫,

正如現代人放棄繁文縟節,只求直達目標。

襯線字屬於印刷文明,非襯線字屬於數位文明。

從書頁到螢幕,從靜態到即時,

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字體的轉變中被重新定義。

但或許,當一切都變得如此清晰、快速、有效率,

我們更該問問自己——

為什麼兩種字體型態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除了清楚與明確之外,什麼樣的時候,我們會想保留一點「襯線」?

那份讓人駐足、感受、咀嚼或是感覺更舒服的筆觸。

印刷時代讓人學會感受與深思,

數位時代教人學會明確與選擇。

而我們,也許更多時候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的節奏。


所以,下次當你在高鐵月台看著那幾個方正的字時,

或是欣賞著店家精心設計的招牌時,

不妨也來想想:

這個場合為什麼會選用這種字型呢?

不同的字型會帶給我們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呢?

祝你在速度與深度之間,

找到剛剛好的字型與字距。

—企鵝不捨小書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企鵝不捨的沙龍
3會員
136內容數
歡迎來到 企鵝不捨小書房 的線上角落。這裡不僅是一家實體書店,更是一個靜靜等待你駐足的思想棲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上難題——是否該冒險?該妥協嗎?要堅持理想,還是先顧眼前?在這樣的時刻,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的燈塔。
企鵝不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4
以亞當·斯密的「水與鑽石悖論」為啟發。啟發一:價值取決於情境,價格取決於共識。一杯水在不同情境價格差異巨大,說明個人價值也取決於「放在哪裡」。若被低估,可能是「在錯的地方被定價」。啟發二:價格是市場結果,價值是我們賦予世界的方式。市場追求效率,但人生需要德魯克所言的效能,專注於定義生命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1/04
以亞當·斯密的「水與鑽石悖論」為啟發。啟發一:價值取決於情境,價格取決於共識。一杯水在不同情境價格差異巨大,說明個人價值也取決於「放在哪裡」。若被低估,可能是「在錯的地方被定價」。啟發二:價格是市場結果,價值是我們賦予世界的方式。市場追求效率,但人生需要德魯克所言的效能,專注於定義生命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1/03
以「行李箱輪子」的發明(1972年,晚於登月)為啟發。啟發一:人類思維存在「遠近盲區」。我們容易被登月這類宏大創舉吸引,而忽略加輪子這種平凡卻根本的改善。真正的進步,常發生在「從沒想過要改」的觀念盲區。啟發二:偉大的設計讓人不必多想。真正的創新,是讓生活更輕、更順手的微小細節。
Thumbnail
2025/11/03
以「行李箱輪子」的發明(1972年,晚於登月)為啟發。啟發一:人類思維存在「遠近盲區」。我們容易被登月這類宏大創舉吸引,而忽略加輪子這種平凡卻根本的改善。真正的進步,常發生在「從沒想過要改」的觀念盲區。啟發二:偉大的設計讓人不必多想。真正的創新,是讓生活更輕、更順手的微小細節。
Thumbnail
2025/10/31
以「自由」為啟發。引述《持續買進》觀點,指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獲得「選擇的能力」,而非達到終點。啟發一:自由來自你如何使用時間。時間主導權比金錢數字更重要,能選擇怎麼過每一天。啟發二:應打造「時間型資產」。建立簡單持久的系統,如規律運動和學習,讓複利不只存在於金錢,也存在於關係與知識。
Thumbnail
2025/10/31
以「自由」為啟發。引述《持續買進》觀點,指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獲得「選擇的能力」,而非達到終點。啟發一:自由來自你如何使用時間。時間主導權比金錢數字更重要,能選擇怎麼過每一天。啟發二:應打造「時間型資產」。建立簡單持久的系統,如規律運動和學習,讓複利不只存在於金錢,也存在於關係與知識。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