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異客系列第二章:母艦的軌跡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陳教授的私人天文臺隱藏在內華達山脈的深處,與世隔絕。它被設計用來監測無線電頻譜中的「低語」,而非光學觀測。當林宇恆到達時,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正坐在滿是老舊設備的控制室裡,空氣中瀰漫著古老的電子管和塵土的氣味。

「坐下,林,」陳教授指著屏幕上一個清晰的、雪茄狀的白色光點,那是3I/ALTAS的實時追蹤圖像,由他的私有望遠鏡網絡提供,「你說歸航信標,讓我聽聽你的邏輯。」

林宇恆將他的分析數據投射到主屏幕上。他展示了3I/ALTAS變軌的非線性曲線,以及與「乙太迴聲」(他們給48年前的信號起的新名字)發源地座標(簡稱E-Point)的驚人匹配。

「教授,這不僅僅是匹配,」林宇恆用雷射筆指向一張複雜的圖表,「您看這個推力向量。它並不是簡單地指向 E-Point,它是指向 E-Point在過去48年間的預期位置。這表明,無論 E-Point有什麼,它都在以恆定的速度移動,並且3I/ALTAS知道這個移動規律,正在進行攔截。」

陳教授推了推鼻樑上的老花鏡,沉吟良久。作為「乙太迴聲」的見證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一個解釋。他走進一個佈滿灰塵的地下儲藏室,拖出一個沉重的金屬盒子。

「這是48年前,『大耳朵』望遠鏡記錄下的原始數據。未經任何官方修飾。」他將數據盤插入一個早已被淘汰的讀取器中。

屏幕上跳出了熟悉的,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代碼:6EQUJ5。這是當時天文學家們對信號的標註。

林宇恆仔細觀察了原始信號的窄頻帶。這是一個純粹的、毫無雜訊的信號,彷彿是從一個完全真空的環境中發送出來的。

「教授,請注意,」林宇恆指著信號頻率的極微小波動,「這個信號,在持續的72秒內,進行了三次頻移。幅度極小,但足夠被偵測到。如果這是一個自然現象,比如氫分子雲的隨機發射,它不會有這種規律性。」

「頻移?」陳教授猛地站起身,「這是三重加密。」

他們利用陳教授的舊設備,對這個三重頻移進行了數學分析。這段頻移並非語言,而是一種空間導航訊息

第一個頻移,編碼了E-Point的恆星參考座標。

第二個頻移,編碼了E-Point在銀河系中的速度向量。

第三個頻移,則編碼了一種難以理解的校準參數。

當林宇恆將這組速度向量輸入他的追蹤模型後,結果令人震驚:E-Point根本不是一顆恆星或一個靜止的點。它是一個以極快速度脫離銀河系中心的物體

「它正在移動,」林宇恆低語,「而且速度快得驚人,遠超我們認知中的任何自然天體。這不是一個信號源,這是一艘。」

「一艘移動中的母艦,」陳教授接話,臉色凝重,「48年前,它發出了一個我們聽不懂的『你好』,然後開始移動。現在,它的一個信使追蹤而來。」

他們的假設得到了確認:3I/ALTAS是一個主動追蹤E-Point的探測器,而E-Point本身,就是一艘正在高速移動的——外星母艦

林宇恆的下一步是將這個驚人的發現公諸於世。他撰寫了一篇嚴謹的論文,準備發佈到一個獨立的、無審查的開放科學論壇上。

然而,當他試圖連上外部網路時,系統發出了一聲低沉的蜂鳴。

「防火牆,」陳教授解釋,「自從你發了那份報告給NASA之後,我的線路就被納入了國家安全監控名單。他們在找你,林。」

就在這時,天文臺內的緊急警報系統開始閃爍紅光。並非是電磁波警報,而是地面震動警報

「什麼情況?」林宇恆衝到控制臺前。

警報來源:全球地震監測網絡(GSN)

GSN 示意圖

GSN 示意圖

GSN的數據顯示,一股微弱但持續的、非地震來源的震動波正在全球範圍內蔓延。這種震動的頻率極低,但能量極高,正在干擾地殼深處的自然活動。最讓人不安的是,這股震動波的震中,竟然也指向E-Point的即時座標。

「母艦在幹什麼?」林宇恆顫抖著問。

陳教授臉色鐵青,他看著電腦屏幕上E-Point的預期位置,那個點已經進入了太陽系的邊緣

「它不是在追蹤E-Point,」陳教授指著3I/ALTAS的軌道,「它是在校準。林,這艘母艦已經抵達太陽系的邊緣了。那股震動波,是它在減速。」

這是一場無聲的入侵。48年前,信號發出,它們開始啟程;現在,它們到了。而NASA之所以保持緘默,並非因為他們不知道,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得太多

他們無法阻止它,所以選擇了掩蓋一切,試圖避免全球恐慌。

林宇恆看著屏幕上全球震動圖,心臟像是被一隻冰冷的手捏住了。在E-Point的減速震動中,他看到了另一種數據:來自行星際航行器的遙測數據,這些數據被歸類為「機密」,但陳教授的系統正在巧妙地竊取並解讀它們。

遙測數據顯示,太陽系內的多個行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上的MRO、木星探測器Juno,甚至遠在冥王星附近的「新視野號」——都在同一時間遭受了強烈的「電磁脈衝(EMP)」衝擊。這些探測器無一例外地都進入了安全模式,與地球失去聯繫。

「它們切斷了我們的眼睛,」林宇恆說。

陳教授深吸一口氣,將一把舊式的、裝有追蹤器的手槍遞給林宇恆。

「我們不能在這裡等待。他們很快就會找到我。林,你必須把這些數據帶出去。」陳教授的眼神中充滿了決心。「E-Point已經進入奧爾特雲。我們必須讓世人知道,那些『訪客』已經抵達家門口。」

「那您呢,教授?」

陳教授笑了,露出幾顆斑駁的牙齒:「我會在這裡製造一些聲響。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目標。去吧,林。記住,3I/ALTAS是信使,它不是終點。」

林宇恆帶著一個裝滿加密數據的固態硬碟,衝出了天文臺,在他身後,陳教授已經開始啟動望遠鏡的巨大碟形天線,將他自己分析出來的、混合了大量假信息的「乙太迴聲」數據,以最大功率發射出去,試圖引開那些正在追蹤他們的官方特工。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lyturtlex 旅圖誌
28會員
159內容數
FlyTurtlex 海洋生態旅遊愛好者及業餘水下攝影師,也是一位創新管理者、平面設計師、及講師;也是一位臼井靈氣療癒師、光束靈氣點化師、生命回溯溝通師及身體覺察的實踐者,以海洋保育為出發點,邁向永恆之愛與光的揚升之旅!​
Flyturtlex 旅圖誌的其他內容
2025/11/07
一篇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探討科學家林宇恆博士發現星際訪客3I/ALTAS並非自然天體,而是與48年前的「Wow!信號」源頭有著驚人聯繫。當NASA選擇隱瞞真相,林博士決定聯手退休的天文學家,揭開隱藏在宇宙深處的巨大祕密。本文融合了天文學知識、懸疑情節與對未知的探索。
Thumbnail
2025/11/07
一篇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探討科學家林宇恆博士發現星際訪客3I/ALTAS並非自然天體,而是與48年前的「Wow!信號」源頭有著驚人聯繫。當NASA選擇隱瞞真相,林博士決定聯手退休的天文學家,揭開隱藏在宇宙深處的巨大祕密。本文融合了天文學知識、懸疑情節與對未知的探索。
Thumbnail
2025/11/03
3I/ATLAS ,其非凡身份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一方堅信它是一顆獨特但完全自然的彗星;另一方則由哈佛天文學家 Avi Loeb 等人引領,大膽假設其可能是一件智慧設計的科技造物...假設 3I/ATLAS 確實為一艘外星母艦,人類文明是否有能力進行有效應對?
Thumbnail
2025/11/03
3I/ATLAS ,其非凡身份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一方堅信它是一顆獨特但完全自然的彗星;另一方則由哈佛天文學家 Avi Loeb 等人引領,大膽假設其可能是一件智慧設計的科技造物...假設 3I/ATLAS 確實為一艘外星母艦,人類文明是否有能力進行有效應對?
Thumbnail
2025/10/24
本文描繪了一個後時間、無時區的第五維度新地球,物質與意識無界限,靈魂在此連結、成長並共同創造。透過七星潭、巨石陣、鞍馬寺的場景,呈現出舊世界創傷的療癒、集體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合一」與「愛」的終極追求。
Thumbnail
2025/10/24
本文描繪了一個後時間、無時區的第五維度新地球,物質與意識無界限,靈魂在此連結、成長並共同創造。透過七星潭、巨石陣、鞍馬寺的場景,呈現出舊世界創傷的療癒、集體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合一」與「愛」的終極追求。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