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含有「NASA」共 6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NASA與微軟合作推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Earth Copilot,旨在簡化地球科學數據的存取,並讓大眾能以自然語言提問。此工具結合微軟Azure平台與NASA資料庫,為教育、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持。未來,Earth Copilot將擴展多語言支持,並致力於推動科學數據的普及與應用。
判斷UFO影片的真實性需要綜合技術手段和理性分析。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方法: 1. 檢查影片來源與背景 可靠性: 確認影片的來源是否來自可信賴的媒體、官方組織或可信的個人。 背景調查: 瞭解影片發布者的動機,例如是否過去有造假的記錄。 2. 影片數位分析 元數據檢查:
付費限定
太陽系中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圖一)範圍不僅包含地球,也涵蓋了火星。但由於火星的內核已經冷卻,無法產生熱對流,因此磁場消失,無法像地球一樣有效防禦太陽風的侵襲。使火星的大氣容易被太陽風剝離至太空中,導致大氣極為稀薄,進而使火星表面的環境變得寒冷而乾燥。儘管如此,火星上仍殘存部
Thumbnail
付費限定
4. 太空性生活及其後果 **《在失重中尋找重心》** 我們來聊聊一個讓人臉紅心跳的話題——太空性生活!是的,在無重力環境下,兩個人嘗試做一些有「難度係數」的事情。我們不是說在國際空間站舉行烹飪比賽,而是你們懂的,那些人類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事情。 ### **挑戰 1:浮動的愛情*
環境部與NASA合作進行的「高屏3D空品實驗」,揭示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為石化業,並發現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擴散特性。研究顯示,石化工廠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和細懸浮微粒對居民健康構成威脅。學者建議加強排放監測並推動清潔生產技術,政府計畫以此數據改善政策,並強化國際合作應對空污問題。
11月4日,美國NASA與SpaceX的第31次商業補給任務成功將超過6,000磅科學設備和物資送達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這些研究涵蓋太空環境測試、生物適應性、材料老化及太空修護技術,為未來太空探索提供更多潛在技術支援。 測量太陽風:COD
Thumbnail
當他看到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新聞,他無法跟其他美國人一樣因為登月行動的創舉而興奮、激動。他曾替 阿波羅任務製造主推進裝置的Rocketdyne公司工作了七年,根本沒辦法相信現在的科技已經有能力送上月球,並且成功返回。他無法相信電視上轉播的一切。
Thumbnail
2024年6月5日,波音公司為NASA開發的「星際飛機」成功發射,將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太空站(ISS),但因推進系統故障未能按計畫返回地球。NASA目前考慮讓他們搭乘SpaceX的「Crew Dragon」太空船返航,可能要等到2025年2月。這突顯了太空任務中的風險與挑戰。
Thumbnail
當我們抬起頭來,那高掛在天空中的月亮,是每個人類從古至今都不會忘記的景象。 Speedmaster 和許多計時碼錶一樣,最初並非為了太空甚至登月而設計,它的設計初衷是用於賽車計時或飛行計時。然而,隨著太空時代的來臨,許多太空人並非天生嚮往太空,他們多數是翱翔於天空的飛行菁英,通常被稱為「試飛員……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