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聊一個,我認為是在交友軟體上,我們能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我之所以能聊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從事廣義的「網路交友」,至今已經超過20年了。從最早的 PCHome 交友、奇摩交友,到大學時的 PTT O2 版,再到現在的各種交友軟體,我累積了非常、非常多的經驗。
在我看來,這趟旅程中最大的錯誤,不是文字聊天聊不好、不是約不出來,也不是約會搞砸了。最大的錯誤,是一種心態:我會不自覺地,把「現在的遭遇」,當成是「最終的處境」。「再也不可能了」:這個最致命的心態陷阱
這是一種「把現在延伸到未來」的心態,最麻煩的地方在於,當我們一遇到困難——無論是聊不起來,還是約不出來——我們心中就會有個聲音說:「我大概就這樣子了」、「我再也沒有任何機會了」、「我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個好對象了。」
這個「再也不可能」的想法,就是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它會讓我們瞬間失去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然後開始停滯不前、開始擺爛。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我們的心裡其實「還是想要」的。
於是,在耍廢了一兩個月、信心稍微重建後,我們又會逼著自己回到市場上。但因為交友軟體本身就是一個高失敗率的環境,我們很快又會遭遇下一次挫敗,然後又再次陷入「我沒救了」的迴圈,又再停滯幾個月。
這中間來來回回,浪費的時間成本,其實非常巨大。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是我們能犯下的最大錯誤。
舉個例子:你好不容易配對到一個天菜,聊得有來有回,甚至約會了好幾次,感覺都很不錯。但突然有一天,對方變冷淡了,聊天的頻率變長,然後就慢慢沒了。
在這個當下,我們很難不感到失望。但最致命的,是那個隨之而來的念頭:「我這輩子大概就這樣子了。」
演化心理:為何我們總是一蹶不振?
這個心態,其實是我們大腦演化而來的「自我保護機制」。
想像在原始時代,如果你在某個地方被老虎攻擊,你大腦的機制就是告訴你:「這個地方超危險,我『再也不要』去了。」這個「把一次挫敗,延伸到永恆未來」的機制,在攸關生命的環境下,是合理且必要的。
但問題是,這個機制,在現代的「感情」場域上,只會讓我們頻繁碰壁、難以進步。
因為交友軟體本來就是一個「高失敗率」的場所。它充滿了詐騙、目的不明的人,以及單純跟你不合拍的對象。我們在上面,本來就是在尋找那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契合機率。在這個過程中,你「注定」要不斷地去嘗試、不斷地去失敗。
如果你因為這一兩次的失敗,就要休息好幾個月來重建信心,那你只是在拖延你找到那個「對的人」的時間。
我推薦的解方:悲觀的積極
我非常理解那種挫敗和痛苦的感覺。但我後來發展出了一套,我稱之為「悲觀的積極」的心態。
- 悲觀:我坦然接受現實的困難。我承認「最近很不順」、「配對很少」、「聊天很累」。我不會用「我一定會成功」這種屁話或雞湯來欺騙自己。
- 積極:但是,「儘管」我很悲觀,我依然保持行動。我還是會聊聊看、還是會試著約約看。我覺得在這些行動中會有一個最基本的收穫: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我一定都能學到一些東西。
保持積極,是為了在「運氣」來臨時做好準備
為什麼要保持積極?因為你現在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在為「未來那個值得的機會」做準備。
萬一有一天,你真的運氣好,配對到那個「又是你的菜、又對你有興趣」的完美對象時,如果你因為前面長期的擺爛,導致你的社交能力、聊天基礎都還不夠,那你不就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嗎?
所以,我用「悲觀的積極」去面對每一次的社交。我知道這場聚會可能徒勞無功,但我還是積極投入去聽聽新故事、認識新朋友。我接受失敗的可能,但我更看重在失敗中,我能學到什麼、提升什麼。
我鼓勵大家,不要因為一兩次的挫敗,就讓自己完全停止成長。你可以悲觀,但要保持行動。 這份「悲觀的積極」,才是能幫助你在這個高失敗率的環境中,持續提升自己,並最終找到理想關係的關鍵心態。
============================
最後,如果你想要學習一套有邏輯、好理解的男女社交理論,然後找到一段有價值的關係,歡迎參考我的線上課程。請見以下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