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音樂服務勢不可擋的數位時代,相信很多人對於實體唱片行存在的意義存疑,引用一段二手唱片行老闆說的話回應:「你可以藉由和唱片行跟店員或老闆的互動得到更多音樂上的收穫,這就是唱片行存在的意義。它濃縮了音樂文化,讓你不用大海撈針。」 - 個體戶唱片行 孫昀皓
這段話也讓我想起約莫20年前,電子音樂在台灣還不盛行,整個出版業只有林強參與編寫的一本「2001電音世代:電子舞曲聖經」,加上一間在台北西門町新宿大樓裡,小得只坐得下兩個人的唱片行。老闆從國外進口CD,讓客人試聽的同時說明廠牌和曲風的歷史,而客群還包括僅僅的幾位DJ。大家常常在他那邊蹲上幾個小時互相交流,或一起安靜地聆聽音樂和欣賞外包裝,是一個由裡到外,從聽覺、觸覺到視覺的完整體驗。
回到現在, 數位音樂服務讓更多人暢遊在音樂的世界裡,也習慣被大數據推薦好音樂,但是這個速食模式正悄悄地抹去了賞析的經驗,讓我們看似得到很多新知,事實上卻什麼也不知道。反觀實體唱片行, 它不僅僅只是販售唱片,也創造了音樂的延伸體驗;以「個體戶」舉例,它舉辦了無數場小型電子音樂派對,或作為大型音樂活動的宣傳點。單單以凝聚在地樂迷的目的而論,就形成了對實體執著的理由。而談到音樂本身, 當Beck獲得葛萊美獎時對於串流音樂的抨擊不無道理。他認為人們正逐漸失去聽音樂的態度,如果聽他的歌的人都在用音質差的MP3播放,那何必請最好的吉他手,去很棒的錄音室錄音呢?
就大部份的產業而言,實體不是必須的,甚至是落後的存在,但是當事關音樂還有文化體驗,不得不敬佩這群正在用最後一點力氣掙扎的人,因為他們不是對於實體執著,而是對於音樂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