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文/趙士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死才有生,有睡才有醒,就像有黑夜才有白天,有邊緣才有主流……,生命萬物有著這樣的兩面質地,缺一不可。但我們慣常只將目光看向活著的生命,看向清醒與白天,看向眾目所聚之處,視之為追尋的標的。
  也許,只有在遭逢痛苦時,我們才會直視生命與周遭中不可或缺,卻被我們視為醜陋、危險、忌諱而蓋住、不想面對、當作不存在的種種。就像書的作者海耶斯,從所謂「正常」的生命節奏脫拍,失眠夜行,在生死谷底努力重生。他筆下的紐約,沒有華爾街的財富,沒有第五大道的時尚,從深夜的公園寫起,沒多久就寫進了地鐵。他鍾愛地鐵──被城市光鮮外衣所掩蓋的地下世界──以及由它串連的城市角落、高樓巨影下的街角眾生,他們平凡、掙扎、苦痛、有自成一格的處世哲學,也有自己的小確幸──不被眾人注意,卻是城市最真實的風景。
  被蓋住的,還有海耶斯的戀情。身為同性戀者,處境本就相對艱難,伴侶逢遲暮之年,而且還是鼎鼎大名卻未出櫃的科學作家,戀情也就只能愈加私密,壟罩死亡陰影。所幸,這無礙於他們相知、相守,反讓他們坦然於生命的幽暗,而能更純真開懷,相互扶持,讓彼此愈趨完整,直到一方在滿滿的愛中逝去。
  海耶斯第二次面對了伴侶死亡。上一次,他在倉皇中傷痛欲絕,跨過美國搬到紐約,近乎改頭換面地力圖重建人生,只差沒重新投胎。而這一次,他彷彿比較坦然於死亡的理所當然,明白陽光照耀處必有陰影,哀傷,但優雅以對。
  睡眠與死亡,是意識生命的陰影面,說穿了都是意識的失去,差別也許在於再次清醒時,靈魂是不是繼續用同一個世俗身分迎接新生活。睡夢裡的世界,怪誕難解,卻滋養著清醒時的生活;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臨死後冥界,想必更是如此。
  但一直以來,海耶斯在旁人睡去時醒著,在旁人死去後繼續活著,這彷彿給他更敏銳的洞察,看見城市暗處的生命力。他用這本書描寫街頭巷尾的人情冷暖,並見證他們超越藩籬的愛──是獻給伴侶的情書,是獻給紐約的詩歌,也是獻給平凡人生的禮讚。
《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
http://www.psygarden.com.tw/book.php…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子共讀《麥提國王執政記》,學習「柯氏教育法」,看見孩子與大人的新可能性! https://ppt.cc/fjwlFx 孩子享有福祉的同時,也應要在家庭與社會參與、付出,這就是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
    親子共讀《麥提國王執政記》,學習「柯氏教育法」,看見孩子與大人的新可能性! https://ppt.cc/fjwlFx 孩子享有福祉的同時,也應要在家庭與社會參與、付出,這就是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週在紐約,講述一位男子離職到美國紐約所經歷的一段旅程。在這座城市的喧囂與沉靜之間,他與陌生人擦肩,與舊人重逢,也在意外中找尋自己。每一天的風景與故事,不僅是城市的縮影,更是一場內心的探索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Thumbnail
    紐約人的真實日常和全世界的大城市一樣,早上帶著那張彷佛甦醒又不太醒的臉,手裏拿著一杯咖啡或一份報紙,匆忙的趕公車趕火車或趕地鐵的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地鐵站內,好多不同的車開往不同的路線。上城,下城,中城,慢車,快車,或原本快車但今天站站停,或原本慢車但今天某站不停。 繁多的資訊,讓紐約人在進地鐵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Thumbnail
    這是本描述深夜東京故事的書,藉由兩段文字『中性』和『記憶』帶給讀者思考。文章表達了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及記憶對於人生的影響。同時也談及黑夜給予人們沉澱之處及新的一天的希望。這是一本帶有情感共鳴的書。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Thumbnail
    从《德米安》到《悉达多》 本来不是很喜欢黑塞的 总觉得他的话特别无聊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云 在《精神与爱欲》里 修道院少年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身上 只觉相见恨晚 总觉得黑塞怀着一种深如长者般的慈悲 去觉察痛苦 去凝视深渊 去感知虚无 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各自代表理想与现实 两者互相交相辉映又彼此独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週在紐約,講述一位男子離職到美國紐約所經歷的一段旅程。在這座城市的喧囂與沉靜之間,他與陌生人擦肩,與舊人重逢,也在意外中找尋自己。每一天的風景與故事,不僅是城市的縮影,更是一場內心的探索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Thumbnail
    紐約人的真實日常和全世界的大城市一樣,早上帶著那張彷佛甦醒又不太醒的臉,手裏拿著一杯咖啡或一份報紙,匆忙的趕公車趕火車或趕地鐵的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地鐵站內,好多不同的車開往不同的路線。上城,下城,中城,慢車,快車,或原本快車但今天站站停,或原本慢車但今天某站不停。 繁多的資訊,讓紐約人在進地鐵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Thumbnail
    這是本描述深夜東京故事的書,藉由兩段文字『中性』和『記憶』帶給讀者思考。文章表達了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及記憶對於人生的影響。同時也談及黑夜給予人們沉澱之處及新的一天的希望。這是一本帶有情感共鳴的書。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Thumbnail
    从《德米安》到《悉达多》 本来不是很喜欢黑塞的 总觉得他的话特别无聊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云 在《精神与爱欲》里 修道院少年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身上 只觉相见恨晚 总觉得黑塞怀着一种深如长者般的慈悲 去觉察痛苦 去凝视深渊 去感知虚无 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各自代表理想与现实 两者互相交相辉映又彼此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