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Personal Brand Studio#3: Typesetting

延續上週的發展進程,今天想分享的是關於文字排版的原則,以及值得注意的方法與最終目標。其目的不外乎是在字母間的位置安排,可參考的指標如連貫性、節奏感和整體給出的視覺平衡,其中最需要花時間練習與心思的便是「負空間」的運用,這個詞彙對於接觸平面設計領域的人應該不陌生,但該如何拿捏以及處理,坦白說目前也還在學習中。關於排版的相關背景知識非常龐大,本篇將著重於一些關鍵原則、觀察的角度以及幾項可以留心去思考的部分:

關鍵原則
  1. 金姑娘原則(Goldilocks Principle): 源於童話故事《金髮女孩與三隻熊》,意旨凡事都需有個限度,而不能超越極限。套用在文字排版上可解釋為調整字母間的距離不要太過緊縮或是寬鬆,挺適合作為一個創作起點的指標,但千萬不要被這個原則所限制住(後續會提到)
  2. Letterfit: 關於這一詞的中文說明,目前尚未確定有適合的翻譯,其代表的意思是調整一段文字的字符間的距離,字符可以是字母、符號或者數字。比較常聽到的是Kerning,關於兩者間的差異,與友人討論加上自己爬了一些國外論壇的討論,Letterfit的意思比較廣泛,即包涵一段文字裡所有的符號、數字或特殊的字元等等;而關於Kerning,推薦just font在tumblr的這篇貼文,更詳細且專業的解釋在這篇文章裡能收穫較多(Letterfit的闡釋如有錯誤,歡迎留言指教)
  3. 協調性(Harmonizing): 在視覺上處理「字母內的空間」與「字符間的空間」,從「基礎設定」上有以下幾個邏輯:
  • 如果字母本身帶有較多的內部空間,則使用較寬鬆的字間
  • 相反地,若字母的內部空間狹窄,相對使用較緊縮的字間
  • 也因此,通常來說,字型的骨幹較輕瘦的話用寬鬆的字間處理,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較佳(例如LV, GUCCI的logo標準字);反之亦然
然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課程中Rod也反覆說明這只是預設值,屬於理論上的說法,它可以/或應該被推翻,在實際應用層面上,考慮到品牌價值、特色以及所想傳遞的感受而去調整,同時也是這門課的核心之一,畢竟都叫Personal Brand Studio了,自然會比較希望我們跳脫理論,創作或客制出屬於自己的需求。以下面這張圖為例,American Horro Stroy是恐怖系列電視劇,在字型的設計上拉高每個字母的重心,以達到高聳、不安的感覺,而透過一些裝飾性的處理,如H和O,強化其獨特性,營造出更詭譎的氣氛,仔細觀察每個詞彙裡,字母內的空間與字間的比例並不符合上述所提到的原則,以三個字母為單位來檢視的話,由A、M、E這三者所構成的兩道縫隙顯得非常不協調,卻也因為如此,讓這齣劇名看起來有些奇異,或有點毛骨悚然,更貼近其故事內容與風格。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檢驗的方式
  1. 保持大局觀:無論是在草擬或進入數位編排時,都隨時退一步來看總體的字母安排情況,看看是否有哪些字間很明顯地過於寬鬆或狹窄;當然,如果想做出如上面American Horro Stroy的logo,是可以打破這些基本原則,但依然得維持自己創作時的設立的條件,例如American Horro Stroy的R或O不論在哪個位置皆長得一樣。這裡想表達的是,設計過程中一定多少會有例外,然而其中勢必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準則,於個人而言,至少要是自己喜歡,更理想一點是能夠說服他人,也許其他人並不喜歡這樣的設計,但他們能夠理解背後的邏輯。
  2. 三分法(Triplet): 這是我自己的解釋,同樣地如有更好的說法歡迎指教。這裡以歐文字體來說明(中文系統有別於此,需要考慮的面向有些不同)早期鉛字排版時為了避免因字母的形狀而造成字間的空隙不平均,會先校正彼此之間的距離才去排印,也就是Kerning的意思到了現代的數位處理,也需要重視此環節,其方法是拿兩個遮蔽物(紙張或書籤)以三個字母為一個單位,屏蔽掉其他字,先來觀察這三個字母之間的距離是否在「視覺上」達到平衡,然後進行微調,接著再往後一個字檢查(不是一個單位喔)又以AMERICAN這個詞為例,先看A-M-E的距離,再往後看M-E-R這三者,以此類推。之所以說視覺上是因為真的以數學的角度去計算每個字母的間距是否一致,得出來的結果反而有些僵硬,而人類又是這麼倚靠視覺的動物,過於精密的安排其實顯得很不自然,當然每個人的感覺又不盡相同,因此追求的是一個平均值。這個方法聽起來很費時,但確實能夠在檢驗完後再去觀察整體的字母安排是否妥當,可以深刻感受每個細微的變化(魔鬼真的藏在細節裡)
補充說明,上課時聽到一位同學對這個方法的比喻很貼切,如同在對吉他進行調音時,會校對某個音準後再往下個音去調整,反覆此步驟直到所有音階都正確為止,雖然本身是個音癡但覺得這個說法還蠻恰當的。
Triplet練習,第二行的文字是在Ai裡打出來的預設值,而第一行則是自己運用所學的去分析與解構;在筆電上校正後再印出來看,又有不同的發現,字型的大小也會影響整體的氛圍,其他有待嘗試的還有像是紙張的材質與輸出方式
在進行調整的過程中,以下幾點也可以留意:
  • 某些字母搭配時會因為其形狀的關係容易有產生較大的引力,典型的例子如AV這兩個字母,試著鬆開彼此間的距離,而不讓整體的詞或句的某部分顯得特別緊縮
  • 如果遇到兩個字母怎麼調整都很難匹配時,嘗試稍微修改字母本身的形狀。以RA來說,出現在EMBRACE這個詞裡就會覺得這兩者之間和其他字母的間距略有違和感某些字體在設計時也許已經有考量過這個問題並加以修正,但如果今天選用的字體在造型上本身並無排除這個問題時,便可考慮修正R的最後一劃與A的第一劃,試著讓兩著與其他字組合一起時不會顯得那麼突兀
  • 若有餘力,嘗試建立連字,特別是創作wordmark這類別的logo時,連字能夠替logo本身增加一點趣味性與連貫性;部分字體在開發時已預設好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會看到小寫的f與i之間,f的橫豎和i上的那一點是連接起來的
  • 考慮不同尺寸上的應用情況,例如要印刷名片,那麼上面的logo所佔面積比例與資訊的字母大小如何搭配,使得整體畫面的平衡感較一致?網站網址、郵件等聯絡訊息一般來說較小,也意味著字母間的空隙會比較緊縮

小結
關於Typesetting的拿捏與運用,我想的是整體的密度個別間的引力這兩點,如同在人群裡,我們如何維持在彼此之間適當的距離,與他人的關係、說話的語調等等,也是需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找到這當中的平衡。
最後分享幾個課程裡提到的相關訊息,算是額外補充
  • Hobo字體:由Morris Fuller Benton所設計,於1915年釋出,很有趣的表現手法
  • HobeauxRococeaux:Hobo的延伸,也是大玩字體的變化
  • Type Ascending:Microsoft Design邀請Rod教授撰寫目前數位字體的情況,他以variable typography為主要焦點來分析,內容或許有些技術上的討論,不過真的對字型這個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中收穫不少
As usual,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Lyft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