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戳刺我們,我們不流血嗎?若你騷我們養,我們不會發笑嗎?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該復仇嗎?
在觀賞《戰地琴人》這部電影之前,我並不期待會看到太多血腥的畫面,至少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某個鋼琴家很立志地在戰爭中堅守本分地持續彈奏鋼琴而影響戰局之類的感人故事,但在認真進入故事情節時,我才發覺自己像是誤上賊船般被導向另一種我並不樂見的劇情發展,卻又深深地被當中歷史與人性的描繪所攫。
《戰地琴人》的劇情改編自二戰時期的波蘭裔猶太鋼琴家華迪史洛史匹曼的回憶錄,內容描述納粹德國侵略華沙時,數萬名猶太人被要求集中居住且過著煉獄般的奴隸生活,而史匹曼則是暗裡逃出集中營,四處借住朋友家中,甚至躲藏於戰地廢墟數個禮拜,與德國軍官正面交鋒後死裡逃生。
要如何再相信上帝?
這部片的影評算是頗兩極的,但缺點的部分我想留到後面再談,前段先談談片中對於拍攝手法及人性的探討。
不曉得是導演刻意安排抑或巧合使然,在整部片沉悶的步調中,每每有樂曲出現時總不是快樂的事情發生,此時的音樂深深帶著黑色幽默的矛盾對比。首先是片頭,當史匹曼在電台裡彈奏著鋼琴時,戰爭便在外頭一觸即發,納粹的入侵使得猶太人的煉獄瞬間降臨;其次為集中營區路邊的樂音,當德國軍人聽見路上的猶太人碎念時,竟逼迫一群老人隨著音樂而起舞,悠揚的樂音搭配著舞群顫慄的表情,不僅令人感到不協調,更讓觀者的情緒隨著舞步一吋一吋地下沉。而後段最精彩的鋼琴獨奏抑是如此,德國軍官在戰地廢墟中撞見史匹曼並要求他彈琴,如此的安排使得觀者在聆賞樂曲時還得邊擔心著史匹曼的命運將會被軍官帶往何處。這樣的拍攝手法雖然使人揪心,卻也讓情緒的對比在觀者心上留下深刻爪痕。
再者是樂曲的設計。不曉得是現實的史匹曼果真如此抑或導演暗中隱藏訊息,整部片的樂曲幾乎都是蕭邦的曲子。大家都知道蕭邦是波蘭著名的愛國鋼琴家,而就我看來,面臨祖國遭侵略而居於巴黎的蕭邦,作品裡大多帶著對於故鄉的懷念,也因著這份思鄉之情,蕭邦的樂曲總是有種在低潮中迂迴不止的情感,此種情感正與史匹曼逃難時看著自己的族人遭到凌虐的情感不謀而合。或許現實中史匹曼真的喜歡蕭邦,而這樣的可能性確實是不低,彈奏蕭邦樂曲時更是能將流離失所與家破人亡的情緒更上一層堆疊。
這類探討二戰時納粹歷史的電影並不少,本片很成功地將身為人的苦難透過猶太人犧牲歷歷而繪。在片中我被一位猶太老人的一句「我們不該相信上帝」的言論震懾,難以想像一個堅信上帝的民族竟會如此對信仰灰心;然而,當我又認真地看著納粹軍官是如何地隨機朝猶太人頭頂開槍、如何地鞭打疲累的勞工、如何摧毀一個又一個家庭,便不得不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同情。本片把人性的種種角落用鏡頭及動作雕刻得細緻,無論是集中營中猶太人的道德淪喪,抑或是納粹軍人的種族階級思想都以細膩的手法呈現,是一個十分吸引我的點。
沉悶的緩步踱行
然而,這部片的缺點其實和優點一般明顯,最為大家詬病的它緩慢的劇情鋪陳。在兩個小時半的片長中真正的重點實然只有三個:集中營內的生活、奴隸般的勞動生活、逃難及躲藏,除了上述三個重點外的劇情其實都有點多餘甚至不知所云,不太能吸引觀眾持續觀看的慾望,大部分的人在前三分之一的沉重步調中往往失去耐性。此外,我認為故事鋪陳得過於平淡,整部片中沒有太多讓人為之一亮的轉折劇情,導演幾乎把所有的鏡頭用來呈現猶太人如何受難及主角如何逃難,過程中的轉折全是沉悶且平淡的步調。
接著要談及的是片名的設定。這部片的中文片名為《戰地琴人》,其實直覺地是讓人聯想到音樂在戰場上如何地啟發人性抑或對戰局促成如何的影響,但在悶悶地看過前三分之一時我卻忍不住再次確認了一次片名,的確是「戰地琴人」,於是我便轉而查了它的英文片名,發現其實只是簡單的「The pianist」,中國即直翻為「鋼琴家」,簡單地說就是我對這部片的直覺印象完全是受到中文片名影響。然而,就算以「The pianist」來理解這部片,我也不覺得劇情與片名的吻合度有多高。如同上段提及,導演幾乎把所有的鏡頭用來呈現猶太人如何受難及主角如何逃難,音樂的呈現實在少得讓人誤會自己是否走錯影廳,說得更直接一點,同樣的劇情若是套在其他職業的角色而非鋼琴家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最後要提到的是本片的男主角安德林布羅迪的演技。因為這部片,他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以及凱薩電影獎的最佳男主角的榮譽,但有趣的是他所呈現出的史匹曼並不讓我感受到立體感。前半段的史匹曼給我的印象是沉穩且冷靜的紳士,但到了後半段逃難時,他卻又突然變了個性成了性情急躁又緊張兮兮的流浪漢,前後的反差實在大得讓人不得不歪頭。或許導演在其中刻意隱藏什麼訊息我沒有解讀出來,又或者史匹曼在回憶錄中確實強調了這樣的人生經歷對他的性情造成多少轉變,但單就我個人的理解,我並不認為這樣的角色呈現是加分的。
整體而言,我並不討厭這部電影,雖然略有瑕疵,但在歷史考究即人性描繪的部分導演皆呈現地頗為成功,實為一部值得推薦給喜歡二戰歷史的人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