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晚安,歡迎大家收看我寫的第一篇書評<《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淺談鄭南榕的關懷與精神>。在今天的書評裡,我會先談到為什麼我會挑選這本書,即是解釋本書的重要性在哪裡,接著透過本書與其他相關資料闡述我所看見的鄭南榕先生。最後,我會針對本篇書評所討論到的內容進行總結。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在這個時代,愛上臺灣與為臺灣痛苦往往是同一剎那伴隨而生的兩種感情。
—鄭南榕,<這是考驗「人性」與「理性」的時刻!>。
鄭南榕先生是一個批判者,毫無疑問的異議人士。但,他之所以如此強烈地抨擊蔣氏家族所掌控的政府,是因為他深愛著他的土地、同胞,期待能夠讓受壓迫者獲得本身就該擁有的自由;他呼喊,希望受難者的靈魂能夠得到撫平;他的批判,為的是要讓下一代擁有希望。
他的努力正是我挑選這本書的原因。透過本書挑選鄭南榕在《自由時代》專欄內容,讓鄭南榕的思想、生命力再次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他的批判是扎根在土地的,正因如此我將這本書擺在這個頻道的首篇,因為我希望無論將來我會介紹多少書,它們都應該與我所深愛的地方產生關聯。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認為這本書是值得閱讀的,它不僅僅映照出過去的人們如何面對時代的動盪,也不只是單純地闡述鄭南榕對臺灣民主的貢獻,重要的點在於藉著理解鄭南榕先生的批判,使得我們有機會反思我們所處的現在是否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因此,我選擇在今天推薦《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
衝撞體制、開創新時代的殉道者-鄭南榕 我們要的是徹頭徹尾、不折不扣的自由。不論他們拔槍之後,何時開火,我們總要周旋到底,爭取百分之百的自由。—鄭南榕,<槍口之下,我們依然爭取100%的言論自由>。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先生自焚身亡。面對「涉嫌叛亂」的指控,鄭南榕毫不留情地反擊,他認為「在民主國家裡,刊登一篇憲法草案根本不可能涉嫌叛亂,因此拒絕這種非法傳訊。」他說他要行使抵抗權,如果國民黨要強行逮捕鄭南榕,那他們只會得到一具屍體。因此,他將自己自囚於雜誌社中,年節團圓飯也是在雜誌社度過,為的是要讓國民黨所壟斷的警察單位沒有任何突破口逮捕他。但,4月7日清晨,警察開始強行攻入雜誌社,在那極度緊張的狀況中,鄭南榕為貫徹心中所信仰的價值,故轉身進入總編輯室,引燃汽油自焚殉道。
鄭南榕固然辭世,但他在解嚴前後的動盪時代裡,為追求言論自由、國家正常化、人民自決做出十足的貢獻。他創辦黨外雜誌向執政者宣告要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要求解除戒嚴、主張台灣獨立、呼籲建立新國家,他反對被動地期待,而是主動地將本來就屬於人民的權利從執政者的手裡取回,正如他所言:「言論自由絕不可以用政治尺度來束縛。」
鄭南榕不只是創立雜誌,以傳播媒體的手段突破政府的限制,他更以雜誌社為基礎,走上街頭,呼籲政府解嚴,他說:「一九八六年,臺灣戒嚴第三十八年,我們絕不能輕輕放過。」為此,他策畫五一九綠色行動,以實際的街頭抗議要求政府解嚴。在解嚴後,他意識到解嚴本身並不足夠,因為「解除戒嚴的實質目的,在於使臺灣人民免於蔣政權的軍特恐怖統治。」因此,他主張撤銷警備總部。甚至,在國民黨政權意圖制定國安法之際,他再度號召群眾向當局表達異議。
鄭南榕無疑反對極權統治體系,反對一黨專政,反對剝奪人民基本權利的統治者。但,在這些反對與異議背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批判,乃是源自於他心繫臺灣的未來。因為他認為他對下一代有責任,他要有所作為(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P.64),即使面對政治迫害,他仍然選擇直視威脅,沒有人應該要向政府乞求自己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權利,他堅定地認為人民應該要做回自己的主人。
總結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鄭南榕。
鄭南榕的影響力仍舊存在,他對於改革的呼籲與積極行動啟發了後輩對於民主多元社會的想像。今日恰逢解嚴紀念日,我想很適合藉著鄭南榕的思想來觀照我們當前的社會狀況。
此刻的我們,正處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我們是否有機會開創出更加成熟的公民社會,回應民粹主義的問題,讓民主、自由與文化多樣性扎實地深根於臺灣社會?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國際情勢的詭譎多變,使得我們能夠展開行動去因應中美之間的衝突,或者是找到自身的定位?
正是因為如此,鄭南榕的思想與行動有其重要性。
未來發展是難以逆料的,但我們始終堅信唯有靠人民力量的全面覺醒,臺灣才會有公理正義降臨的一天。—鄭南榕,<落實對台灣命運的終極關懷>。